吴某,女,24岁。
【辨治经过】
2016年5月12日首诊,面部起疹,反复1年。
初面部红斑丘疹,曾激素药膏外用1月。后外院给予抗组胺药内服及外擦他克莫司1年,不能停药,停药即爆发加重。现面部干燥灼热、脱屑、瘙痒。舌胖大齿印苔白脉弦细。
中医诊断:太阴寒饮内停。
四诊合参,面部干燥灼热、脱屑、瘙痒,舌胖大考虑太阴寒饮内停,郁而化热,予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加减:茯苓20g、五味子12g、干姜9g、细辛6g、法半夏12g、杏仁10g、薏苡仁30g、炙甘草9g,8剂。
二诊:2016年5月16日。瘙痒明显。予金银花30g、薏苡仁30g、冬瓜子20g,7剂,外洗。
三诊:2016年5月19日。停西药后皮疹稍有反弹,外洗中药后稍好转。予上方加黄连6g,8剂,内服。
四诊:2016年5月25日。好转明显,红斑丘疹减轻。
处方:续上方,14剂,内服。
五诊:2016年6月6日。皮疹再反复。
予茯苓20g、五味子12g、干姜9g、细辛6g、法半夏12g、杏仁10g、薏苡仁30g、甘草9g、大黄3g,14剂,水冲服。
六诊:好转。续上方14剂,水冲服。
七诊:2016年7月4日。好转明显,红斑丘疹减轻。予上方减大黄,加菊花30g,14剂,内服。
八诊:2016年8月13日。皮疹已消失,巩固。
茯苓20g、五味子12g、干姜9g、细辛6g、法半夏12g、杏仁10g薏苡仁30g、甘草9g、大黄3g、菊花30g,15剂,内服。
【体会】
从病史及临床皮疹表现来看,本例患者为一典型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患者就诊前曾外用激素1月及断续使用他克莫司药膏外涂1年,皮疹出现典型的特别干燥、灼热、瘙痒的症状。
辨证上,患者舌胖大齿印苔白考虑水饮内停,面部干燥灼热、脱屑、瘙痒考虑水饮郁而化热,选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加减前后治疗3月取得良效。
就笔者经验,本方治疗皮肤病,其特点为:面部或者全身出现红斑疹、局部皮疹有烘热、干燥、脱屑,瘙痒,又见舌体胖大、舌淡、苔白润或水滑等水饮内停之象,即可考虑此方,有迅速缓解之效。
针对长期使用激素药膏外擦导致的激素依赖性皮炎,医生治疗极为棘手。此类皮炎,面部常常出现明显发红,灼热或烘热、干燥、脱屑、刺痛或刺痒。若兼见舌体胖大、舌苔白滑、或白润、白厚等,此方有捷效。
本方抓住方证特别灼热、干燥、瘙痒及皮疹红,舌像夹有水饮之象或者皮疹干燥中有兼夹水湿之象(皮疹肥厚、抓后有渗出),用于湿疹(全身或者局部)、银屑病及红皮病患者,缓解其皮肤灼热、鲜红、干燥的情况每多获得良效。
来源:国医微课堂医案分享201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