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孚(67):医学的正路与错道


潘德孚(1935–2016),民间知名老中医,执业中医师,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特聘高级顾问,“天下无癌论”的最早提出者。

本文摘自《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没本领的医生》,主编:高浩宇该书是潘老所有的文章集锦,经授权连载。

(全文约1.5万字,阅读约40分钟)

 

医学的正路与错道

潘德孚生命医学(20150115日)

 

(一)医学的正路与错道

 

世界卫生组织(WHO)21世纪的报告说,要把对疾病的研究,转向对健康的研究。我认为,对疾病的研究是指对疾病的病名的研究。现在病名这么多,有几十万种,再研究下去,不是条路了;现代医学在身体上寻找疾病,把身体分成一块一块,于是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专家。这些专家,还随着市场的需要,随时可以变化。今天是肾病专家,明天说他是男科专家、妇科专家、生殖系统专家、不孕不育专家、性病专家、前列腺专家、泌尿道专家、糖尿病专家……而且,光是一个妇科,还可以分出子宫颈专科、宫外孕专科、子宫囊肿专科、盆腔专科、卵巢专科、输卵管专科……现在专家满天飞,老百姓却反映看病误诊率高、疗效不好,这是什么道理?答案:都是废品专家、市场专家、赚钱专家!这种研究疾病的方向,错了,才会使它的路越走越窄。世卫组织号召转向健康的研究,是指对生命的研究,因为,是生命需要健康,不是身体需要健康。这才是医学研究的正路。

 

西医根据病名治病,研究得了什么病,才能治疗。这种方法,现在经100多年的实践证明,行不通了。为什么行不通?答案:此方法古人有个成语叫“刻舟求剑”。固定一个病名,给以规定的药物,有的一用上就数月数年,甚至直到死亡。这种做法,忽视了疾病的动态性。因为,生命是动态的,疾病也是动态。

 

就以西医自己的研究:很多疾病都是微生物侵犯人体所致的这种说法,微生物也不会固定不变。今天你用这种抗菌素,明天可能就用不上,因为,微生物不会等待你杀灭而绝种。它变得用什么抗菌素都杀灭不了的细菌。因此,不管用确定病灶的方法给出病名,或者是用病因(细菌名)的方法给出病名,都无法改变这种刻舟求剑的愚蠢本质。从青霉素时代开始,西方医学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至今还没有返回。其实,这个情况,细菌学的创始人巴斯德却已经发现了。他说:“细菌算什么?环境才是一切。”但,西方医学要走的是市场之路,只要有利于市场的才会被接受。于是,细菌致病论被接受并被无限地扩大;而环境致病论被冷落了。

 

现在许多人到医院看病,几乎都要问得的是什么病。这说明,病名创造了陷阱,它已经成功地骗了无数的人。因为,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简单,认为越简单就越科学。人们把现代西医学,叫做“科学医学”。可是,人们并不知道,现代科学与现代医学,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码子事。

 

现代科学寻求物质的微分规律,现在已经从原子到夸克了;现代医学应该是寻求的是生命的整体规律,生命却不能从身体的微分中寻到规律。生命不是物质,而是一个整体,无论哪一部分,都与整体构成密切的联系,相互影响。从微菌的生命到人的生命,无论什么活着的生命都是整体,都无法微分。现在我们按物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生命的规律,来给医学治疗定框框、划等号,已力不从心。看《大百科全书》,就知道生物学界至今还拿不出生命的定义。单从物质的角度来研究,已经走入了死胡同。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因为,与市场结合了。

 

(二)与市场结合使西医治疗学走上不归之路

 

西医学是从西方来的。西方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医学要靠市场得到发展。因此就会被市场所操纵,结果现在发现,制药公司操纵了医学研究。凡是有利于制药公司利益的,他们就会支持这种研究;凡是不利于制药公司利益的,他们就得不到支持。这才使得医学研究的方向出了问题,医学的性质起了变化:医学不是为健康服务,而是为利润服务了。

 

医学性质的变化,使西方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医生罢工,死亡率降低。西方现在面对这个怪现象,却找不到出路。道理何在?是因为西方没有中医。中医的根在中国,中国的文化培育了中医。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个农业国,一直没有市场对医学的干预。因此,中医学才会是纯正的医学,才会顺利地在中国发展。

 

由于20世纪的2次世界大战,使西医的外科技术得到迅速发展。1890年,英国伦敦建立了细菌学,西医利用细菌学建立了他们的病因学说。这种病因学说对防疫卫生有很大的好处,同时也使外科手术的成功率大幅度提高。因它无视生命自身在疾病中的作用,被市场所控制,导致整个西方的医学治疗学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这里有说不出的原因。现在我把它揭开来说明白,就是因为市场干预了医学。我认为,西方医学应称之为市场医学。

 

(三)市场是要钱不要命的,医学是要命不要钱的

 

医生治病,目的只有一个:把病人治好,与病人有钱没钱无关。因此,我国自古以来,医生治病从不先讲要多少钱,因为,这不是治病的目的;病人拿药或付治疗费是不讲价钱的,因为生命无价钱可讲。以上两个故事表明,医学与市场的道德完全不一样。市场与医学却都是社会的需要。没有市场,社会的经济不能发展;没有医学,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得不到保障。如果医生把治病的目的看成是为了钱,病人就有倾家荡产之危,还要赔上性命。

