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膳食和气功疗法


     2017年11月14日美国心脏学会公布了新版美国高血压指南。新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130/80 mmHg,取代以前140/90 mmHg的高血压标准,并取消了高血压前期的类别。原来血压正常的人,现在被认为是1级高血压;原来刚满足高血压标准的人,现在已经是2级高血压了,所以美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将明显增加。

     新指南中,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门槛被降低了,更多的人需要服用降压药。

     新指南认为,对于已确诊高血压,或者患有慢性肾脏病、糖尿病等病的人,必须努力将血压降到130/80 mmHg以下。原来认为老年人的降压目标要宽松,不需要降得太低。而新标准认为,大部分老年人也需要强化降压。 

     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我国还没有相应地进行高血压标准的调整,但这不妨碍我们关注自己的血压状况,并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控压。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高血压的膳食疗法和气功疗法~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其临床表现,初期主要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健忘、心悸、乏力等,并在工作紧张或用脑过度时,症状加重;晚期病人可导致全身多脏器的组织病理改变。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压从110/75mmHg开始,随着血压的升高,心血管病发生危险随之增加。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50%~60%的脑卒中,40%~50%的心肌梗死的发生与血压升高有关。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者300万人。

 

高血压的膳食

 

     高血压病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长期精神紧张、肥胖、食盐摄入过多、吸烟等因素关系密切。

 

     膳食与血压密切相关,合理的膳食有利于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相反,如果膳食结构不合理,经常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盐膳食,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生率。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明,膳食不合理是诱发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高血压的防治中,合理的饮食调养是十分重要的,其效果有时不亚于药物。通过膳食调节控制血压,能显著降低脑血管意外和冠心病的死亡率。

 

◎控制热量和体重

     肥胖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热量摄入过多。体内多余的热量可转化为脂肪贮存于皮下及身体各组织中,从而导致肥胖。超过正常体重25公斤的肥胖者,其收缩压可高于正常人1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7毫米汞柱。因此,控制热量摄入,保持理想体重是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尽量少吃或不吃甜点心、甜饮料、油炸食品等高热量食品。

 

◎限盐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病的发病呈正相关,食盐销售大的地区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故一般主张,凡有轻度高血压或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人,其食盐摄入量最好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对血压较高或合并心衰者,摄盐量更应严格限制,每日用量以1~2克为宜,尽量少吃酱菜等腌渍食品。

 

◎控制膳食脂肪

     脂肪供能比例应控制在25%左右,最高不应超过30%,同时还要注意脂肪的性质。

 

     动物性脂肪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可升高胆固醇,易导致血栓形成,使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率增加;而植物油脂含不饱和脂肪酸较高,能延长血小板凝集时间,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压,预防脑卒中。故食用油宜多选植物油,其他食物也宜选用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食物、鱼、禽、瘦猪肉及低脂乳类。

 

     应少吃肥肉及各种动物性油脂,控制动物脑、鱼子等高胆固醇食物,食用油尽量选用豆油、花生油、葵花油等植物油。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研究发现,在老年人中,血液维生素C含量高者,其血压较低。原因是维生素C具有保护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免遭体内有害物质损害的作用。

 

     保证膳食中钙的摄入量。据研究,每日从膳食中摄入800~1000毫克钙,可防止血压升高。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每日平均摄入钙量450~500毫克的人群比摄入钙量1400~1500毫克的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性高两倍;日均摄入钙量若提高100毫克,可使收缩压平均下降2.5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降低1.3毫米汞柱。

 

     此外,适当增加海产品的摄入,如海带、紫菜、海鱼等,对降低血胆固醇很有好处。

 

◎一日食谱举例

早餐:大米粥(大米50克)、蒸糕(面粉40克、玉米面10克、白糖5克)、腐乳1块、海米拌菠菜(海米10克、菠菜100克);早餐与午餐之间加餐水果200克。

 

午餐:大米饭(大米50克)、肉丝炒芹菜(瘦猪肉50克、芹菜100克)、海带豆腐汤(豆腐200克、海带50克);

 

晚餐:小米粥(小米50克)、豆包(面粉50克、赤小豆20克、白糖5克)、清蒸带鱼(带鱼200克)、炒小白菜(小白菜200克)。

 

高血压的气功疗法

 

     气功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简便易行,疗效肯定。有研究发现,高血压者练习气功,可使血压降低10毫米汞柱左右,这可大大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对于早期高血压患者,则大多可避免病情发展,或减少降压药的使用量。

