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中医认识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是西医的病名,中医里面没有这个名称,但自古对“高血压”的症状有很多的描述,如眩晕、头痛、肝风等范畴。《黄帝内经》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是对高血压的最早认识。今天我们从中医的角度谈谈高血压~

 

 

      高血压或高血压病是现代医学名词,在中医古籍中并无此病名,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本病属于中医学“头痛”、“眩晕”等范畴,并与“心悸”、“胸痹”、“中风”等有一定关系。发病原因为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复加长期精神紧张,忧思恼怒或过嗜酒辣肥甘,而致心肝阳亢或肝肾阴虚,两者互为因果,并可发生化火动风、生痰等生理变化。一般早期偏于阳亢者多、中期多属阴虚阳亢,虚实错杂、后期多见阴虚,甚者阴伤及阳或以阳虚为主。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高血压病早期有头痛、头晕或头胀、耳鸣、心悸、失眠等,后期除上述症状外,还可累及心、脑、肾等脏器。根据其临床表现的症状体征基本上可归属于中医学的“眩晕”、“头痛”范畴。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由于情志失调、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复加长期精神紧张,忧思恼怒或过嗜酒辣肥甘,内伤虚损,而致心肝阳亢或肝肾阴虚,两者互为因果,并可发生化火动风,生痰等生理变化;其病位在肝肾,又可互为标本。

 

      1985年第5版《中医内科学》中将“眩晕”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和痰浊中阻4型;2003年最新版《中医内科学》在上述4型的基础上又加上瘀血阻窍证共分为5型;而1997年第6版《中医内科学》中将眩晕分为风阳上扰、肝火上炎、痰浊上蒙、气血亏虚、肝肾阴虚和瘀血阻窍6型。郑筱萸主编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高血压病辨证分为4型: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

 

医古文中对高血压的认识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厥阴之胜,耳鸣,头眩。”《素问·风论》据其病因而有“脑风”、“首风”之名。《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认为:“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认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类证治裁·眩晕》曰:“由肝胆乃风木之脏……震眩不定。”指出认为因虚致眩而眩晕与肝脏关系密切。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曰:“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曰:“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汉代张仲景对本病的认识有所发展,提出治疗眩晕从痰、从饮立论,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依据,开了因痰致眩及其治疗的先河。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风眩》首次提出“风眩”的病名及定义,夫风眩之病,起于心气不定,胸上蓄实,鼓有高风面热之所为也。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闷瞀,故谓之风眩。并提出风、热、痰致眩的观点。

 

      《丹溪心法·头眩》中指出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丹溪心法》认为头痛多因痰与火。

 

      叶天士认为:“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官敦阜之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何病之有?”这说明肝与其余4脏相互资生,其余4脏功能失调皆可致肝失所养而发病。由此可见高血压病的病位虽重在肝肾,但与其他3脏亦有密切联系。

 

      《素问·五脏生成篇》曰:“头痛巅疾……甚则入肾。”认为肾阴亏虚可导致头痛、眩晕。《普济方》认为:“气血俱虚,风邪伤于阳经,入于脑中,则令人头痛。”正如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头痛大法分内外之因》总结说:“头痛自内而致者,气血痰饮,五脏气郁之病,东垣论气虚、血虚、痰厥头痛之类是也。”

 

      通过以上文献可以知道高血压或高血压病是现代医学名词,在中医古藉中并无此病名。本病早期有头痛、头晕或头胀、耳鸣、心悸、失眠等,后期除上述症状外,还可累及心、脑、肾等脏器。根据其临床所表现的症状体征基本上可归属于中医学的“眩晕”、“头痛”范畴。

 

      高血压病的病机可归结于五脏气血阴阳失衡,脏腑间协调平衡关系破坏,在功能失调的基础上继发邪气产生,导致“风、火、痰、瘀、虚”的复杂病理变化。其病位在肝,同脾肾关系密切。病情多虚实夹杂,早期以实证或本虚标实为主,晚期以虚证为主。初期多表现为肝阳上亢或伴肝肾阴虚的证候,肝阳化火、化风,则表现为肝火肝风的证候。肝气犯脾,脾虚停湿或湿蕴化热,则表现为痰湿、痰热的证候。病及血脉,瘀滞不行便挟杂血瘀的证候。临床实际以肝火亢盛型和阴虚阳亢型为多见,因此治疗时主要以清肝泻火和平肝潜阳为法。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辨证分为4型。

 

◎肝火亢盛型

      主症:眩晕、头痛、急躁易怒。

      次症: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阴虚阳亢型

      主症:眩晕、头痛、腰酸、膝软、五心烦热。

      次症: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痰湿壅盛型

      主症:眩晕、头痛、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

      次症:心悸、失眠、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

 

◎阴阳两虚型

      主症:眩晕、头痛、腰酸、膝软、畏寒肢冷。

      次症:耳鸣、心悸、气短、夜尿频、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一般早期偏于阳亢者多,中期多属阴虚阳亢,虚实错杂,后期多见阴虚,甚者阴伤及阳或以阳虚为主。

 

结语

 

      高血压病为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其特点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高血压或高血压病是现代医学名词,在中医古籍中并无此病名。

 

      本病早期有头痛、头晕或头胀、耳鸣、心悸、失眠等,后期除上述症状外,还可累及心、脑、肾等脏器。根据其临床所表现的症状体征基本上可归属于中医学的“眩晕”、“头痛”范畴。其病位在肝,同脾肾关系密切。病情多虚实夹杂,早期以实证或本虚标实为主,晚期以虚证为主。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可以将本病分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和阴阳两虚型。临床实际以肝火亢盛型和阴虚阳亢型为多见。

 

|作者介绍|

李连景,天津中医药大学。

 

来源:天津中医药(2009-12),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