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孚(18):给草根中医一席之地


 

给草根中医一席之地

人民日报(20160715日)

 

降低民间中医执业门槛,不是保护落后,也不是给“伪中医”以可乘之机,而是保存民间濒临失传的中医药种子,兴废继绝。

 

浙江温州民间著名中医潘德孚日前去世。虽然他医术高超,却一直没有取得最低的执业助理中医师资格。根据《执业医师法》规定,他的诊所生前已被依法取缔。

 

潘德孚的经历,在民间中医里颇有代表性。自古以来,中医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傅带徒弟,口传身授。民间中医能够生存下来,大多是因为有一技之长。随着《执业医师法》的实施,当医生的门槛越来越高。民间中医虽然看得了病,却未必能考得上证,一纸执业证书挡住了他们的行医路。于是,有的被迫放弃行医,有的无奈流落海外,有的任由中医技法年久失传。国医大师邓铁涛曾痛心地说:“中医几千年来的宝贝丢失的太多了。”

 

中医是经验医学,大量的经典验方和独特技法至今仍藏在民间。民间中医的“草根”属性,正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已故国医大师朱良春说:“脏腑如能语,医者面如土。”目前,许多疑难杂症无法治愈,事实上,既生斯疾,必有斯药。不少有特效的治病方法,深埋民间千百年,一旦整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例,陈竺等科学家通过对中医宝库的发掘,开发全新疗法,其思路的源头恰恰来自民间。黑龙江一位中医用砒霜、轻粉(氯化亚汞)和蟾酥等治疗淋巴结核和癌症,随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张亭栋发现,合剂中只要有砒霜就有效,其他无治疗作用。后来的研究者最终捅破窗户纸,发现其治疗机理,让癌变细胞停止“疯长”,最终进入程序化凋亡,将不治之症变成可治之病。这一成就代表了该领域的世界最高研究水平,并成为国际公认标准疗法。

 

今天,中医教育以院校教育为主体,靠书本知识来传承,注重教材的现代化、语言的标准化,口传身授的中医师承体系日渐衰落。尽管有李可这样源自民间的中医从草根变成名家,但毕竟凤毛麟角。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是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如同生长在不同土壤里的种子,用统一的应试标准来衡量其成败,不利于优秀中医人才脱颖而出。

 

拯救民间中医,必须解决“准入难”。按现行中医执业资格规定,接受师承教育很难获得行医资格证书。有关部门在中医发展策略上,应该坚持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并存,实行分类管理,专门设立传统中医师,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可以申请参加传统中医师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的中医行医资质。同时,改革中医医疗执业人员资格准入、执业范围和执业管理制度,根据执业技能探索实行分类管理,对办中医诊所的人员依法实施备案制管理。

 

降低民间中医执业门槛,不是保护落后,也不是给“伪中医”以可乘之机,而是保存民间濒临失传的中医药种子,兴废继绝。据不完全统计,在农村边远地区,至少有15万名民间中医,其中不少人年事已高,如果再不进行抢救性保护,民间中医将薪火难续。期盼给民间中医一席之地,让中医瑰宝更好地造福人类。

 

作者:王君平

 

草根中医确需一席之地

中国医药报(20160802日)

 

近日,《人民日报》以题为《给草根中医一席之地》讲述浙江温州民间中医潘德孚去世,“虽然他医术高超,却一直没有取得最低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根据《执业医师法》规定,他的诊所生前已被依法取缔”。

 

从草根中医去世也没得到行医资质上的“名分”,折射出中医药行业师承制度存在缺陷。中医学是经验医学的结晶,而医学并非单纯的诊疗技术,还涵盖了人文、伦理、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一定要用“说出个所以然”的模式来论证草根中医的水平,必然会导致很多草根中医“哑口无言”。有的草根中医医理来自“口口相传”。一位关注民间中医的人士曾说,民间草医们虽然说不出理论,却能治好病。

 

正如某专业媒体曾经刊登过一篇《甘草的由来》的文章。据说古时候有位医术高明的老中医,外出看病时给弟子留下几包预先开好的药,以应付前来看病的人。但由于登门看病的人很多,留下的药很快用完了。弟子只好把院中的干柴切碎装成包冒充成药,这种干柴嚼起来有一种甜味。出乎意料的是,那些病人吃了带甜味的干柴,病都好了。老中医回来后喜出望外,大大表扬了弟子,并特地把这种干柴命名为甘草。从此,甘草入药并沿用至今。