 

     上海市高血压病研究所经研究发现,气功是通过促使紊乱的大脑皮层功能改善,增强和调节人体内脏生理功能而发挥降压作用的,其中大量的实验(呼吸、肌肉、听觉、心电图和脑电图等)也证实了气功可降低血压、稳定血压和巩固疗效。

 

姿势

 

◎卧式

     患者取仰卧位,垫上枕头,头部较躯体高15度左右,以使身体舒适,呼吸自然通畅。闭合眼口,自然伸展四肢,使全身骨骼肌肉放松。

 

     此式对年老体弱、患有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和习惯睡前练功者较适宜。此外,也可采用侧卧式,练功要求与卧式相同。

 

◎坐式

     患者端坐椅子上,头部与上身保持端正,头颈不后仰前俯。胸部自然垂直,腰部不弯不挺,沉肩垂肘,双手掌分放于大腿上,肘关节自然弯曲,以感舒适为宜。双下肢自然分开,膝关节自然屈曲成90度。双脚平行轻踏地面,与双肩距离相等。

 

     大多数高血压病者可采用此式。此式对身体虚弱者较适宜。

 

◎立式

     患者头部和上半部姿势同坐式,双臂向前伸展,肘部弯成环抱树干状,略比肩部低,肩关节自然外展,微垂肩但不要耸肩。双手掌相对,距离与肩宽相等,高低与乳头同平,手掌微弯曲成半握球状。双腿自然分开,距离与肩宽相等,足尖稍内收,站成一圆形,并使双膝关节向前微弯曲。身体自然垂直下沉,仿似欲坐凳上。

 

     此式对体壮肥胖或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者较适宜。

 

意识

 

◎放松法

     患者集中精神,排除杂念,自然呼吸。然后有意识地使身体各部位放松(从头部开始到四肢循序放松,如按头部→颈部→肩部→双上肢→手掌手指→胸部→腹部→大小腿→足趾顺序),在呼气时配合下述默念法。患者呼气时不断默念“我在放松,我在放松……”或者“我在入静,我在入静……”以使精神集中,杂念排除,全身关节肌肉松弛,心情轻松愉快。

 

◎随息法

     患者先使全身骨骼肌肉放松,并有意使意识随呼吸起伏,意识与呼吸运动相结合,通过自然、宁静、舒缓和均匀的意识呼吸调整来排除杂念,达到身心合一。

 

◎意守法

     意守即有意识地把精神集中在丹田(一般位于小腹正中),故称“意守丹田”。

 

     此法如与气沉丹田(通过腹式呼吸,使“气”下沉到“丹田”)相结合,更可起到明显的降压效果。 

 

呼吸

 

     调整呼吸为气功治疗高血压病最为关键的一环。呼吸是否调整好,对治疗是否有效、或疗效的高低起到关键的作用,其中“意守丹田”或“气沉丹田”步骤应做好。而要做好这一关键步骤,则在于使意识诱导与呼吸运动完美结合。

 

     其要点是:呼吸时舌尖略贴上颚(注意不要故意用力),用鼻呼吸,并有意识地使呼气过程渐渐减慢、延长,直至有“气”沉“丹田”之感。患者初练时不可急于追求上述感觉,而应顺其自然,以免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注意事项

 

◎练功前

  • 一要休息15~30分钟,停止工作、学习和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并使情绪稳定;
  • 二要将钮扣、衣领、腰带、鞋带和过于紧束的内衣放松;
  • 三要不饥也不过饱,并排空二便;
  • 四要注意保暖和避免过于炎热,并尽量选择安静之地练功;
  • 五是每次练功时间不超过30分钟,每天1~2次,早晨或睡前练习。

 

◎练功时

  • 一要放松:是指轻松不紧张,不仅指全身关节肌肉放松,而且精神也要放松。
  • 二要安静:除环境外,还指精神集中和排除杂念。
  • 三要自然:不但指姿势要自然,而且呼吸也要自然。
  • 四要下降:指有意识地引气下行,气沉丹田或意守丹田。
  • 五要协调:指姿势、呼吸和意识相互配合。

 

     其中,放松和安静是关键。

 

◎练功后

      一般先静静地休息15分钟,方进行日常工作、学习、生活或思维活动。

 

来源:中医世家网(2007-11-13),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