 

医学与市场一结合,就变成了怪物。因为医学是要命不要钱的,所以,有人倾家荡产,砸锅卖铁也要去治病。市场是要钱不要命的,所以,有人亏本破产后,就去跳楼,投江。医学与市场结合的结果是医学丧失了它的本性,变成了怪物。这样的怪物,在20世纪这100年中,尽管变换花样,仍然改变不了它的本性。这才有美国、以色列、加拿大的医生罢工,死亡率降低的现象出现。如果说,医学追求的是维护生命的健康,那么,医生罢工,死亡率减少又是怎么一回事?这只能证明,西方医学所表现的是市场本质,而不是医学本质。

 

(四)医学的道德与市场的道德

 

中医医生在碰到疑难病人后,为了把病人治好,负责治疗的医生向其他疗法的医生探索治病的方法,应该说是很正常的。用别人的知识和能力,填补自己的不足。这是医生的职业道德。为什么美国的传统医学会反会认为是不道德的?这次的北京论坛,我才想通了其中的道理。原来美国的传统西医,是与市场结合的医学,应称之为市场医学。市场的道德与医学的道德完全相反。这里有两个故事:

 

故事一:

 

明代有一个穷汉,家无斗米,以贩盐为生。一次,途中遇到了捕役,盐被捕役夺去。穷汉绝了生计之路,异常气愤,顿时呕血数升,跪在钱同文医生面前,请求给予治疗。钱同文医生知道病是由失财气愤而起,暗地里将半锭白金混在药中。患者到家,打开药包煎药之时,发现有半锭白金,他想着可能是钱医生误包到药里去了,就将白金退还钱医生。钱医生说:“我哪里有金子?即使我有金子给你,也要明白告诉你,不会这样不明不白地给你的!”患者心想,既然不是钱医生的金子,可能是老天有眼,赐予我的生活本钱,心中很是高兴。由于心情舒畅,怒逆之肝气得以平降。服药之后,病就痊愈了。(李珍:《歧黄用意》161页,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故事二:

 

深秋某日凌晨4:00左右,某市内一骑自行车的军官被一辆大卡车挂倒在地,剧痛使他动弹不得,当他稍缓过气来时,发现大卡车已逃之夭夭。过了10分钟,一位骑三轮车的老工人见状,即上前连拉带抱将他和自行车扶上了三轮车,急速送到市医院候诊室。……值班医生过来问:“你怎么啦?”军官紧闭着眼睛,有气无力地回答:“被大卡车……撞了……”值班医生又问:“带钱了吗?”军官摇摇头,随后费力地说:“我是现役军人,能报销……”话音未落,昏了过去,医生去打电话,先打给当地驻军,总机回答没有军官外出,又打给军分区,总机没有人值班,医生没有回候诊室,拐进一屋子睡觉去了。黎明时分,在这个清冷的候诊室里,军官终于慢慢地闭上了眼睛。(《生命的困惑——临床生命伦理学导论》73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以上的两个故事,很清楚地说明中医与西医在医学道德上所遵循的观念完全不同。中医:为了病人健康,可以贴钱治病;西医:不缴钱就别想治病,要死,与我无关。这种思想,同时进入了医学研究,例如癌症治疗用化疗、放疗化疗、放疗都能致癌,即使无药,医学家们怎么可以用它来治癌呢?用致癌的方法来治癌,岂不自相矛盾?

 

(五)西医做的与医学目的相反

 

西医在美国称为传统医学,也就是说,它在美国是占统治地位的。它在美国治疗的表现怎样。据调查统计,死在医院里的人中,有四分之一,是死于错误治疗与错误用药的。

 

这种统计仍有一个问题未说清楚,那就是所有的西药都有副作用,而且,因副作用而产生的疾病,也许比原来所治疗的疾病更为危险,更为无药可治。

 

另一个是治疗方法的“副作用”,归纳西医的治疗方法,不外于五种:

 

一是对抗疗法(也就是消炎法),它的“副作用”是除破坏人体自身的微生态外,还给大自然制造出许多稀奇古怪的致病的新菌种;

二是压制疗法(也就是退热、止痛、降压、降糖、降脂等),除制造长期病人外,还给病人增加新的疾病;

三是切除病灶疗法,这是把疾病的结果看作疾病的原因,结果是制造出无数残疾的人群,促进了死亡;

四是免疫疗法,降低了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制造了许多疑难怪症;

五是营养疗法。当人们还不理解生命的自组织能力的时候,过分渲染营养的治病作用,就容易造成营养中毒。曾经一度宣传的各种维生素,是如何地补益人的身体,最后发现了各种维生素中毒。这是一个市场给医学的信号,它告诉我们,市场不会对医学做好事。中医早就提出警告:“太过则不及。”西医却没有这样的哲学背景。

 

大多数美国人民已经看到,西医学不是在帮助生命与健康,而是走与医学目的相反的道路。那些反中医的人,是否也是在想,中医也应该走西医这样的道路?

