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庆维:真正的中医没有得到弘扬和发展,中医是一个整体恒动观


关庆维,北京同仁堂名医馆馆长,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同时又是北京百名优秀技术工作者、同仁堂集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病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体全息医学会会员、孔子学院特聘中医药文化主讲嘉宾。

 

关先生如何看中医的传承?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r0958dzwmkr.html

 

中医的天人合一、形与神俱、阴阳中和

或破人类发展矛盾

 

实际上,中医药蕴含着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变革的认识与实践借鉴,蕴含着为人类存续与发展提供现代科学所不熟悉的另一层自然背景,以及扭转价值观、转变认识视角、认识方式与实践模式的借鉴。这不仅对当前中医、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更对整个人类有巨大意义。

 

中医药内涵中天人合一的认识视角、形神中和的价值观、以道驭术的实践方式,是造就中华民族健康存续发展,且历经数千年仍能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关键。这对于当前破解人类发展与生存可持续矛盾,具有方法论、世界观、价值观、存续与发展道路层面的借鉴意义。

 

中医不是治人的病,而是从治病的人着眼。这种立足于天人整体之中来实践人生的认识视角,对于当下现代人对身体健康与疾病的认知越来越局限于具体的可感可测量的实体改变的实践视角,是一种借鉴。中医药学认为 “天人合一”是生命存在的方式;认为人的健康出现问题、产生疾病,是“天人合一”的状态与机制出现了问题,是因为人生活的基本规律不符合自然之道。

 

中医倡导的是天人合一背景下的自然观。它所强调的尊重自然,是以启发人们自身内在本性,通过人自身本性与自然内在本性相呼应来实现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这才是中医所代表的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也才是未来人类与地球一体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文明模式的核心内涵。中医是采用各种技术手段辅助生命自然本性充分发挥,从自然与人在内在本性相呼应的深度实现人与自然的价值体系相吻合,以维持、恢复、提升、顺应“天人合一”,从而实现身体健康。所有中医药的技术、方法、产品,都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中医强调把生命主导权完全交给生命体自有的“生命之全气”。“生命之全气”,是指自然生命体所具有的、能灵动地自我调控、平衡的完善体系,是以生命个体与天人环境整体共同具有的、内在的、深深潜藏的、可以通过中华文化的实践方式激发出来的、形而上的自性为共同基础。此一基础,在佛学称谓自性,在中医则称“生命之全气”,《内经》称谓“得神者昌”之“得神”。人只有依赖生命本身具有的“自性”,才算把握到了人体机能调控的根本和关键,我们的生命才能实现在整体上基本不出现大的、足以影响整体生命生活问题的目的。

 

而中医对于“自性”本身具有的“中和”机制的发现,更让人类真正体会到生命体系洋溢着的活跃的生机是如何得以保障的。这是一种高度自治而又能充分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内在机制。所以,没有什么比把通过顺应、辅助自性的启发来实现自身机体功能的恢复与自我提升作为治理原则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理理念。

 

所以,中药不是治病的,是在自性的高度上顺着人体中和、得常的方向助力的。中医是用药性、食性对人生命自性的阴阳中和进行调节。它依据不同人的不同体质、不同生活方式,在不同季节、不同生活地域生活时形成的动态的证候,动态选择并组合药、食性味,提升人的自性活跃程度。

 

因而,中医对中药是从性味上来认识与实践的。中医是通过临床在特定证候的病人身上使用中药时,观察到病人整体生命的自性的改变才能对证组织方药格局,以此实现中医明理立法。以法统方,因方遣药的医疗模式,因此是“合象”。中医是在观察合象中认识中药的医疗效果与特点的。

 

通过中医实践

找回中华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

 

中医药近一百年来受西方哲学体系、科学意识体系影响,到今天可以说是面目全非。学中药的人学成化学家、物理学家,学中医的人成为诊病医学家。他们不再具有解读天、地、人整体动态证候的思维模式,不再能认识生命自性这一人与自然共通的自然背景,而是树立起静态的机械结构观、拆分论;对中药性味的理论与认识方法不能理解,而跌落到只能从化学作用原理去理解;对中药功能不能运用其在天地人自然动态整体环境中生长而发生性味功能的生成论来解,而执拗于成分构成论。中医药科研的价值取向也已经脱离了中华文化顺天应人、人以相天的中和导向。

 

现代科学是在可测量物质层面实践形成的知识结构,引领不了中医中药学的发展。中医中药学不是从可测量物质层面考虑问题的,它的节律观、性味观、中和观都不是现代科学所能构建的。

 

中医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站在天地人动态整体中看这个人,是从个体人与整体环境在自性上实现和谐共荣的高度,是从看他整个中和状态哪里出现了不中和的深度上认识生命。所以,在中医的视角,人受了病邪,其更深的背景是人跟天道的同步性差了。

 

比如,有的人一进空调房,就会流鼻涕、嗽嗓子。中医认为是身体卫气不足所导致的人体对环境的冷热变化适应性差,身体调控能力差。中医通过固卫气、散风、清肺等方式去激发、提升人体自性对自然环境寒热的适应能力,那些症状就会消失。有些人一见到阳光,皮肤就会出现红肿,这也是人的生命状态对自然不适应的表现。

 

中医要求起居有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命要符合自然规律运作,生命才不会受伤。早晨自然界处于太阳升起的状态,人体的阳气也相应地处于上升的状态,心率随之加速;而下午之后,心率随太阳落而下降;晚上太阳处于潜藏状态,人的阳气也与之相呼应处于潜藏状态。睡眠中的心跳一般每分钟只有四十几下。这些自然现象都在揭示着人的生命状态是呼应着自然界的状态的,是随着太阳周而复始的运动而相应地有节律变化的。这就是中医的生命节律观,这才是中医所说的“起居有常”的含义。所以,熬夜熬的不是夜,是生命,是健康;透支的是生命的元阳,是父母给我们的“能量包”。

 

本质上说,中医所有的学问都在形而上。以我个人的经验,临床实践越久,越觉得中医伟大,越觉得中医在维度上高于现代医学。中医临床实践以外的其他方式,都研究不了中医药。中医开方子也要一直随着自然人的动态变化而变化。以高血压为例,不同人所用的方子不一样;同一个人、同一个病,在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季节,处方也不相同。所以在中医看来,人病了,是主体之病,而不是客体之病。

 

从中医技术所依赖的文化内涵上说,现在的中医医疗机构已经少有真正的中医师了,许多戴着中医师帽子的,只要一谈方法论、价值观及中医的自然基础,或者一上临床实践,就会发现都成为分子生物学家了,他们的思维模式不对。

 

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正处于回归以中医为代表的自然背景、实践与认识方法及价值观的文化转型大潮中,国人要找回属于中国自己的文明模式与文化自信,中医中药实践是一条途径。而它也是我们给予世界与人类的贡献之一。

 

来源:“凤凰中医”公众号(ID:fenghuangzhongyi)/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