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枣大如瓜”说枣的价值


         红枣,皮薄肉厚,甘甜适中,营养丰富,为秋冬进补之佳品。枣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历史悠久。红枣在我国人民心目中,象征着幸福、美满和吉祥。各种喜庆和年节,红枣都是不可缺少的。红枣不仅是人们喜爱的果品,也是一味滋补脾胃、养血安神、治病强身的良药。古有成语“枣大如瓜”,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成语故事,了解一下枣吧~

         成语“枣大如瓜”源出《史记·封禅书》:李少君对皇上说“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音,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后人有进一步神化此事的,说:“昔有人得安期大枣,在大海之南煮,三日始熟,香闻十里,死者生,病者起。”(《贾氏说林》)

 

         记述枣神奇之说的还有《北梦琐言》一书,其中有“河东永乐县出枣,世传得枣无核者可度世。里有苏氏女获而得之,不食五谷,年五十嫁,颜如处子”的内容。安期生和苏氏女都是活生生的人,成神成仙也好,年轻长寿也罢,都是食枣的结果。语词虽然是经过夸大了的,但毕竟说出了枣的益人作用:经常食枣能使人健康长寿,与民谚中“日食仨俩枣,终生不显老”的说法意同。

 

枣的历史

 

         我国是枣的故乡,有史可考的在8000年以上,对河南新郑新石器时期遗址的考古挖掘中已发现有枣的存在。有关史志也证明,此地有可能是我国枣的原产地。

 

         最早用文字记载枣的当属《诗经》,在该书的《豳风》中明确写着:“八月剥枣,七月获稻”的话。“豳”,指的是陕西的旬邑一带,划出了以中原为中心的、沿黄河流域分布的产枣带。这一区域横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诸省,枣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把“剥枣”与“获稻”相提并论,一说明枣的地位在当时是作为主食出现的,二说明枣的种植规模在当时是相当大的。《战国策》中“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佃作,枣栗之食,足食于民矣”的记载,与上说相吻合,其中的“北”指的燕国,大体是河北一带。

 

         北魏时期,国家规定成年男子每人要栽种枣树5棵,以备灾荒之用。枣树大量生长的这一地区,历史上水土流失情况严重,枣树适应性强,耐寒抗旱,有防风固沙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我们的祖先选择枣树作为这一地区的主要绿化树种,是动了脑筋的。自古以来,世界上有不少国家从我国引进枣树的,但基本没有形成气候,目前人们所食之红枣大多数还都是“中国”牌。

 

枣的种类

 

         枣的品种很多,至少在300种以上。其果实有大小之分,果形有长圆之别,味道有酸甜之异,颜色有红黑之论,地域有南北之限,总归以皮薄、肉厚、核小、质细、味甜者为上品。

 

         在枣的个头中,虽然没有“大如瓜”的巨无霸,大如梨者却是有的,如山东有一种“梨枣”,每个约重30~40克,个别也有50~60克的。大如蛋者也是有的,如湖南有一种“鸡蛋枣”,个头与山东的“梨枣”不相上下,八九个就有1市斤重。按照文学上的夸大手法,把它们说为“大如瓜”也不为过,安期生吃的想必不过就是这种个头较大、常人又比较少见的枣罢了。李清照诗中有“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苏东坡诗中有“秋风西来下双凫,得枣如瓜分我无”,说明唐宋的文人中都有见过这些大个头红枣的。

枣的营养价值

 

         枣的价值,在于它丰富的营养。成分分析证实,它的含糖量很高,占23%左右,干品可达到60%。每百克中还含有维生素C500毫克,蛋白质、脂肪、维生素P、铁、磷等的含量也颇高,在果蔬中均名列前茅。动物实验表明,枣有增强肌力、增加体重、养颜生血、保护肝脏等作用,这是它营养作用的基础和人们得以喜食的真正原因。

 

         生食之外,用枣炖食、煨汤、作饮料、酿酒和加工成果酱、蜜饯、罐头等,均可得美味。鲜枣甜脆可口,干枣回味悠长,难怪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在北方民俗中,生意开张、结婚生子等喜事中是离不开红枣的,因为“红”为传统的吉利色,“枣”与“早”谐音,有“早发财”、“早生子”、“早立业”的吉意。《南史》中还有梁武帝与其旧友肖琛酒后以红枣和板栗互相对掷的故事,怕得罪皇帝的肖琛,在酒醒后用“陛下投臣以赤心,臣不敢不投以战栗”的话诡辩,使红枣成为“赤心”的象征。

 

枣的药用价值

 

         在中药中,枣既可作为独立的药物,又是调和诸药的佐使药,上方率很高。医圣张仲景是善用红枣的高手,《伤寒杂病论》诸方中有58方与枣结缘,仅以枣命名的就有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葶苈大枣汤、甘麦大枣汤、十枣汤等。再如《本草汇言》中的眼科方、《圣济总录》中的补益大枣粥、《醒园录》中的枣参丸、《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益脾饼等,枣都担任着重要角色。

 

         红枣“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神农本草经》)。“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劳损,除胃肠癖气”(《日华子本草》)。“养血补肝”(《药品化义》)。与现代临床中以它治疗过敏性紫斑、缺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高血压病、肝硬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失眠、健忘、产后虚弱等疾病的功用一致。

 

         有报道说,红枣提取物有预防输血反应、化疗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抑制多种癌细胞的作用,使它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但这并不意味着红枣万能,《长沙药解》认为,红枣“长于补血,而短于补气。人参之补土,补气以生血也;大枣之补土,补血以化气也,是以偏补脾胃而养肝血。凡内伤肝脾之病,土虚木燥,风动血耗者,非此不可”。

 

         在配方中,常见红枣与生姜结对,“大率姜与枣联,为和营卫之主剂,姜以主卫,枣以主营”(《本经疏证》)。除红枣外,入药的还有黑枣,它“助阴补血,入肝走肾,主治虚劳,善滋二便,凡肝肾药中,如滋阴降火汤、茯苓补心汤、产后芎归调血饮、保胎丸、养荣丸、四神丸,俱宜为佐使”(《药品化义》)。“入补脾药,宜用南枣,取其能益津也”(《本经逢原》)。

 

         枣大如瓜不是瓜,枣小似豆仍为枣。益人之德,何论大小?延年有功,食之药之。

 

|作者介绍|

温长路,笔名寓愚、文苕。现为作家、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并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中医药文化分会秘书长、中医药科普分会主任委员和编辑出版、医史文献、医古文、李时珍、王清任等分会常委、副主任等职。

 

 

来源:养生月刊(2015-10),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