 

(六)医学不能排他,只能包容

 

历史不是停滞不前的。它在前进的同时,也在展现与证明我们说的话、研究的问题对不对。美国的西医,由于没有解决治疗的问题,在西医统治的时期中,产生了很多替代性医疗方法和机构。这些替代性医疗机构的费用,开始是病人必须自掏腰包,不能向保险公司报销的。1998年经哈佛医学院调查,美国人用于正规医院的费用,也就是能报销的费用,已经低于去替代性医疗机构的费用。也就是说,50%以上的美国人,愿意自掏腰包去治病,而不愿意去不要自己出钱的正规医院里看病了。于是在1998年,克林顿政府下令认为,人民有维护健康状况的权利。老百姓去替代性医疗机构治疗的费用,逐渐可以报销了。这种现实情况预示,西医在走下坡路,这个路还刚刚开始。

 

中医在日本,有1000年的历史,西医进入后,日本就立法取缔中医。如果医学是为了病人,为了治疗,那么任何治疗方法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不能包治百病。为了生命,医学就应该容纳所有的治疗方法。

 

在中国,民谚说:“一味单方,气死名医”。也就是说,即使最有本事的医生,常常会让一个病弄得很尴尬,想尽办法,毫无结果,后来却被一味单方治好了。至于这“单方”,可能是一味草药、一种疗法、一句话语、一个主意……医生治疗的目的是为把病治好,不管是采用什么方法都应该容纳,这才是正道。这也说明中医学具有包容性。中国的中医就在2500年之前的2500年之内把这些疗法统统溶在一起,因而产生了《黄帝内经》这部伟大的医学理论著作。(其中的《灵枢》所解释的经络、穴位,展现中华民族对生命的研究和理解,以及对疾病的具体治疗方法。《灵枢》展现的尽管只有一种治疗方法,但已足以说明生命的非物质性,或者,我们可称之为生命的信息特性。)再看现代西方所新产生的所有自然疗法,都已经在中医学中得到反映,并已经系统化了。

 

(七)排他是西医学走上不归之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从现代西医发展的历史来看,排他是很厉害的,从不容纳异己。1846年美国成立传统西医学会,“该学会成立的目的是要与顺势疗法宣战。原因是顺势疗法医学会日渐强大,投奔顺势疗法医学会的传统医生日渐增多。”“在1855年美国传统西医学会订立新的职业法规,明确规定:‘传统西医医生与顺势疗法医生接触、讨论会病人的病历或向顺势疗法医生咨询有关病人的治疗方法都一律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一经发现,立即被医学会开除会籍。”被开除会籍的医生,便无资格行医,因此,“至1950年,美国原有的22家顺势疗法医学院不是被迫关闭便是被改为西医医学院。而顺势疗法的医生也只剩下100多名,而且大部分年龄都在50岁以上。传统西医学会经过了100多年的‘学派清洗’终于成功地将顺势疗法赶尽杀绝。”这里也反映出我国为什么有少数人声嘶力竭地呼喊立法取缔中医的道理了。

 

19世纪中期,细菌学还没有诞生,人们对细菌导致疾病还没有认识,也可以说,传统西医学的治疗水平还很低的时候,西医就展现出它市场的本性。市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的本性是为了钱,可以不顾死活的竞争。因此,出现了垄断。垄断是市场竞争走向极端化,也会对社会造成不利,所以,美国才制订反垄断的法案。西医学受市场的操纵,这才有美国的传统医学上演了与顺势疗法宣战、日本立法取缔中医、中国呼吁立法取缔中医的丑剧。作为这些丑剧的背景是,“19世纪90年代细菌学和物理、化学的大发展,给美国传统西医帮了大忙: 19世纪末期的工业革命使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为了解决生活或追求物质享受而增加了工作时间,对治疗的要求从原来的根本治疗改为效率治疗所致。当时传统西药厂所制造的止痛片、消炎药等新药能在短时间内将患者的症状暂时‘消除’,给患者一种可迅速‘恢复健康’的错觉。”由于上述的这两种内外原因,几乎将顺势疗法赶尽杀绝。

 

(八)评价医学的好坏应该是临床疗效

 

医学是实践的科学。评价医学的标准应该是临床疗效。中医在中国称为传统医学。中医有5000年的历史,临床疗效卓著;西方行西医,西医在美国也称为传统医学。西医只有几百年的历史。1799年,美国总统华盛顿得病,一天被放血四次,结果贫血而亡。连总统也会因误治而亡的医学,还有什么科学之可言?1799年离现在只有210年,西医的治疗方法却还是那么原始。即使说,那是200年前的事了,100年后,西医学发展了多少,我们可以看法国科学院院长、伟大的医师和生理学家弗朗科伊斯·马根迪教授的话:

 

“如果连一个可以遵循的正确的生理原则都没有,那么我们就不再奇怪自己需要行医成功的可悲心理了。无论这会多么痛苦地刺伤我们的虚荣心,我都要毫不迟疑地宣布:我们完全忽视了引起疾病的生理障碍的实质,以致不会考虑可能产生更好疗效的方法。我们应把病人交给大自然去治疗,可实际上,我们经常是硬着头皮去行医,根本不知道自己行医的原因和合理性;我们正面临一个巨大的危险:行医加速了病人的死亡。

