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瑛医案】皮肤搔痒


 

张某,女,38岁。

 

【辨治经过】

 

2008年12月5日初诊

皮肤搔痒三个月,后背多处出现皮疹,局部有热感,腿部、腹部、四肢均有散发,搔痒难忍抓破出血方舒,大便干结,3-5天一行,口干,经潮正常,舌苔黄质暗,脉细滑。

 

周老诊为阴虚血热,风毒遏表,治拟清热凉血、宣透去毒,

 

拟方:

水牛角15g(先煎),赤芍12g,丹皮10g,生地15g,生大黄6g(后下),蝉衣5g,炙僵蚕10g, 紫草10g,苍耳草15g,地肤子15g,凌霄花10g,苦参10g,玄参10g,浮萍15g,生石膏20g(先煎),广地龙10g。

7剂,每日1剂,早晚煎服。

 

2008年12月12日二诊

药后瘙痒、皮疹均有减轻,大便已通,但仍干结呈小块状,口干,尿黄,鼻孔火热不舒,晨起有痰,舌苔黄腻,质偏红,脉细滑。

 

原方加野菊花15g、麦冬10g,鱼腥草20g,改生大黄8g(后下)。7剂,用法同前。

 

2008年12月19日三诊

药后瘙痒、皮疹几乎消失,大便通畅,鼻孔火热感也除,口干,舌苔薄黄,质偏红,脉细滑。原方加旱莲草10g,地锦草15g,7剂,用法同前。

 

【按】

 

本案结合四诊,周老断为阴虚血热,风毒遏表,予犀角地黄汤清热凉血,用紫草、凌霄花加强清化血分热毒,苦参、地肤子清热化湿解毒,玄参、生地、麦冬、大黄辈则寓增液承气之意,滋阴通腑去毒,生石膏、广地龙清热通络,苍耳草、浮萍去风解毒,更用升降散(蝉衣、僵蚕、姜黄、大黄)既能宣发透毒于外,又能通下去毒于下,俾毒有去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宣透去风解毒之功,药证对应,故获良效。

 

| 医家简介 |

周仲瑛,男,汉族,1928年6月出生,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世代中医,幼承庭训,随父周筱斋教授学习中医。1948年开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56年进人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工作,先后任住院医师、讲师、主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副院长等职。1983年调任南京中医学院,任院长。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终身名誉会长等职。

 

来源:本文摘自《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