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男,74岁。
【辨治经过】
初诊(1985年2月28日)
主诉:有冠心病心绞痛史10年。近日胸痛动辄发作,面浮跗肿,气促。面红升火时作,并自觉胸中有气上冲咽喉,四肢欠温,口不渴。
诊查:舌红润,苔薄腻、中光剥,脉细。
辨证:心脏气阳不足,病久阳损及阴。
治法:治拟阴阳同调。
处方:熟附片6g(先煎) 炙生地15g 炙甘草9g 炒党参15g 生黄芪20g 全当归9g 麦冬12g 丹参15g 交泰丸3g(分吞) 生山楂15g 紫石英20g(先煎)。7帖。
二诊(3月7日)
升火减,面浮附肿亦瘥。行走稍促时仍有胸闷胸痛发作,然程度已减轻。脉虚细,舌红偏红,苔薄中剥。仍守前法出入。
前方去交泰丸,加小川黄连3g 肉桂1.5g 生蒲黄12g(包)。7帖。
|医家简介|
张伯臾(1901~1987年),别名湘涛,上海市川沙县人。早年从师于浦东三桥镇王文阶先生,1921年录取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毕业后回浦东家乡行医。1924年又承业于江南名医丁甘仁,并在仁济善堂任中医内科医师。1925年重返故里开业。建国后参加上海市邑庙区第一联合诊所,1956年进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曙光医院任内科医师,1978年任上海中医学院内科教授。
张氏从医60余年来,手不释卷,精研中医经典及各家著述,同时还勤习西医及文史诸子,以求他山之助。其仁心慈厚,悬念病家疾苦,为探索疾病治疗规律,勤求不怠。虽年届耄耋,仍坚持门诊、会诊,指导并参与临床科研,并热心教学,为国内培养了大批中年中医骨干。
张氏著述有《张伯臾医案》、“张伯臾教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经验”、“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等10余篇论文和医案医话。还主编了第五版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医内科学教材。
来源:中医世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