 

先生们,医学是一个高明的骗子。我知道它叫作科学,它确实叫作科学!它是无与伦比的科学。医生若不是骗子就是经验主义者。我们的无知依然如故。在世界上有谁通晓与医学有关的知识?!先生们,你们来这里听我的讲演,我感到莫大荣幸,因此,我必须坦率地告诉大家,首先,我对世界上的医学一无所知,我也不知道有谁真正通晓医学……再重复一遍,无人通晓任何医学知识……

 

本着正确的态度,我们正在搜集事实。鉴于此,我可以断言,在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积累的事宜可能帮助我们的后代建构起一种医学科学。谁能告诉我如何治好头痛或痛风或心脏病?无人能告诉我。噢,你说医生治好了病人。我同意病人被治好了,但是他们是如何被治好的呢?先生们,大自然治好了很多人,想像也治好了许多人;而医生呢,即使没有造成损害,也只能治好极少数人。”

 

这说明,从华盛顿到马根迪这100年间,西医学并没有多少进步;从马根迪再到现在,西医学对“头痛、痛风、心脏病、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骨质疏松、经前综合征、哮喘、感冒、疱疹和艾滋病……至今仍然都是不治之症。”(《现代医疗批判》132页)也就是说,在治疗效果上,西医仍然没有任何进步。在日本,西医进入后,日本立法取缔中医100年。这100年西方科学进步不少,但西医在日本的治疗效果,据报导“治愈率停留在1/5左右” ,没任何进步。

 

现在的误诊,依他们自己的统计,仍有50%。误治有多少?可想而知。然而,西医在中国,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却把中医几乎压得所剩无几了。道理何在?就在于中国的文化界的大老爷们既不了解中医,也不了解西医。中医是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的精华,它维护中华民族的生命和健康,立下了汗马功劳,就因为西医进入中国的短短的100年间,被我们自己糟蹋殆尽。

 

中医在日本,已经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由于西医的进入,中医被日本立法取缔。但是,100年的西医独占,却显示了它高度的不成熟性。根据100年的临床实践统计,它的治愈率停留在1/5左右,没有任何提高。如果当时不取缔中医,也许西医还可以滥竽充数。而日本人已经尝到中医的治愈率的甜头,因此才会为中医平反。

 

医学的好坏,科学或不科学,是通过治疗体现出来的。现在我们讨论它,不从治疗的好坏来说它的好坏,却拿什么科学不科学来说它的好坏,是不是离题了?有位教授说:“中医在中国生根,在日本开花,在美国结果。”既然中医在中国生根,为什么在中国开不了花,结不了果?因为,有极少数人在借题发挥,在损害自己的民族文化,巴不得把中医赶尽杀绝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九)现在一些人说中医是伪科学的目的

 

现在很多人(包括学习或研究西医的专家和医生)不理解是生命生病不是身体生病这个很简单的道理。既然是生命生病,那么医学研究的关键是生命,而不是身体。中医在2500年之前,由于社会和谐的需要,已经把生命研究了个透,这才产生了《黄帝内经》。中华民族历代医学家们遵循《内经》所述,在张仲景奠定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的诊疗方法后,这1800多年来,中医临床家们在自己的行医实践中,不断地丰富中华医学,著述浩如烟海。现在却有极少数人,为了出名得利,数典忘祖,竟然利用某些滥污的语言攻击中医,叫嚷“中医是伪科学”、“中医理论是最大的伪科学”之类的滥调。虽然数量不多,但作用不小。因为,在这个时候,西医在美国正在走下坡路,有很多的西药被禁用,医药集团就打在中国生产销售的主意。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有从美国培养出来的“最好”的专家,同时,这些专家又掌握着中国医疗卫生管理的权力。因此,只要把中医排斥出医疗阵地,中国就能成为最好的、最有前途的西药市场。

 

(十)医学发展的方向

 

笔者45年从事中医临床,同时从事医学研究。在临床中,笔者发现,许多西医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用中医中药却很快痊愈;许多西医认为是要做手术的,用中医中药却可避免肢体被无辜切割,以致造成肢体的伤口或残缺;许多西医久治不愈的,用中医中药有可能很快霍然。至今为止,感冒在西方仍然是不治之症,在中国却是小事一桩。这究竟是什么道理?答案:皆在于中医学是生命的医学,西医学只是躯体的医学。因为它只是躯体医学,就不能知道是生命生病而不是躯体生病;病灶只是疾病的结果而不是疾病的原因。因为不知道这两个根本的道理。因此,他们所有的关于疾病的学说和研究,都是从假说中来。

 

作为科学,先有假说未为不可,是对是错要凭实践检验。现代实践对西医检验的结果,美国人宁可自掏钱,不要报销找替代性医疗机构看病的事实,已经作出证明。有无报销是一种政府政策的医学导向,老百姓的选择是证明这个导向的对错。1998年克林顿政府下令认为人民有维护自己健康的权利,也就是认为人民有自己选择医疗机构治疗疾病的权利。这证明,过去规定只有正规医院可以报销的政策是错误的,必须纠正。

