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群针灸医案】喘证(肺气肿)案


 

男,30岁,干部。

 

【辨治经过】

 

1957年3月5日初诊。

 

主诉:每于夜深子时喘息发作,已3个月。

 

病史:患者每于子夜时喘息发作,已3个月,动则喘甚,呼长吸短,痰多难以咳出,伴腰膝酸软,头眩耳鸣,病初应用止喘药物暂能缓解。

 

检查:形瘦神惫,端坐呼吸,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双肺湿性啰音,X线透视为肺气肿。

 

诊断:喘证(肺气肿),肾虚型。

 

治则:补肾纳气,镇逆平喘。

 

取穴:肺俞、肾俞、复溜、三阴交。

 

操作:补法,留针60 min/次,间隔8~10 min行针,行针2~3 min/次,加悬灸喘息穴(膈俞外上方2~3分外之凹陷中)1h。每于喘息发作前10~15 min行针灸,1次/天,10次为1个疗程。

 

患者经4个疗程治疗痊愈,追踪随访3年未复发。

 

【按】

 

患者遇险而惊恐,郁郁不乐,惊恐伤肾,肾气不足,下元不固,而气不摄纳,呼多吸少,动则更甚;子时为阴气盛于内之时,此证阳虚阴盛,两阴相加,故子时加重。又因脾肾不足,痰饮内生,上乘于肺,肺失肃降,故喘而有痰,天明阳气渐盛则证候自缓。故治必握时机,在病发前取肾俞、复溜以补肾纳气,降逆平喘;取肺俞以宣肺平喘;辅三阴交以健脾化痰。诸穴合用,施行针灸,以补肾纳气,镇逆平喘为主,有效地控制喘息的发作,该例随着症状的减轻,发作从深夜子时逐次后延半时辰,推延至午时喘证不再发作。

 

| 医家简介 |

欧阳群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早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军医学校,原第一军医大学针灸教研室主任、附属南方医院针灸科主任,曾任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学会副理事长、全军中医学会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主任委员、澳大利亚针灸学会学术顾问、阿根廷中华针灸学会顾问等职。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被授予个人三等功2次。1990-1991年,应邀赴古巴开展针灸教学和医疗工作,因成绩突出,获得古巴政府授予的“战斗友谊勋章”和“金色荣誉奖章”各1枚。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来源:好大夫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