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中医是怎样的? 真人,真事,真情 真实的场景,展现真实的中医! |
因为每次艾灸都是烟雾缭绕,艾味逼人,所以小奕一直希望能有一种既能享受艾灸的好处,又不用承受艾烟的艾灸方法。当然现在有不少电子艾灸仪、电子理疗仪等,不过《内经》说“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想来传统艾灸有火、有味,阴阳和合才能更有效吧。
因此,在看到一则“全息无影灸”的介绍后,对于所述的利用传统艾条燃烧并过滤掉艾条的可见光和热,仅利用艾条燃烧所产生的近红外光波,在20-50厘米甚至更远的距离上,透过衣服、被子直接起作用的说法大感兴趣,于是约好时间去体验。
在“养初文化”的办公室里,小奕看到了“全息无影灸”的仪器,也见到了发明人李安平先生。然后发现“全息无影灸”是李先生“全息”系列的一部分,完整的“全息”系列包括脉法、穴位敷贴法、拍打法和无影灸四部分。该系列基于李先生过去几年对经典作品的研读体会并借鉴了现代医学的全息理论和生理解剖,最大的特色是中西医完美结合,且零基础可学,学起来上手快。
看看这些中医书,李先生从中获得不少灵感,也常有“绕了一大圈,原来古人早在《内经》中告诉我们了”的感概。
“全息”系列是如何运用在实际中的呢?
全息脉法,相比较传统的三部九候,二十八种脉象,李先生的脉法考察的是手腕上的11个部位以分别了解五脏六腑的状况。
把脉是这样的,来体验的阿姨不时地说“很对”,看上去很有道理的样子。
全息敷贴,根据把脉的结果,在身体的相应部分敷贴(是普通的伤筋膏哦),激发身体的自我调理能力。
看一下这位阿姨,已经说好很多了。不过阿姨站起来后说“头还是刺痛”,贴了也没用。小奕在旁边看着急,“刺痛”一般是血瘀的表现,阿姨的脸这么红,是否代表脑部有血瘀?
终于到小奕体验全息无影灸了。天下起大雨,而且天色已晚,小奕有了饥饿的感觉,不过李先生说无影灸与其他灸法不同,并不存在饿、饱不能灸,雨天不灸的情况,只要注意灸完后半小时禁止饮食即可,这倒是艾灸者的福音。
看到助手点燃艾条,把冒着烟的金属筒装好。烟雾看不到了,只能闻到淡淡的艾烟味。摸摸筒口,一点儿不烫(据说只有30度)。助手说作用范围是直径5厘米的一个区域,可以多个艾灸仪同时进行。(下面的图片是已经点燃的艾灸仪,看不出烟雾。)
李先生给小奕把脉后,指出小奕腰椎不好、腹部有动脉瘤。摸摸脐旁,还真有一个鸭蛋大小的硬块突突跳动(可吓坏小奕了,下周要去检查一下)。然后开始给小奕进行无影灸,尽管感受不到热,但左脚心确实有发热的感觉,这是排病气吗?
短短的3分钟很快过去,小奕摸了一下腹部,那个硬块几乎没有了,真是神奇。下周检查还能查出什么吗?现在小奕既希望能验证“全息”系列的有效性,又不希望查出动脉瘤来,真是很纠结呀。
做完无影灸,还要等半小时才能走。看看李先生还有什么领悟?哦,这是天干地支十二时辰节律总结。
还有手部腹部八卦图,这个手部八卦与小儿推拿的内八卦一样的哎,是否说明虽然现在认为小儿穴位与成人不同,但实际是一脉相通的呢?
【小奕的思考】
- 我们知道波长越长,穿透能力越弱,但绕射能力强。红外线无法穿透物体,那么近红外光波的传输距离和穿透性如何?无影灸是否能穿透皮层深入到穴位呢?还是有其他的原理?比如目前被市场所接受的TENS理论?
- 民间有很多中医爱好者正在进行发掘、扩展中医药的应用、技术、工具等,如何能够验证这些新成果?这可能需要在中医药研究机构的主导下,与医院、大学等机构合作进行临床试验。
- 小奕曾测试过在室内燃烧艾灸,当时的PM2.5通常都会超过1000,这可是比室外的雾霾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而燃烧造成的艾油沉积非常难以清洗,如果沉积在肺泡上可能是不可逆的。真心希望如无烟的“无影灸”这样的技术能验证疗效并尽早获得推广,造福千千万万艾灸人。
【李安平简介】
李安平,男,民间中医,少年期秉承祖传医术,青年期酷爱国画。长期练习气功,平常喜欢发明创造。不惑之年回归中医,拜上海松江民间中医学习针灸。进修于北京中医科学院东直门针灸医院,有幸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寿小云教授门下学得寿氏脉法。深度研习《黄帝内经》、《太素脉诀》等经典中医名著。
自创全息养生体系,包含有:全息经络穴位系统、全息经络穴位敷贴法、全息大手印、全息诊断脉法、全息触诊法、全息穴位拍打法以及独一无二的养生利器全息无影灸。著有《全息脉法》书一本,并开班授徒,推广全息养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