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瑛医案】肝内胆管结石


倪某,女,57。

 

【辨治经过】

 

2008年12月5日初诊

 

胆总管结石术后2年,近感胸胁后背刺痛,痛及头面,头昏神萎,不欲食纳,口干,口苦,恶心,便结,牙龈疼痛,苔淡黄薄腻,质暗红,脉细滑。

 

B超示:肝内胆管结石。

 

周老诊为肝胆湿热瘀阻,腑气通降失司,治拟疏肝利胆、通降和胃,

 

拟方:

柴胡6g,赤芍12g,枳实15g,熟大黄6g,黄连4g,吴萸3g,法半夏10g,

藿苏梗各10g,全瓜蒌15g,川芎10g,炒黄芩10g,片姜黄10g,炙僵蚕10,蝉衣5g,

青陈皮各6g,焦楂曲各10g。 

7剂,每日1剂,早晚煎服。

 

2008年12月12日二诊

 

药服7剂,诸痛明显缓解,大便通畅,恶心已除,纳谷转香,舌苔转薄。

 

    原方加炙鸡金10 g,金钱草15g,海金沙(包)15g。14剂,用法同前。

 

2008年12月26日三诊

 

诉诸痛已失,舌苔黄腻已化,复查B超示肝内胆管结石消失。又予原方去黄芩、海金沙,加太子参12g,茯苓10g,7剂。善后。

 

【按】

 

本案胸胁后背胁痛、口苦、便结、苔黄腻,显示肝胆湿热瘀阻,腑气通降失司,肝胃失和,胆总管结石手术后又出现肝内胆管结石,实为湿热瘀结成石毒伏于肝,故周老予升降散与四逆散、小陷胸、左金丸、半夏泻心汤同用,以达疏肝利胆、通降和胃(“六腑以通为用”).因首诊时神萎、胃纳不香,故周老选用熟大黄缓其苦寒通降之性,俾肝经气机调顺、湿热透化、胆腑通畅、胃气自和。二诊时加用鸡金、金钱草、海金沙,以利于伏毒沙石消化。

 

| 医家简介 |

周仲瑛,男,汉族,1928年6月出生,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世代中医,幼承庭训,随父周筱斋教授学习中医。1948年开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56年进人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工作,先后任住院医师、讲师、主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副院长等职。1983年调任南京中医学院,任院长。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终身名誉会长等职。

 

来源:本文摘自《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