 

中医在美国,本来不受重视,中医师行医,曾经因违法受到起诉。但是,现在的情况完全改观,受到欢迎了。文末附一则消息,供读者们参考。

 

中医在美国行医,从被起诉的违法医疗,到成为替代性医疗,现在又被承认为是整体医学,承认中医“有完整理论和实践体系、与对抗疗法(传统疗法)独立或平行发展而来的,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承背景,它们具有一些共有的元素,如相信机体有自愈能力、治疗可涉及应用意念、机体和精神的一些方法等”。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

 

一是中医在美国已经与正统的“对抗疗法”已经平起平坐。这个时候,中国却有一些人在呼吁立法取缔中医,认为中医是伪科学,带头呼吁者还有中国科学院士。

 

二是当凤凰卫视播出何斌辉念力医学的讲座时,中国有人大肆攻击何斌辉是骗子,叫嚷者仍然是说中医是伪科学的那一批人。但是,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文件可以看出,何斌辉的念力医学在美国有一定的疗效,因此,已合法化。也就是说,美国人相信意念能治疗疾病。

 

美国旧金山的劳伦斯·E。巴德利博士在其著作《生存选择》和《爱滋病自然康复疗法》中说:

 

T4白血球数量与心理注意中心密切相关。我的一个病人,没有任何病症,他去另一位医生那里做艾滋病检测,结果呈阳性,但T4白血球计数是494,属于正常水平;得知自己的抗体呈阳性后,他便陷入了抑郁和恐惧的困境中。一周后,因焦虑不安,他又回到了同一位医生那里,检查了T4,白血球计数。在没有任何其他病症影响的情况下,一周的抑郁就使他的T4白血球计数减少了50%以上,他的白血球计数只剩下了234。

 

心理和身体的密切关系,促使我们去探讨艾滋流行病的实质。艾滋病检测呈阳的病人免疫系统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医生说他们会因患上艾滋病死去,这并非牵强附会。脑是一个巨大的免疫系统腺,它产生希望、嘉悦和乐观主义,以便应付恐惧和抑郁的心理态度。

 

问题是,因为被医生“安排”去死,所以不知多少病人要因此失去宝贵的生命。观察发现:若医生告诉病人患上绝症,他们就是在“安排”病人去死。因此,有人指控这些医生犯了渎职罪。

 

以上巴德利博士以实例说明了意念对疾病治疗的影响,那些在临床时告诉病人得了不治之症的医生应该被指控犯“渎职罪”。值得我们思考的是:

 

一、西医的医生并不知道意识活动对疾病治疗的影响,因此,他们在行医时犯了禁忌,犯了渎职罪。如果有这么多的医生会犯渎职罪,这当然不是医生的问题,而是医学教育的问题。也就是说,医学教育隐瞒了意念会加重病情的这个事实,没有告诫医生临床时使用语言的禁忌,使许多医生轻言不治之症,导致病人疾病的加重。

 

二、西医医生知道意识活动对疾病治疗的影响,但是,他们如果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无能,有意触犯禁忌,这是医生本人的道德问题。

 

三、现代医学不重视医学道德,使许多医生缺乏医疗道德的教育,造成许多医生在临床时渎职。

 

四、现代医学是为市场服务的,它需要的是推销药物,如果把这个问题捅出去,影响药物的销售,因此,故意忽略这种教育。

 

许多癌症患者,在查出是癌症后,医生和家属都十分忌讳病人知道。道理何在?就在于患者知道后使病情恶化。这说明,说得了艾滋病或癌症必死无疑,不是医生的问题,而是医学的问题。那么,艾滋病或癌症是否必死,就是考验这个医学说得准不准。说得准,证明这个医学的科学性强;说不准,证明这个医学的科学性不强,或者是伪科学。这个答案还是让读者自己来做。

 

我认为,美国人对中医的认识,虽然已有提高,但是还不够。我认为,中医在美国一定会迅速超越西医,其情况不可预计。因为,美国人是很讲实际的。美国的医学界,产生了一些异教徒,他们已经发觉现代西医,已经对人民的健康存在着严重的威胁,奋而起立鼓与呼,不断揭露现代西医的危险。这些异教徒越聚越多,是因为受其害者越来越多。其原因在于西方医学一起始就受到市场的控制。因此这种医学应称之为市场医学。而中医学,则是纯医学。纯医学与市场医学是对立的,不可融合的。

 

纯医学只能产生于我国是因为我国一直是个小农经济社会,广大农民过着穷苦的生活。古代先贤学习医学,行医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纯是为治疗疾病,周济穷苦。这才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行医济世”、“家无百亩不言医”之说。根据上说立志行医者,就是我国纯中医产生与发展的基石。纯医学的特点有二:

 

一是如上所说的医学研究和行医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为病人的生命和健康;

二是医生治病自始至终是个人对病人负责到底,也就是说,医学应该是个体行医,而不是集体行医。这样才有经验的积累,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理论。在这种正确的理论指导下,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医,才是纯中医。

