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失控、抑郁、狂躁……这种痛苦谁能懂?定要理气解郁,才得舒畅心情


      小编少不更事的时候,总觉得躁郁症或情绪失控的人很难理解、很脆弱。长大之后,才知道生活让那么多人变成惊弓之鸟,巨大的压力让心里绷紧的那根弦岌岌可危。情绪的失控,或者中医上说的“癫”,早就将阴影笼罩在我们身边。

      情绪带来的痛苦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有些人甚至无惧于身体的痛苦,却会被自己的精神摧毁。但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生理心理可以互相影响,中医有好办法来重新唤回平静的心情——

 

      癫病是由于情志所伤,或先天遗传,导致痰气郁结,蒙蔽心窍,或阴阳失调,精神失常,临床表现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喃喃自语,出言无序,喜静少动为特征的一种精神病。治以理气解郁,畅达神机为其大法。同时,移情易性不但是防病治病的需要,也是防止反复或意外发生的措施,这是治疗上又一个基本原则。

 

      癫病主要分为肝郁气滞、痰气郁结、心脾两虚和气阴两虚4个证型,分别以疏肝解郁,行气导滞;理气解郁,化痰醒神;健脾养心,调畅气机及益气养阴为主要治法。除药物治疗外,必须注重生活调摄、精神安慰及必要的安全护理。

 

【验案1  肝郁化火,内扰心神之癫病】 

 

      毛某,女,52岁。

 

2011年12月28日初诊

 

主诉:烦急,悲恸欲哭3个月。 

现病史:3个月前生气后烦急,不欲近人声,时悲哭不禁,甚至周身颤抖,后背凉,服安眠药方可入睡,体重下降10kg,汗出,大便干稀不调,矢气多,胃脘不适,2010年9月闭经,苔薄黄,舌下瘀(+++),脉沉弦。 

辨证:肝郁化火,内扰心神。 

治法:疏肝解郁,安神定志。 

处方:柴胡20g,枳实15g,赤芍15g,黄芩10g,法半夏10g,生鸡内金12g,郁金10g,生龙牡(各先煎)30g,合欢花15g,玫瑰花10g,厚朴12g,丹参15g,百合20g。12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

 

      自觉周身轻松,心情好转,停服安眠药可间断入睡,可与他人交流,大便尚调,舌苔薄白,舌下瘀(++),脉弦细。效不更方,继服20剂,电话随访患者悲哭未再发作,每夜可睡6小时左右,与他人正常交流。

 

按语:

 

      《素问·举痛论》有“百病皆生于气”之说,本患者因情绪波动后发病,肝气郁结化火,扰动心神则失眠,烦急,悲恸欲哭;肝郁脾虚则大便干稀不调;郁久瘀血化热,则舌苔薄黄,舌下瘀(+++)。治疗首先要疏调气机,四逆散恰为疏肝理气的基本方,柴胡积实一升一降,疏肝理气,调畅气机,郁久化热则用黄芩清热,配合法半夏又取小柴胡汤之意,疏调三焦气机,生龙骨、生牡蛎、合欢花以重镇安神,百合清心安神,郁久化瘀,则改赤芍、丹参凉血活血,郁金、玫瑰花加强疏肝理气之力,而甘草令人中满,不利于气机的调畅,故去甘草,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理气安神之功。

 

【验案2  积滞化热,上扰心神之癫病】

 

      郑某,女,39岁。

 

2011年12月30日初诊。

 

主诉:幻听幻视2个月。 

现病史:幻听幻视2个月。某医院诊为“兴奋状态”,有恐惧感,每日服安眠药入睡,纳差,大便干结难下,末次月经12月24日,经色红,无血块,无腹痛,微恶心,少痰,舌苔黄根厚,舌边齿痕(+),脉沉弦。 

辨证:积滞化热,上扰心神。 

治法:通腑泻浊,安神定志。 

处方:生大黄15g,枳实10g,厚朴15g,元明粉(冲)20g,柴胡25g,生龙牡(各先煎)30g,蒲黄炭10g,黄芩10g,法半夏10g,菊花10g,僵蚕10g,赤芍10g。12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

 

      药后幻听幻视减少,恐惧感减轻,头晕目涩,口渴欲饮,大便畅,日1~2次,食欲好转,眠差,入睡难,多梦,痰白。舌苔黄腻,脉弦滑。上方减黄芩,加胆星10g,陈皮10g,法半夏10g,继服7剂。

 

      以上方为主方,加减治疗月余,幻视幻听消失,改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病情缓解。

 

按语

 

      患者以幻听幻视为主症,西医诊为兴奋状态,予大量镇静西药口服,效不明显。本病属中医癫症范畴。患者大便干结,多日未下,舌苔根黄厚,脉弦沉,为肠燥腑实,患者素有宿食,充斥胃肠,郁久化热,腑热上冲,扰动心神所致,故以大承气汤为主方,加减柴胡龙骨牡蛎汤以祛除胃肠积滞,使邪有出路,并疏肝理气,重镇安神而奏效。

 

      关于大黄,《本经》言其有“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安和五脏”之功。吴又可又指出:“要知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然承气类属于泻下类,久用恐伤人正气,故中病即止,改以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收效。

