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应用“肾主纳气”理论治疗咳喘


中医学认为肾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类证治裁·卷之二》指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本文对“肾主纳气”的含义原理进行了探讨,能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肾主纳气的内涵及其发生学思考

作者:陈慧娟、李载明

 

肾主纳气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这一理论,对于继承弘扬中医学遗产,指导疾病治疗有着重要价值。然而目前对肾主纳气的含义原理还存在着模糊认识,甚至有人提出肾主纳气既得不到临床支持,理论上又似是而非,应予以摒弃。有鉴于此,本文对肾主纳气的含义原理进行探讨,并从发生学角度分析其由来。

 

1、肾主纳气的含义

 

“纳”通“内”,收藏之意,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收受、闭藏“气”的生理作用。肾中所纳之“气”,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基础理论》释为“自然界清气”,亦有学者认为系指肺气,也有观点认为乃五脏六腑之精气。

 

一者自然界清气。人的呼吸运动,虽由肺所主,但必须依赖肾的摄纳作用,才能使吸入的清气下行,以保证呼吸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如果肾的摄纳作用减退,吸入的清气不能下纳,就会出现动辄气喘、呼多吸少等“不纳气”的表现。清代何梦瑶在《医碥》中对肾摄纳清气的作用作了精辟说明:“气根于肾,亦归于肾,故曰肾纳气,其息深深”。

 

二者肺气。清代名医张聿青在论及喘证病机时指出:“肺在上主气之出,肾在下主气之纳。惟下虚斯肾虚,不能仰吸肺气下行,气至中途,即行返出,此其所以为喘也”(《张聿青医案》)。他认为肺气下行有赖于肾的摄纳作用,肾虚摄纳失司不能吸纳肺气,使肺气下降不能则转而上逆,发为喘证。

 

三者五脏六腑之精气。肾为封藏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有学者指出,肾对精气的闭藏作用,即是肾主纳气功能的体现。通过肾对五脏六腑精气的下纳,以充养肾中精气,保持肾精充沛。

 

总括上述认识,笔者认为肾主纳气的“气”可从狭义、广义两方面理解。狭义之“气”系指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广义之“气”即元气。二者并无矛盾。

 

首先,肾化生的元气是呼吸运动的原动力。明代孙一奎指出:“呼吸者,即先天太极之动静,人一身之原气也”,“以是知呼吸者,根于原气,不可须臾离也”。揭示人的呼吸赖肾中元气的激发推动。近代张锡纯也指出,对呼吸有直接推动作用的宗气是由元气所派生。这样,肾精充足,元气充沛,则呼吸正常,深入调匀;若肾精不充,元气亏乏,呼吸失于鼓动,即难于保证一定的深度与节律,出现气短不续、动辄气喘等呼吸异常表现。

 

其次,呼吸运动,特别是吸气有助于充养元气。呼吸运动由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来协调完成。肺气下降,除吸入清气外,全身五脏六腑之精气也随之下行,闭藏于肾,充养元气。可见,从理论上而言,肾主纳气可视为摄纳呼吸之气、闭藏精气、化生元气等多种作用的集合,化生元气和摄纳呼吸之气二者相辅相成,构成肺肾共主呼吸的基础。

 

2、肾主纳气的原理

 

肺肾两脏解剖位置相隔较远,二者何以共主呼吸,其原理何在?对此,从古到今有多种解释,叙述如下。

 

2.1肺肾气机升降相因

 

中医学强调“人与天地相参”,把人视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古代“元气论”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结果。譬如,阴阳升降变生天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相交则万物有化生之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说明自然界存在着天地、上下交感的趋势。“人与天地相参”,因此可认为人体气机也有类似特点,即“位于上者,以下降为顺;拉于下者,以上升为和”。肺肾两脏,类似人体“天地”。肺位在上宜降,故吸入的清气须下纳于肾;肾位在下宜升,故肾中的精气须上济于肺。只有肺肾二脏气机升降相因,才能维持其功能协调。

 

如孙一奎在《医旨绪余》中指出:“呼在肺而吸在肾者,盖肺高肾下,犹天地也”。清代何梦瑶说:“肺司呼吸,气之出入于是乎主之,且气上升至肺而极,升极则降,由肺而降,故曰肺为气主。肾主纳气,故丹田为下之气海,肺为气主,故胸中为上气海。肾水为坎中之阳所蒸,则成气上腾至肺,所谓精化为气,地气上为云也,气归于肺,复化为水,肺布水精,下输膀胱,五经并行”。

 

2.2 肺肾两脏经脉相连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沟通的通道。《灵枢·本枢》指出:“少阴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灵枢·经脉》说:“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入肺中……是动则病……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明示肾通过经脉与肺相连,若肾有病变可通过经脉影响到肺,出现呼吸异常的表现。可见,肺肾两脏经脉相连,为其生理病理上的关系提供了结构基础。

 

2.3 肺肾两脏相互滋生

 

肺属金,肾属水,按照五行相生规律,肺金能够滋生肾水而肾水作为五脏阴阳之本,对肺金也有滋养作用。诚如明代赵献可所说:“世人皆说金生水,而余独曰水生金。盖肺气夜卧则归藏于肾水之中,肾中火炎则金为火刑而不能归,无火则水冷金寒亦不能归……或壮水之主,或益火之源,金自水中生矣。”明确指出不仅金能生水,水亦可生金,二者的关系可表述为“金水相生”。

 

“金水相生”小而言之,概括了肺肾阴液相互滋生的关系;大而言之,则概括了肺肾间生理上的密切关系,表现在:肺肾共主呼吸,肺肾共主水液,肺肾阴液相互滋生等。若一脏失调,久则必累及另一脏,终致肺肾同病。如喘证初病在肺,痰多喘满,形气壅实,久则病及于肾,渐至气短不续,呼多吸少。即是金不生水,肺肾同病。

