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慧】夏季热的中医食疗


        夏季热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特有疾病。临床以入夏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特征。因本病发病于夏季,故名夏季热。发病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主要是由于幼儿的中枢神经发育尚未成熟,不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所致。炎炎夏日,幼儿该如何进行食疗呢?

 

什么是夏季热?

 

        夏季热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特有疾病。主要发生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以我国东南及中南地区多见,发病季节多集中在6~8月份。随着夏季气温的逐渐升高,患病婴幼儿以持续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要表现。因其多发生于夏季,故名夏季热。

 

        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尚未肯定,一般认为由于天气炎热,小儿体温调节功能失常,不能维持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也有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

 

        中医学认为由于小儿脏腑娇嫩,阴阳稚弱,机体调节未臻完善,若禀赋薄弱,或脾胃功能失调,或病后体虚,肌肤柔弱者,则不能适应炎热的气候而患此病。

 

        本病病程较长,一般可达2~3个月。随着气温降低可转好,但持续发热不退会导致患儿出现食欲减退、面色苍白、身体日渐消瘦、口唇干燥、皮肤灼热、精神疲乏等虚弱症状,抵抗能力下降,极易并发其他疾病和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治疗,但若采用中医方法,针对性选择具有清热解暑、健脾利湿等功效的食疗方,往往可收到较好效果。本文介绍小儿夏季热的食疗原则和数则食疗方以供选用,诸方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既减免患儿服药痛苦,取得患儿配合治疗,又可避免药物对胃肠的刺激,体现了中医的治疗特色。

 

膳食原则

 

        饮食宜选用具有滋阴、清热、解暑的食物为主,对于长期发热的患儿应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瘦猪肉末等。忌糯米等温热、助阳动火的主食,忌羊肉、麻雀、狗肉等助阳发热的肉食,忌龙眼、荔枝等甘温发热的水果,禁忌食用过冷、过甜、过腻之物。

 

食疗药膳方

 

◎西瓜番茄汁

        西瓜1个去皮去籽,捣烂取汁;番茄500g剥皮,捣烂取汁;二者混匀即可,随意饮用。方中西瓜性味甘、寒,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泄,西瓜汁有“天然白虎汤”之称;番茄性味甘、酸,微寒,入胃、肝、肾经,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之功。

 

        现代研究证明番茄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较好来源,番茄素有利于消化和利尿。两者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的功效,适用于夏季热口渴、心烦、小便赤黄者。

   

◎三瓜糖水

        将西瓜皮、丝瓜各120g,苦瓜60g洗净切碎加水,煮取汁300ml,入冰糖调味,代茶饮,每日1剂。

 

        西瓜皮性味甘、淡、寒,具有清热、止渴、利尿的作用;丝瓜性味甘、凉;苦瓜性味苦、寒,入心、脾、胃经,能泻心经实火,消暑、益气、止渴。三者合用,有清热解暑的作用。

 

◎瓜皮荷叶参糖水

        取鲜西瓜皮80g、鲜荷叶40g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取250ml,入西洋参3g、冰糖30g隔水蒸30分钟,取出候凉,代茶饮,每日1剂,疗程不限。

 

        方中鲜荷叶味苦性平,其气清芳,有解毒清热、解暑醒脾等功效,善清夏日之邪以化秽浊;西洋参性味苦、微甘、寒,乃补气养阴之良药;冰糖甘、平,补中益气,无赤砂糖温热之弊,不易留湿、生痰、化热。诸味相合,共奏清热益气养阴之效,尤其适用于夏季热病程已久,体倦乏力者。

 

◎五味枸杞饮

        五味子、枸杞子、冰糖各50g。将五味子装入纱布袋中,与枸杞子同煎,加水1000ml,煮取800ml,加冰糖调服。代茶饮用,连服数日。

 

        方中五味子以酸为主,温而不燥,敛气滋阴,生津止渴;枸杞子甘平,滋补肝肾。本方对小儿暑热,口唇干燥,体倦乏力之气阴耗散者尤为适宜。

 

◎荷叶粥

        取鲜荷叶两大张,洗净煎汤500ml,滤取汁,加粳米30g,煮粥,添加适量白糖服食。本方具有清热解暑之功,适用于夏季热发热不退者。

 

◎绿豆甘草粥

        将绿豆100g清水浸泡,同10g生甘草一同煮粥,随意饮服。

 

        绿豆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之功效,且能厚肠胃、和五脏,实为清暑开胃之佳品;生甘草性味甘、平,补脾益气,能解百毒。二者相合,共奏清暑利湿、健脾益气之功。

 

◎荷叶莲藕粥

        取鲜荷叶1大张洗净煎汤500ml,滤取汁,再将鲜莲藕1小节洗净切成碎粒,与30g粳米一起加入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后服用,每日3次。

 

        方中莲藕性味甘、寒,清热除烦,补中益气。两者合用能清热消暑、健脾和胃,适用于夏季热发热不退、食欲不振者。

 

◎红枣虫草鸭肉汤

        枸杞子、红枣各10枚,冬虫夏草3g,鸭肉150g,精盐适量。取鸭肉洗净切碎,将枸杞子、红枣、冬虫夏草洗净,共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用文火炖,至鸭肉酥烂时加精盐少许,吃肉喝汤,每日1剂,疗程不限。

 

        此药膳中鸭肉性味甘、咸、平,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虫草性味甘,温,益肾补肺;红枣补中益气。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清热之良效,尤适用于夏季热长期不退者。

 

◎素炒茭白

        茭白200g切片,起油锅,爆香葱花,推入茭白煸炒至黄软,加适量食盐调味出锅,佐餐时常食用。茭白性味甘、寒,利五脏邪气,清热除烦。

 

◎荷叶肉

        猪肉50g剁馅,加入豆腐50g,适量葱、姜、料酒、食盐、味精、香油拌匀;米粉100g浸泡2小时后,同肉馅搅匀。用1张荷叶将肉馅包住,上锅蒸熟即可。佐餐食之。

 

        方中猪肉性味甘、咸、平,具有滋阴、润燥、益气的作用;豆腐性味甘、凉,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和脾胃。诸物相合,共奏解暑益气之功效。

        编者注:炎炎夏日,大人也可以尝试一下这些药膳,安然度过这个夏天~

 

|作者介绍|

耿元卿,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2005-9),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