 

温馨提示:文中病案和治法仅供参考。中医博大精深,一人一诊一方,万不可不加辨证而照方抓药。建议无法自我辨证的朋友先咨询靠谱中医师后,再行服药。

  


【延伸阅读】 

古人舞蹈的医学价值

作者:任宏丽,彭卫华

 

      古时谚语说“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意思是做事如果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诗经·卫风·氓》即有“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商贸记载。战国时的陶朱、猗顿及吕不韦都是闻名史册的因经商而致富的超级富豪,由此可知,商贸活动是古人的重要社会活动之一。作为古训的谚语将“舞”与“贾”对举,亦可见“舞”与“贾”一样,在先民的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因为配合音乐,所以舞蹈是有节律的,并且常常左右动作协调对称。我们今天观赏少数民族同胞的舞蹈,依稀可见古代的遗风。舞蹈一定是手脚并用、全身心投入的,观看的人快乐,跳舞的人更快乐。无论战争、和平,无论欢喜、忧伤,歌舞一番,所有的不幸可暂得消解,所有的幸福可延伸放大。舞蹈是最好的抒发情感的方式。现在许多少数民族还保留着以歌舞迎客的风俗:客人刚到村口,主人就载歌载舞地奉上米酒,真诚地欢迎,热烈地祝福。

 

      舞蹈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灵感,打开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其于舞者如此,于观舞者亦如此。被尊为“草圣”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就是因为常常观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于是“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舞蹈对创作的启迪激发,在此可见一斑。

 

 

      其实,古人的舞蹈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先民对于自然界及人类自身的认识有限,在大自然的威力和自身的生老病死面前常常觉得无助又无奈,于是将这一切归于冥冥之中神灵的安排。舞蹈一方面可以使大家团结起来,增强信心,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另一方面,作为祭祀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表达对神祇的礼敬,求得神的庇护。所以古人在各种节日、祭祀活动中,都明确规定应该奉上哪种舞蹈。《周礼·春官宗伯》说:“凡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这是文献对“舞”最早的区分。

 

      此外,从生命科学的角度讲,“舞”可以强化呼吸,稳定情绪,活血舒筋,对身体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舞”的轻身保健作用,当时以调摄呼吸为主的“导引”方法相当普遍。二十世纪中后期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中,绘有各种运动姿势的导引图就有四十多幅。从图画描绘的场景不难看出,许多导引的姿势在今天的民族舞中还在使用。从某种角度来说,导引图也可以说是古代的“舞”图。到了汉代,舞蹈导引疗法又得到进一步发展。三国时的名医华佗吸取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心得,创造了一套“五禽之戏”,即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姿势体态的保健体操。据说其弟子吴普做五禽戏,长年不断,“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后汉书·华佗列传》),这是古人以“舞”健身的成功范例。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今天,舞蹈作为一种全民运动的方式,从单纯的敬神、祈福活动成为融娱乐、健身、美体于一炉的新兴健康运动。许多情况下,人们可以用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纠正不良的习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比如对因久坐、姿势不良导致的颈椎病和腰椎病,大家不妨采用以下方法: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手上举,左右交替,重复三十次;再进行弯腰舒展的动作,用双手指尖去够脚尖,亦重复三十次。坚持此法锻炼一段时间,相信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编后语

      对于情绪失控、抑郁、狂躁等不同的表现,舞蹈可能是最好的调理方法。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多为50、60岁的中老年人,在跳舞健身的背后,未尝没有调理情绪、开放心胸的潜在述求,也可谓是移情易性,从而不但满足防病治病的需要,也防止反复或意外的发生。

 

      不过小编还是希望大妈们能在早上跳舞做运动,尽量避免晚上(尤其是冬季)的晚上外出跳舞,原因自然是顺应自然的生长化收藏。

 

|作者简介|

王文友,主任医师,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京城名医馆特聘专家,重量名老中医,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首批北京市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北京市双百工程指导老师,仲景书院仲景导师。师从于陈慎吾、王友虞、关幼波等名老中医学习治病应诊,遵循“百病生于气”“脾为后天之本”“肝病传脾”等古训,对《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医书颇有研究,以“诸病从肝脾论治”为知名品牌思想,用药轻灵,组方灵活,屡起沉疴,对肝胆、脾胃类疾病治疗和研究尤为突出。

 

任宏丽,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编学术专著3部,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中医药科普图书著作奖”一等奖、2010年度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度“全国中医药科普宣传金话筒奖”。2011年入选“全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在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担任访问学者一年。

 

彭卫华,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博士,现就职于上海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部哲学教研室。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哲学、中医人文教育,主持和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2项,参与编写教材3部。以“我思故我在”为人生信条,认为为师者应当以“激发生命力”为责任,也认为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应当在社会生活中有投入和担当。先后开设课程“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中国文化概论”“鲁迅其人其文”等,颇受学生好评。

 

来源:《王文友行医60年临床经验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文友主编)及《字缘中医》(任宏丽,彭卫华主编),转自“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公众号(ID:shutcmweixin)/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