 

2.4肾具潜藏之性

 

肾性潜藏,主藏先后天之精。《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的潜藏特性决定了肾具有将五脏六腑之精收受摄纳的作用。肾主纳气即是这一特性的具体体现。《医学入门》在谈及肾主纳气时提到:“肾有两枚……纳气,收血,化精,为封藏之本。

 

2.5 现代医学肺肾关系

 

结合肾脏、肺脏生理,有人用现代医学理论对肾主纳气进行解释。认为肾不纳气机制可能在于以下几方面。

 

其一,气体交换的形式呈弥散状态,即气体由压力高处流向压力低处。由于肺泡氧分压远高于组织氧分压,肾脏作为组织器官,因此肺泡气可经血液循环流至压力较低的肾脏,由此说明肾脏有参与呼吸作用的可能性。

 

其二,肺脏对循环中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缓激肤等具有代谢作用。这些物质均可在肾脏中产生,并由肺肾两脏通过不同激活、灭活机制,有效地对体内血管舒缩及水盐代谢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机制一旦发生紊乱,即出现水肿、心悸、气喘等症状。

 

其三,肾脏与肺在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清除废物维持内环境稳定中关系极为密切。正常情况下,体内酸性代谢产物借助缓冲系统及肺肾的调节不断排出。肺脏通过二氧化碳排出量的增减,控制体内碳酸浓度;肾脏通过对碳酸氢盐的重吸收和对H+的排泄及泌氨作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当肾脏受损,尿中NH4+排出减少,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肺脏将代偿性地呼吸加深加快。而当肺病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二氧化碳潴留时,肾脏就发挥强大的代偿作用以纠正高碳酸血症。

 

上述观点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肺肾共主呼吸及肾主纳气提供了参考。

 

3、肾主纳气的发生学思考

 

肾主纳气是中医学特有的理论,其形成与中医学独特的认识方法思维方式有密切关系。笔者尝试从发生学角度对这一理论的由来进行分析。

 

3.1“肾主纳气”基于长期实践而产生

 

临床观察、经验积累是其形成的主要认识来源,以药测证是这一理论得以提炼总结的重要手段。早在《黄帝内经》就注意到呼吸异常与肾有关,《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藏…主卧与喘也”及《素问·经脉别论》“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皆证实了这一点。东汉张仲景以肾气丸主治肾阳不足、水饮上泛所致的短气微饮,开创了补肾治喘之先河。

 

南宋杨士赢进一步认识到“肾虚不能收气归元”是喘证形成的病机,治疗上主张“凡咳嗽暴重,动引百骸,自觉气从脐下逆奔而上者,此肾虚不能收气归元也,当以补骨脂、安肾丸主之,勿徒从事于宁肺”。他从理论上对肺肾共主呼吸予以明确阐释,提出“肺出气也,肾纳气也,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藏”。为后世以“肾不纳气”解释咳喘病机及采用补肾法治疗喘咳病证提供了重要启示。

 

就临床观察所见,肾与喘证的发生确有密切关系。很多喘证患者,幼年发病,至发育期,随着肾气渐充,疾病可自愈。而与其相反的是,很多慢性咳嗽病例,在老年肾气渐衰时,易于发生喘证。足见喘证的发生转归与肾中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也提示肾虚不能纳气是喘证发病的内在因素。通过补肾调节体质,可对喘证的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当今中医工作者根据“肺肾共主呼吸”、“肾主纳气”理论,将补肾法用于慢性喘咳的治疗。主张缓解期通过补肾健脾益肺来改善体质,预防喘证发作;发作期除祛邪外,仍酌加少量补肾药物以图固本祛邪,经临床验证,疗效较为满意。现代研究也证实,补肾药物确能多环节多途径调整喘证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改善其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由此达到预防减轻或中止哮喘季节性发作的目的。

 

3.2 肾主纳气的形成可能受到古代导引术的启发

 

古之“导引”即今之气功。它作为养生保健的手段之一,已有悠久的历史。

 

气功修炼时,讲究丹田呼吸(即腹式呼吸),认为在入境状态,呼吸的支点不在肺而在丹田。气息出入完全由丹田的开合所控制,与肺的舒缩无关。此时,习练者可体会到气息经口鼻直出直入于丹田,中间并无阻碍,似乎肺已不再舒缩、不再活动,它的工作完全由丹田所替代。若从呼吸出入与丹田开合的运动中体验,丹田部位实际上就是腹部膨胀后向内回缩时,四周的力向内最集中的一点,此时可感知呼吸操作的中心就是丹田。

 

丹田位于脐下小腹,即道家所谓“下丹田”。道家理论认为它是人体聚气贮气的部位,也是元精、元气、元神所居之所。通过导引使气归纳于丹田,有助于修炼精气神,特别是充养元气,对养生保健大有裨益,故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

 

笔者由此推测,古代医学家可能正是通过导引过程中丹田呼吸的体验,联想到呼吸宜深入清气宜下行,才能使呼吸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达到充养元气的目的。由于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精元气,和道家对丹田的认识较为相似,由此联想到人体五脏当中对呼吸发挥主导作用的是肾,继而衍生了“肾主纳气”的观点。

 

》》编后语

足少阴肾经的循行指出,肾经在肾脏部直行的经脉是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隔,进入肺中,沿喉咙挟于舌根部的,而其肺部支脉则从肺部出来,联络心脏,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因此从经络看,肾与肺有一定的联系,临床中肾经的胸部穴位也常用来治疗咳嗽、气喘、胸痛、胸胁胀满等病。

 

来源:本文摘自山东中医杂志,陈慧娟,李载明,2006年2月。转自“享泰极”公众号(ID:zzsxyyjslm),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