 

现在的纯中医很少,中医又需要手把手地带教,它如何能配合当前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而迅速发展呢?这是个教育问题,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不需要我们担心。

(全文完)

 

【附件】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6月29日

 

2007年2月27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新发布了一项与中医药密切相关的指导性文件草案:《补充和替代医学产品及FDA管理指南》草案(Guidance of Industry on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Products and Their Regulation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Draft)。这是FDA继2004年6月发布《植物药产品指南》之后的又一新的文件,顺应了近年来美国国内补充和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AM)医疗实践快速发展的现状,表明FDA对中医药理念及治疗功能的接受程度有所提高,显示出FDA在新药开发问题上有了较积极、务实的态度。该草案的发布,也与当前强调循征医学、患者安全和照护质量的呼声密不可分,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消费者、医生、医疗服务人员、保险公司和州立法部门的欢迎。

 

草案就发布指南的原因、补充和替代医学CAM的含义、FDA管理涉及的CAM产品、FDA适用于CAM产品的管辖权限等内容进行了阐释。与以往内容相比,该草案的一个重大调整是对补充和替代医学(又称另类医学)涵盖的内容进行重新划分,将替代医学体系(Alternative Medical Systems)从CAM中分离出去,称为“整体医学体系”(Whole Medical Systems)。传统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与阿育吠陀印度草药医学(Ayurvedic medicine)都隶属这一范畴。草案明确说明将替代医学体系从CAM中分离出去并称为整体医学体系的原因。美国国家补充和替代医学中心(NCCAM)及FDA认为,替代医学体系的应用实践与CAM产品中的其它四类(基于生物学的疗法、精神与机体互动医学、推拿按摩疗法和能量或调节气的疗法)不同,借用NCCAM的定义,整体医学体系是“有完整理论和实践体系、与对抗疗法(传统疗法)独立或平行发展而来”的,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承背景,它们具有一些共有的元素,如相信机体有自愈能力、治疗可涉及应用意念、机体和精神的一些方法等,例如传统中医药和印度草药医学。从草案内容可以看出,FDA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传统中医药学与美国传统医学(即西方医学)一样,是一门有着完整理论和实践体系的独立的科学体系,而不仅仅是对主流医学(西方医学)的一个补充,表明FDA开始接受美国以外其它国家传统医学用药的经验和数据,显示出未来中医药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更多可能性和可操作性。从替代医学体系称谓的变化上也可以看出FDA态度的这种转变,相较过去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不过,草案沿袭了FDA一贯的灵活、客观、谨慎的态度,强调尽管整体医学体系本身可能不受《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Federal Food,Drug,and Cosmetic Act)和《公共卫生服务法案》(Public Health Service Act)的规范,FDA仍可能对作为整体医学体系组成部分而使用的产品视其性质和用途进行管理。

 

尽管如此,草案中对传统中医药的某些规定未全面考虑传统中医药学中蕴涵的文化、传统和哲学元素,似乎仍不适用于中药。中药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植物药是中药的主要形式。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中药产品多以食品、膳食补充剂、化妆品形式存在。根据《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201(g)(1)(B)条款的规定,如果植物产品旨在用于诊断、缓解、治疗、治愈或预防疾病,该产品就是药品;根据201(p)(1)条款的规定,该植物产品还有可能被认为是一种新药,除非它“被具有科学培训和经历资质、能够判断药物安全性和疗效的专家广泛认同且在标签处方、推荐或建议使用的情况下是安全、有效的”。若被视为新药则需进行售前调研并向FDA提出申请,获得批文后方可上市。按照该草案,同一种草药产品,例如按CAM涵盖的范畴来说属于“基于生物学疗法”的产品,未来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身份:一种可能是因其治疗用途而被视为“药物”,第二种可能则是被视为“新药”。可以看出,中药的身份仍不明确,因此可能并未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中草药在美国进行药品申请的难度。

 

对中草药来说,对其一两种有效组分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物的疗效进行验证并不能作为新药开发的惟一道路,且对不少由多种草药组成的复方来说,这种研究开发的方法在现阶段也存在难度。首要问题是中草药的化学问题,其它如药理、毒理、临床研究等方面也存在因文化传统和医学体系理念不同而产生的问题。对中药来说,其优势在于复方用药,“霰弹”式多靶点治疗疾病。中药复方中包含多种植物,每种植物中包含成百上千的化合物,临床用药前经过煎煮,成百上千的化合物间会发生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进入体内后这些化合物之间可能还会发生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或协同或拮抗)。在现有条件下,试图仅以一种或少数几种提取物取代整个复方难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且,即便是单味中药,运用现行的植物药临床试验标准验证其有效性也是非常困难的。解决上述问题可能是有些人穷其一生才能完成的工作。为什么不参考一下FDA植物药评审小组负责人Shaw T. Chen的话呢?“替代性药品能够治病的事例是如此之多,人们必须拿出新的验证办法,不能只围着一个小分子式打转转”。无论如何,几个分子式很难代表中药(尤其是中药复方)整体。对中药的动物药、矿物药来说,FDA或许可以在消除毒副作用、医学伦理、动物福利和保护、生态保护等问题上的分歧与认识差异的同时,尝试从整体医学的角度进行考虑。按照整体医学的理论,有机体是一个由成千上万生物大分子和小分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某些动物药所含的化学成分与人体中的某些物质非常相似,可直接改善或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有利于恢复或保持生物体内分子网络的生理平衡,因此可能具有独特疗效。如临床有一定疗效的蟾酥(治疗肿瘤)。

