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为什么“年轻化”?


       2009年6月,央视名嘴罗京因淋巴癌猝然离世,年仅48岁。从查出淋巴癌病情到离世一年未到。和他一样令人扼腕的,还有李钰、陈晓旭、梅艳芳、傅彪等中青年明星。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刚听说患上恶性肿瘤,就不久于世的。

 

       这也让我们警惕地注意到:癌症已悄悄地开始加强对青壮年人的攻击。这是什么原因?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本文根据“辽宁家庭科学杂志”编辑于静宇对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的访谈编辑整理而成。

 

       本文图片为:T细胞(橙色)攻击癌细胞(蓝色)。图片来自:sciencenews.org

 

为什么青壮年癌症患者正渐渐增多?

 

      由于大多数肿瘤的形成需经10年以上时间,所以癌症患者中以中老年人为多。但是,现在癌症患者有低龄化趋势,以常见的肺癌、胃癌和大肠癌为例,30岁以下的青年患者已占全部患者的5%—20%,中年人的比例要更高一些。至于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还是先从心身原因谈起。

 

从心身学角度看

      先说个例子。曹某是我指导的女博士,06年毕业前夕,我两次去深圳为患者诊治,曹某作为博士生,待诊抄方。刚到深圳,她感觉特好,主动与接待人员提出,希望留在深圳工作,对方也十分乐意接受。

 

      第一次出差结束,曹某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深圳30岁上下的乳腺癌患者特别多?”第二次出差结束,曹某说:“我坚决不来深圳了”。原因就是深圳外来女性的“卅岁”现象。

 

      根据我们长期观察,上海、北京,包括广州等大城市的乳腺癌患者,年龄段集中在38-48岁左右,农村还会晚个3-5年。但深圳有个奇怪现象:27-33岁之间突兀地冒出一个高发人群段。这些女性到深圳“打拼”,才刚过了5-6年时间,绝大多数干得不错,已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份比较体面的事业或工作。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乳腺癌魔击倒了她们……

 

      何也?深圳市场竞争剧烈,生活节奏紧张,这些优秀女性被甩入了一个高速旋转的生存漩涡之中。这种极度亢奋的心身状态,及其相伴随的机体内环境、微环境紊乱,自然是癌细胞发生的“催化剂”和癌症发展的“温床”。在高强度压力下,优秀单身女性的内分泌系统更容易受干扰。

 

      很不幸的是,这种深圳的“卅岁”现象,正在向内地其他城市迅速蔓延,向整个青壮年人群蔓延。青壮年是家庭里的顶梁柱,很多人同时还为自己加压呢。从创业励志和心身健康发展两个方面看,这究竟是福是祸?难以一言评说。

 

      鉴此,已有健康专家呼吁人们应注重“慢生活”。对此,我颇表赞同。

 

生活环境与习惯不容忽视

      自然环境污染的加剧是一个重要原因。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与农药化肥使用量呈平行关系,农村中40%-50%的儿童白血病患者,其发病诱因或直接原因便是包括农药在内的化学物质。

 

      生活环境污染也是引发癌症的一大因素,而室内环境污染的两大来源———吸烟和放射性物质氡是诱发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疾控中心统计发现,在肺癌患者中,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死亡率高4.5倍。与长期在氡低暴露的室内的人相比,在高暴露的室内的人患肺癌的危险性高30%。无疑,青壮年是吸烟大军的主力,而在有害的工作环境中忙碌的,绝大多数是青壮年人的身影。

 

      此外,饮食上的随意性与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也是一大原因。现在人们酷爱吃烧烤煎炸类食品,还有一些腌制品,其中就有不少含有致癌物质如丙烯酸脂等。青壮年人热衷于夜生活,或因为工作常熬夜,有的还吸烟,这些都会造成免疫力下降。而夜间是细胞裂变最旺盛的时期,睡眠不好就很难控制细胞变成癌细胞。

 

青壮年抗癌多误区

 

      青壮年人对抗癌症有很多优势,当然也有容易陷入一些误区。

 

确诊期长——青壮年肺癌常误诊

      青壮年肺癌有其独特之处,即癌肿生长快、恶性程度高、病程短。未经治疗者的平均自然生存期仅1.4—5.1个月,而老年肺癌患者为6.5个月。青壮年肺癌的转移率达66%,愈后差。

