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不仅仅有三伏贴,还有针刺疗法


       “冬病夏治”利用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客观条件,用特定的中药在特定的穴位上贴药,并配合针灸以治疗冬天容易发生或加重的一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三伏针灸是“冬治夏病”的特色疗法之一。三伏天自然界的阳气最旺,人体阳气也相应达到最佳状态。针灸借助三伏阳气强大的温通作用,可以将身体内的瘀滞通一通。

 

夏治三伏行针忙

 

       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一年中在天气最热的时候,应用针灸防病治病的疗法由来已久。早在《黄帝内经》时代,便对冬病夏治中的针灸疗法有详尽论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大致意思是,一年分四季,四季有阴阳之分,这是万物的本源。春夏季节宜调养体内的阳气,而到了秋冬季节滋养体内的阴精,以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

 

       “冬病夏治”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择时而治,选择在“三伏”节气,即气温最高、阳气旺盛之时进行治疗。此时,人体肌表毛孔开泄、经气旺盛,针灸治疗时较易激发经气,产生针感,从而提高疗效,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另一方面则是择病而治,狭义而言,“冬病”是指冬季易发作或加重,发病率高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咳嗽、冻疮等;广义而言,则包括虚证、寒证,如平素体虚、畏寒、容易反复感冒等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因寒、因冷而加重或诱发的其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症、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荨麻疹等,也很适合在三伏天进行治疗。

 

夏日针刺疗法知多少

 

◎温针疗法

       所谓温针疗法,最初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这是一种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方法,又被称为“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灸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到穴位,针尾再加艾草燃烧。温针疗法不仅能加强血气运行、疏通经络、驱除淤滞之邪,还能助气运行,起到温阳补益的作用。

 

       温针疗法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寒证、虚证,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慢性颈肩腰背疼痛、肌肤冷痛及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的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都能通过温针疗法得到改善。

 

◎隔物灸法

       除了温针疗法,隔物灸疗法也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所谓隔物灸,是指在施用灸法时,将艾炷隔着姜片、蒜片、食盐末,或在药品制成的薄饼上施灸。隔物灸疗法既有温通经络的作用,又能散寒之痛,最适合畏寒、反复感冒等寒性疾病的治疗。

 

◎穴位埋线疗法

       所谓穴位埋线疗法,是指用羊肠线等植入穴位,进而持久、柔和地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气血、治疗疾病的目的。它是一种长效针灸疗法,其机理是通过羊肠线在穴位内液化、吸收过程中产生刺激的信息和能量,并经过经络传入体内。这种疗法会形成持久而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冲动,并通过神经来调整脏腑机能状态。

 

       《黄帝内经·太素》中记载,“有寒痹等在分肉间者,留针经久,热气当集,此为补也。”这句话的大意就是,寒性脏腑疾病或寒性疼痛性疾病,适宜针刺后长时间进行留针,这样体内的热气便会聚集在经穴,具有补益作用。

 

       明代针灸大师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指出:“病滞则久留针”,说的就是针刺气至后,让其自然地留置穴内,不再运针,延时出针。临床研究表明,穴位埋线疗法适用于多系统疾病,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更好。

 

夏季针刺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与其他冬病夏治疗法一样,针刺的冬病夏治一般在夏季七月至九月进行,尤以三伏天为佳。“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合称。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

 

       针刺治疗每次约15至20分钟,一周两至三次,十次为一个疗程。病史较长或病程较为顽固的,可适当增加治疗次数。治疗后,患者应禁食生冷、肥甘、厚味、海鲜及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可将室内空调温度调得过低,一般治疗三四个小时后方可淋浴。

 

针刺还可解秋困

 

       立秋前后,人从透支能量的状态中调整过来,许多人会因为身体能量消耗过多,出现疲劳、困乏等状况,严重的更会影响正常生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困”。此时若进行针灸疗法,也可帮助人体调节精气及阴阳平衡,最终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生活中一些急性病症还需紧急应对,不要盲目追求冬病夏治而耽误时机。

 

|作者介绍|

李璟,上海中医大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

 

来源:解放日报(2011-8-30第013版),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