 

目前,化学新药的研究因其开发费用、周期问题面临很大困难,申报的新的化学实体也越来越少,传统的“银弹头”研发形式的局限性日益显露,借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或细胞组学研究达到开发新药的实践应用,估计还要走相当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因此,从具有几个世纪的人类应用经验的草药中开发新药显然是一种可行的途径。中药在亚洲已有五千多年临床实践的历史,是日本、南韩等国传统医学的源头,很多传统中药复方、草药以及在中国及其它国家有较长应用历史的中成药的安全性和疗效明确且可靠,不少西方临床的最新“发现”在中国其实是普通的“常识”。如果不能使这些疗效和安全性确切的药物很好地为人类服务,则不啻为一种资源的浪费,也是对人类健康的一种不负责任。FDA在考虑中药类产品申报的时候,或许可以联想到中医药的特点和中医几个世纪的临床数据,尝试走中国的道路。

 

第一个植物药Veregen(编者注:即“茶多酚”)在美国申报的成功给中草药制药工业带来了想象的空间,而FDA此次《指南》草案的发布也为中药的研发、推广带来助力。希望在不是很远的将来,我们可以看到有中药品种作为药品纳入美国各州医疗保险体系,发挥其应有的治疗功能,不再是只能在超市销售的健康食品、茶剂或佐食品,被排除在美国药房之外。对于中国的制药企业来说,将中草药作为药品开发进入美国市场是一种前景理想的选择,但也不应过于神话美国的标准,还是应将中医现代化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建立合理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规范企业行为,提供出疗效确凿、物质基础明确、剂型科学的中药,用事实说话。

 

此外,FDA对中医药态度的转变,可能将相应有助于针灸、中医按摩等中医疗法和相关产品、从业人员在美国法律地位的好转。

 

【附件(繁体中文)】

 

2007年2月27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新發佈了一項與中醫藥密切相關的指導性文件草案:《補充和替代醫學產品及FDA管理指南》草案(Guidance of Industry on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Products and Their Regulation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Draft)。這是FDA繼2004年6月發佈《植物藥產品指南》之後的又一新的文件,順應了近年來美國國內補充和替代醫學(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AM)醫療實踐快速發展的現狀,表明FDA對中醫藥理念及治療功能的接受程度有所提高,顯示出FDA在新藥開發問題上有了較積極、務實的態度。該草案的發佈,也與當前強調循徵醫學、患者安全和照護品質的呼聲密不可分,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模式,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消費者、醫生、醫療服務人員、保險公司和州立法部門的歡迎。

 

草案就發佈指南的原因、補充和替代醫學CAM的含義、FDA管理涉及的CAM產品、FDA適用於CAM產品的管轄許可權等內容進行了闡釋。與以往內容相比,該草案的一個重大調整是對補充和替代醫學(又稱另類醫學)涵蓋的內容進行重新劃分,將替代醫學體系(Alternative Medical Systems)從CAM中分離出去,稱為“整體醫學體系”(Whole Medical Systems)。傳統中醫藥(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與阿育吠陀印度草藥醫學(Ayurvedic medicine)都隸屬這一范疇。草案明確說明將替代醫學體系從CAM中分離出去並稱為整體醫學體系的原因。美國國家補充和替代醫學中心(NCCAM)及FDA認為,替代醫學體系的應用實踐與CAM產品中的其他四類(基於生物學的療法、精神與機體互動醫學、推拿按摩療法和能量或調節氣的療法)不同,借用NCCAM的定義,整體醫學體系是“有完整理論和實踐體系、與對抗療法(傳統療法)獨立或平行發展而來”的,有著獨特的文化傳承背景,它們具有一些共有的元素,如相信機體有自愈能力、治療可涉及應用意念、機體和精神的一些方法等,例如傳統中醫藥和印度草藥醫學。從草案內容可以看出,FDA在一定程度上認同傳統中醫藥學與美國傳統醫學(即西方醫學)一樣,是一門有著完整理論和實踐體系的獨立的科學體系,而不僅僅是對主流醫學(西方醫學)的一個補充,表明FDA開始接受美國以外其他國家傳統醫學用藥的經驗和數據,顯示出未來中醫藥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更多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從替代醫學體系稱謂的變化上也可以看出FDA態度的這種轉變,相較過去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不過,草案沿襲了FDA一貫的靈活、客觀、謹慎的態度,強調儘管整體醫學體系本身可能不受《聯邦食品、藥品和化粧品法案》(Federal Food,Drug,and Cosmetic Act)和《公共衛生服務法案》(Public Health Service Act)的規範,FDA仍可能對作為整體醫學體系組成部分而使用的產品視其性質和用途進行管理。

 