 

面对形形色色的病患,草根中医们可以与患者打成一片,走进患者的内心,寻求发病原因,探索治疗方法。“甘草的由来”折射出中医药的魅力在于具有无数种“探寻结果”,道出中医药行业永远有创造医学奇迹的可能。青蒿素的发明过程、砒霜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研究等就是典型例子。

 

有学者认为,解决民间中医准入问题,应全面放开,任由市场决定,优胜劣汰。笔者不赞同这样的观点。人的思维都会伴随社会发展、环境改变而变化,没有约束的行业发展,同样容易走入死胡同。况且,这是与生命交往的职业,来不得半点马虎。如何寻找民间中医在准入与执业之间的“盲点”,成为民间中医发展的困境。

 

实际上,中医学离开民间传承,同样是不完整的。特别是一些濒临失传的民间中医诊疗技术、秘方等,一旦像恐龙一样从地球上消失,中医药发展或许就成了“开倒车”。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中医药传承依赖于中医药院校,结果导致培养出来的中医药学子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走出“闭门造车”的阴影。所以,笔者认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探索乡村中医担任客座讲师的发展思路值得赞赏。让“校承”与“师承”结合、“象牙塔”与“民间”相联,实现一人带动一片的方式发展。

 

笔者认为,真正给民间中医、草根中医一席之地的办法还是要完善师承制度,让民间热爱中医药、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人有路可走,有规范的准入竞争机制,有可靠的监督后盾,既要让真正的民间中医能够发展起来,又要让冒牌的民间中医无路可循。

 

作者:梅松政

 

 

老中医潘德孚 逝者永存

国际医药委员会(20160805日) 

第一健康报道总编辑李达刊文祭奠老中医潘德孚仙逝

 

惊闻82老叟潘德孚老中医于2016年6月14日21时在浙江省温州市家中仙逝,悲痛万分,情何以堪?

 

自第一健康报道出刊以来,接触、采访、拍摄的老中医自潘德孚始,先生和蔼可人,说话时而高声、时而细雨,喃喃的温州普通话略带京腔,谈起“人体生命医学”“人体自组织能力”等等信息生命科学,无论是熟人还是第一次见面,都是滔滔不绝;对于现实体制下的医疗体系,潘老总是以中华五千年文化历史观,评说近200年的现代医学模式,以循循善诱的方式述说叙事,再配上赠送每人一套的大部头著述,让听者捧着书、听其言,在佩服其博大精深的“学术理论”同时,更感念一位耋耄老者对“医学救人”的执著、严谨和童真。

 

“凡来客,皆为友,皆为挚友”成为了潘老一辈子的交友准则,也造就了潘老行医治病救人的信念由求索!

 

千言万语无已表述怀念先生离世之情,九剑作七律《潘德孚医》追怀老中医潘德孚,并为读者刊登潘老言录和九剑追随先生拍摄的图片,以示媒体人的追思——

 

仙人已逝笺飞鹤,魂魄两魅尚高德;

医医相伴孰是非,濯濯丰姿著学谦;

丝丝信念生命观,巍巍大爱德孚潘;

功德圆满载世间,求索探秘夙中原。

 

“人活一辈子,医生当了一辈子,有许多感悟,我们只是调整病人的生活平衡,让他自己好起来。我从小就去行医,行医了53年(2014年感悟),发现自己老了,我80岁了快要死了,我该怎么办?我就琢磨闭眼去吧,我不甘心,因此我就要找能接我接力棒的人。我不是神仙,我就是跟病人讲,病是你自己治好的不是我治好的,你如果不会好我怎么能治好,我又不是神仙,这里讲出一个道理:凡是伤害病人生命的自组织能力的方法,都是错误的,病人活着之所以不会死,战胜疾病是自己的能力,不是医生的药物,医生只能在日常中调理病人的生命指向,然后给他正确的指导,是这个疾病治好。我开的药方,都是(帮助病人)。”

——潘德孚说

 

 

来源:摘自《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没本领的医生》,主编:高浩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