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医案】失眠(2)


 

武某,男,31岁,首都机场病案号563。

 

初诊(1966年3月18日)

 

3年来失眠、身热、自汗,西医诊断为汽油中毒后遗症。每晚睡3~4个小时,常有头痛、头晕,口干思饮,大便先干后溏,一日2、3行,小便黄赤,舌苔白微膩,脉虚数。此湿热上扰,治以利湿清热,与猪苓汤加枣仁:

 

猪苓三钱,茯苓三钱,泽泻五钱,滑石五钱,阿胶三钱,酸枣仁八钱。

 

二诊(3月25日)

 

上药服六剂,眠好转,可睡4~5小时,头痛头晕也减,大便溏日1、2行,上方加苍术三钱。

 

三诊(4月1日)

 

睡眠基本如常,头痛已,有时头晕,他症已不明显,上方继服调理。

 

【按】

 

此是汽油中毒(铅中毒)引起的神经功能紊乱,因症状表现为少阴、太阴的并病,而呈猪苓汤方证,故用猪苓利水清热,与茯苓、泽泻、滑石为伍,协力利水,复用阿胶益阴润燥、酸枣仁收敛安神,故用于湿热上扰兼有阴血虚之不寐。

 

|医家简介|

胡希恕(1898—1984)又名胡禧绪,汉族,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 胡希恕青年时拜清末进士、名医王祥徵为师学习中医,于1919年参加沈阳市政公所中医考试,获取中医士证书并个体行医,后于1931年在北京个体行医,与陈慎吾、谢海洲等老中医办学,传播中医学术。1952年经北京市卫生局批准,开设北京私立中医学校。1958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内科学教授、附属东直门医院学术委员会顾问等职。

 

来源:360个人图书馆,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