儘管如此,草案中對傳統中醫藥的某些規定未全面考量傳統中醫藥學中蘊涵的文化、傳統和哲學元素,似乎仍不適用於中藥。中藥主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植物藥是中藥的主要形式。目前在美國上市的中藥產品多以食品、膳食補充劑、化粧品形式存在。根據《聯邦食品、藥品和化粧品法案》201(g)(1)(B)條款的規定,如果植物產品旨在用於診斷、緩解、治療、治愈或預防疾病,該產品就是藥品;根據201(p)(1)條款的規定,該植物產品還有可能被認為是一種新藥,除非它“被具有科學培訓和經歷資質、能夠判斷藥物安全性和療效的專家廣泛認同且在標簽處方、推薦或建議使用的情況下是安全、有效的”。若被視為新藥則需進行售前調研並向FDA提出申請,獲得批文後方可上市。按照該草案,同一種草藥產品,例如按CAM涵蓋的範疇來說屬於“基於生物學療法”的產品,未來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身份:一種可能是因其治療用途而被視為“藥物”,第二種可能則是被視為“新藥”。可以看出,中藥的身份仍不明確,因此可能並未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中草藥在美國進行藥品申請的難度。

 

對中草藥來說,對其一兩種有效組分進行提取並對提取物的療效進行驗證並不能作為新藥開發的惟一道路,且對不少由多種草藥組成的復方來說,這種研究開發的方法在現階段也存在難度。首要問題是中草藥的化學問題,其他如藥理、毒理、臨床研究等方面也存在因文化傳統和醫學體系理念不同而產生的問題。對中藥來說,其優勢在於復方用藥,“霰彈”式多靶點治療疾病。中藥復方中包含多種植物,每種植物中包含成百上千的化合物,臨床用藥前經過煎煮,成百上千的化合物間會發生非常複雜的相互作用,進入體內後這些化合物之間可能還會發生錯綜複雜的相互作用(或協同或拮抗)。在現有條件下,試圖僅以一種或少數幾種提取物取代整個復方難免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且,即便是單味中藥,運用現行的植物藥臨床試驗標準驗證其有效性也是非常困難的。解決上述問題可能是有些人窮其一生才能完成的工作。為什麼不參考一下FDA植物藥評審小組負責人Shaw T. Chen的話呢?“替代性藥品能夠治病的事例是如此之多,人們必須拿出新的驗證辦法,不能只圍著一個小分子式打轉轉”。無論如何,幾個分子式很難代表中藥(尤其是中藥復方)整體。對中藥的動物藥、礦物藥來說,FDA或許可以在消除毒副作用、醫學倫理、動物福利和保護、生態保護等問題上的分歧與認識差異的同時,嘗試從整體醫學的角度進行考慮。按照整體醫學的理論,有機體是一個由成千上萬生物大分子和小分子相互作用形成的複雜系統,某些動物藥所含的化學成分與人體中的某些物質非常相似,可直接改善或調節人體的生理功能,有利於恢復或保持生物體內分子網路的生理平衡,因此可能具有獨特療效。如臨床有一定療效的蟾酥(治療腫瘤)。

 

目前,化學新藥的研究因其開發費用、週期問題面臨很大困難,申報的新的化學實體也越來越少,傳統的“銀彈頭”研發形式的局限性日益顯露,借助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或細胞組學研究達到開發新藥的實踐應用,估計還要走相當漫長而曲折的道路。因此,從具有幾個世紀的人類應用經驗的草藥中開發新藥顯然是一種可行的途徑。中藥在亞洲已有五千多年臨床實踐的歷史,是日本、南韓等國傳統醫學的源頭,很多傳統中藥復方、草藥以及在中國及其他國家有較長應用歷史的中成藥的安全性和療效明確且可靠,不少西方臨床的最新“發現”在中國其實是普通的“常識”。如果不能使這些療效和安全性確切的藥物很好地為人類服務,則不啻為一種資源的浪費,也是對人類健康的一種不負責任。FDA在考慮中藥類產品申報的時候,或許可以聯想到中醫藥的特點和中醫幾個世紀的臨床數據,嘗試走中國的道路。

 

第一個植物藥Veregen(编者注:即“茶多酚”)在美國申報的成功給中草藥制藥工業帶來了想像的空間,而FDA此次《指南》草案的發佈也為中藥的研發、推廣帶來助力。希望在不是很遠的將來,我們可以看到有中藥品種作為藥品納入美國各州醫療保險體系,發揮其應有的治療功能,不再是只能在超市銷售的健康食品、茶劑或佐食品,被排除在美國藥房之外。對於中國的制藥企業來說,將中草藥作為藥品開發進入美國市場是一種前景理想的選擇,但也不應過於神話美國的標準,還是應將中醫現代化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建立合理的法律和規章制度,規範企業行為,提供出療效確鑿、物質基礎明確、劑型科學的中藥,用事實說話。

 

此外,FDA對中醫藥態度的轉變,可能將相應有助於針灸、中醫按摩等中醫療法和相關產品、從業人員在美國法律地位的好轉。(來源:中國中醫藥報2007年6月29日) 

 

来源:摘自《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没本领的医生》,主编:高浩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