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东医案】肠澼 – 慢性结肠炎


 

张xx,女,26岁,工人医生。

 

【辨治经过】

 

初诊(1973年5月12日)

 

据述病史,过去患习惯性便秘多年,大便经常三、五天一次。从今年3月以来,发现大便有脓血粘液甚多,迄今未见减轻,但无里急后重感。经过直肠镜和乙状镜检查,可见粘膜充血水肿,未发现溃疡。但发现直肠瘜肉,摘除后便脓血粘液如前。钡剂灌肠摄片:结肠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大便化验:白细胞50~100,红细胞+,粘液++,时增时减。大便培养多次无细菌生长。曾口服各种抗菌素并用抗菌素、中药及激素灌肠2月余无显效,体重减轻十余斤,诊断为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

 

目前症状:大便每日1~2次,脓血粘液甚多,便行不畅。便前以腹胀为主,偶有腹鸣作痛,自觉神疲乏力,食少形瘦,动则心悸、烘热、汗出,口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濡细数。由于湿热蕴结肠中,脾胃运化失常,气滞则腹胀痛,伤营则便脓血,津少上承则舌红口干,湿热熏蒸则食少而苔黄腻。脉濡细为气阴已伤,数为里热,病情虚实夹杂,治法先以祛邪为主。拟用清化湿热,调气和营之法。

 

赤白芍各三钱,甘草一钱半,白头翁四钱,黄芩三钱,秦皮三钱,广木香一钱半,陈皮一钱半,金银花三钱,焦山查三钱,槐花三钱,地榆四钱,暑湿正气丸一钱(吞服)。七剂。

 

二诊(5月20日)

 

服药后每日大便一次(西药及灌肠均停止),脓血粘液略减,余症如前。

 

前方加孩儿参三钱。七剂。

 

三诊(5月27日)

 

大便脓血粘液减少,腹胀或痛减轻,便仍不畅,神疲形瘦,动则汗出,饮食甚少。舌质淡红,苔薄黄腻,脉濡细。脾胃不健,气血已亏,肠中湿热未清,气机失于宣畅。再拟健运脾胃,调补气血,清化湿热之法。

 

血常规检查:血色素11克%,红细胞368万,白细胞4200.

 

党参三钱,炒白术三钱,炙甘草一钱半,当归三钱,赤白芍各三钱,白头翁三钱,槐花三钱,炒地榆四钱,广木香一钱半,陈皮一钱半,焦山查三钱。七剂。

 

四诊(7月2日)

 

1个多月来,仍服前方,病情比较稳定(大便化验:粘液±,白细胞10~20,红细胞2~4)。近感疲劳,兼之饮食失调,腹胀或痛,大便每日1~2次,又不畅爽,粘液较多(大便化验:粘液++,白细胞100,红细胞10)。肠中湿热蕴伏日久,尚未清除,加之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病又反复。舌苔黄腻,脉濡数。今拟清热化湿解毒为主,用白头翁汤加味。

 

白头翁五钱,黄芩三钱,黄柏三钱,秦皮四钱,赤白芍各三钱,制苍术三钱,苦参片三钱,焦神曲三钱,焦山查三钱,香连丸二钱(分吞)。七剂。

 

五诊(7月8日)

 

近日更觉神疲乏力,汗出较多,大便1次,粘液减少。舌苔黄腻渐化,脉象濡细。正虚邪恋,肠中湿热未清。今拟扶正健脾为主,清化湿热佐之。

 

黄芪四钱,党参四钱,白术三钱,白芍三钱,炙甘草一钱半,广木香二钱,制香附三钱,秦皮四钱,败酱草四钱,淮小麦一两。七剂。

 

六诊(7月15日)

 

前方尚合。近日精神渐振,汗出已减,大便每日一次,粘液减少,胃纳略增。舌苔黄腻渐化,脉濡细。正气渐复,脾胃运化渐旺,肠中湿热渐得清除,病有向愈之机。仍予前法出入。

 

前方去淮小麦,加地锦草四钱。七剂。

 

后续

 

此后未来复诊。经过随访,据述已照常工作。在病情有反复时随服中药治疗,先用初诊方,病减后再按六诊方配服,大便正常时即停服。从1974年至今,偶有小发。平时大便色黄成形,每晨1次,无便秘现象。饮食如常,体重增加,精神愉快。

 

【按】

 

患者从1973年3月12日开始到某医院门诊,据当时病史记录:便秘已三年,近三月中大便带血,近一周来粘液为多,大便一周二次(常规检查:白细胞50~60,红细胞20,粘液+)。3月15日复诊:大便仍有粘液和红、白细胞,无腹痛,消瘦纳差(体检:腹平软,右下腹压痛明显,无明显块物,肠鸣音亢进)。以后又进行各种检查,诊断已较明确。

 

前用各种抗菌素口服及药物灌肠2月余未见效果,体重逐步下降,患者怀疑结肠有癌变,思想负担很重,情绪忧郁,病势更难控制。从5月12日来我院初诊开始,即停服西药及药物灌肠等治疗,单纯服用中药。

 

我们根据《素问·通评虚实论》有“肠澼”之名(概指肠中澼积而言),并有肠澼便血,肠澼下白沫,肠澼下脓血等记载,考虑到患者便脓血粘液的主要症状与以上记载相符合;再参《金匮要略·下利病脉证治篇》有“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的记载,进行辨证施治。“肠澼”和“下利”古代名臣有所不同,后世通称痢疾。经过前后六诊服药数十剂后,病情由重转轻,得到基本痊愈。在治疗过程中,抓住肠中湿热蕴结这个主要矛盾,采用白头翁汤、芍药甘草汤为主要方剂,配合木香、陈皮以理气和中,槐花、地榆以凉血止血。在脓血逐渐减少,出现气血亏耗,脾胃虚弱的时候,随机加入党参、白术、当归健脾养血以固其本,增强扶正抗邪的作用。在病情反复时,开始邪势较盛,重用清热化湿解毒之剂以治其标,防止病情加重。在病情得到控制时,出现正邪邪恋,就偏重于扶正,加重党参、黄芪之甘温,减轻白头翁、黄芩、黄柏之苦寒,并加入败酱草、地锦草等清肠热、化瘀浊之品。务使邪去正安,疗效得以巩固。近二年来,其病偶有小发,随服中药即愈。且饮食如常,面容红润,习惯性便秘亦得到改变,可见脾胃二肠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医家简介|

黄文东(1902-1981年),字蔚春。江苏省吴江人。幼承庭训,攻读古典经史,14岁考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受业于孟河名医丁甘仁先生门下,1921年以首届名列第一毕业于该校。毕业后,返回原籍震泽镇悬壶应世。1931年应丁济万(丁甘仁先生之长孙)院长的邀请,返母校(是年学校改名为上海中医学校)执教,并任教务长之职,当时年仅29岁。任职期间,还担任《本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妇科学》、《名著选辑》等教材编写及课堂教学。前后凡17载,直至1948年该校停办。执教期间,同时开业于上海武定路寓所。

 

建国后不久, 黄氏即主办上海市中医进修班、中医师资训练班。历任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科教研室主任、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主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1978年授教授职称。

 

黄氏著作颇多。建国前执教时主编的教材,已见上述。建国后撰有《丁氏学派的形成和学术上的成就》、《继承整理李东垣学说的体会》等论文20余篇。主编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教材和《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中国现代医学家丛书之一》。龙华医院整理出版了《黄文东医案》。

 

来源:摘自《黄文东医案》,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