 

      由于人们对青壮年肺癌不够警惕,加之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给正确诊断带来困难,误诊率据统计竟高达80%,大多被误诊为肺结核、肺炎、支气管炎、胸膜炎。青壮年肺癌患者从初诊至确诊平均需6.5个月,而老年患者为3个月。这样,确诊时就有60%以上的病人已属中晚期,只有20%的患者适合手术切除,故青壮年肺癌患者的存活期大多较短。

 

恶性度高——青壮年胃癌病程短

      青壮年胃癌的症状以右上腹疼痛为多见,约占病人的3/4左右,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胃部症状一定只位于中上腹。

 

      青年胃癌恶性程度高、发展快、病程短,70%的患者病程为6个月至1年,平均为16个月,而老年人胃癌患者平均为66个月。

 

      青壮年胃癌好发于胃窦部,胃壁浸润较深,胃区域淋巴结转移率高达90%。因此,青壮年人出现反复的上腹部(尤其是右上腹部)胀痛、不适,并伴有消瘦、贫血或消化不良时,应警惕胃癌的可能性,立即去医院进行纤维胃镜、X线钡餐造影、胃液分析、胃脱落细胞刷检等检查,以期及早诊断,提高疗效。

 

受“痔”蒙惑——青壮年肠癌易忽视

      青壮年大肠癌形成的初期,病变小而局限,病人常无明显不适感。随着癌肿的生长,即使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也仍易被病人忽视。

 

      原因有三:

 

  • 一是在人们的印象中,青壮年很少发生大肠癌,故警惕性不高;
  • 二是易受“痔”蒙惑。常言道:“十人九痔”,病人常把肛门部位的不适误认为痔;
  • 三是易将大肠癌导致排便习惯的改变与慢性肠炎或菌痢混淆,从而忽视了肠癌的可能性。由此导致临床确诊的大肠癌青壮年患者,大多数已属中、晚期,失去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癌症“年轻化”也不全是坏事

 

      癌症年轻化并不完全是坏事,从另一方面看,也是科技进步的表现。新技术可以及早发现疾病,新增肿瘤的另一原因是新技术的使用。

 

      例如宫颈癌是30-50岁的女性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居我国妇科恶性肿瘤首位,每年新增病例13.15万。该病在早期不易被发现,无症状潜伏期可长达20年。如果能在癌症处于潜伏期时被查出来,得到及时的治疗,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医疗费用,而且对病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以往对宫颈癌的检查是采用巴氏涂片法,因为涂片中无法去除掉黏液和杂质,准确性存在一定偏差,检出宫颈癌一般为中晚期。现期采用的新技术“液细胞病理学检查”,大大提高了宫颈癌的检出率和组织活检的确认率。

 

每年体检非常重要

 

      在某医院体检中心2008年的年终总结会上,出现了一些惊人的数字:一年中,共检出各种癌近百例;最年轻的宫颈癌患者28岁。

 

      某大型企业体检中发现恶性肿瘤16例(其中宫颈癌3例),发病高达千分之一。

 

      一位41岁的银行职员在体检时发现可疑癌细胞,肿瘤医院的医生惊叹:“宫颈癌发现这么早,真是太及时了,治疗效果可以非常好!”。

 

      某一天,一位身穿制服、25岁的年轻人激动地走到体检中心外科诊室,对外科主任说:我是专程来道谢的,幸亏主任的细心检查,在我的甲状腺摸到一小结节,并建议我马上手术,结果真的是甲状腺癌。发现那么早……”

 

      所以,我们要定期坚持体检,把“潜伏”的癌症及早揪出来。全面体检应一年一次,对恶性肿瘤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超链接】查找体检误区

 

      误区一:选择一些小医院或不正规的个体机构,造成漏诊、误诊。

 

      误区二:市民往往注意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如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等,经常忽视对恶性肿瘤的检查,主动做肿瘤检查的不到20%。

 

      因此建议广大读者朋友尤其是中年读者,每年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检查项目更不要回避,及早检查以便及早治疗。

 

| 作者简介 |

何裕民,肿瘤治疗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华医学会理事兼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医学哲学协会副会长。

 

来源:何裕民的博客,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