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孚(1935–2016),民间知名老中医,执业中医师,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特聘高级顾问,“天下无癌论”的最早提出者。
本文摘自《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没本领的医生》,主编:高浩宇。该书是潘老所有的文章集锦,经授权连载。 |
建议将良医的多少作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优劣的标尺
搜狐博客(2009年08月25日)
优秀的中医师就像艺术家,除了医学基础,还需要悟性。
庸医一辈子都是庸医,永远不会变成良医,因为他缺乏的是良医的那种悟性。
柏杨先生有个笑话说,一位姓张的医生父亲死于格食病。这种病就是现在讲的咽喉癌或食道癌。张医生当然很悲伤,决心研究治疗此病的方法。于是他整天盯着他父亲的尸体,一连数日不合眼。某天他看见父亲的嘴里爬出了一些虫儿,大喜,以为自己这下子可发现了格食病的病因。于是,他将这些虫抓了起来,试用了很多种毒杀方法。最后他试用砒霜,那些虫儿竟然化成了一团水。他觉得自己已经成了治格食病的专家,于是大做广告。
某天,一人登门求治。他说:“这容易。”即给处砒霜半斤。病人怀疑,问:“这药能治好吗?”答:“愿以性命担保。”病人服药后一命呜呼。张医生顺理成章被判了死刑。可是那时候只行绞刑。行刑前,按惯例死刑犯在狱里都要饱餐一顿。平时在狱里吃不饱的犯人,这时候当然痛痛快快大吃特吃。那天有很多大盗与张医生一起行刑,张医生排在最后。轮到张医生的时候,恰好皇帝下了圣旨,废除绞刑,死刑犯一律改为杀头。因此,先于张医生处死后的尸体,都要重新砍下头颅。几个小时下来,原来躺着的尸体个个腹胀如鼓,砍下头来尸体立即瘪了。刽子手砍完后,走到张医生面前,举刀要砍。张医生说:“慢着!我有一张方子先记下来。”刽子手停了停,张医生赶紧写道:“杀头可治鼓胀病。”
这个笑话告诉了我们,庸医之所以永远是庸医,根本问题是思想方法——没悟性。庸医并非不想尽力而为把病治好,只是能力有限,力不从心。他也想研究问题,找出治病的方法,却是浆糊脑筋,一动就走错路。
良医治病,药到病除靠的是悟性;药到病不能除是因为知识局限。我国许多名中医带研究生,很多人中途“退伍”,为什么?因为,名医并不是能治所有的疾病。而慕名求治的病人却都是诸医束手,久治不效的疑难杂病。这就造成了名医的治愈率低的问题。研究生由于年纪轻,临床经验少,不知治病之难,见老师的治愈率低,不认真思考原因,才会中途“退伍”。
是人,总会有知识局限的,不能苛求。决定是不是良医,除了治病的能力之外,重要的是要看他有没有尽力而为。
这个世界,为什么庸医特多?医之道,在于悟。悟之难,不仅靠他的天赋,还要看他怎么学和学什么。知识无尽,学以致用。可是有许多人,看他在学,也学了很多,结果就好比拿着榔头当锄头,学了却不会用。
学术的道理也一样。有的人很有成就,有的人一无所成。成就多的人,是因为他的天赋加上他所学的东西,恰恰适合于他所研究的。这样的机会就好像摸彩票得了头奖,机率很少。医学中的未知数很多,已知的却不多。人们能学到的很有限,学不到的、无法学的却极其多!医生以有限的学识,施用于无限的未知,因此,世界上良医少而庸医多。
庸医多而良医少,人们生病求医就有似于摸彩——输多赢少。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学一点医学的知识,虽不能做医生,但至少可以当标尺,用之选择医生,减少失误。因为健康是人生第一大事。误了健康,一生痛苦。
我写上面这些,不是为讥笑人。小时候读哲学,不理解“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现在想想,中医是在一边行医一边学习中成长起来的,都要经过感性认识这个阶段,而且,需要不断总结,才能进入理性认识这个阶段。在感性认识这个阶段的中医师,开出来的药方,就是庸医的药方,其中有治中的,也有治不中的。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医术才慢慢提高起来。如果做中医不以病人为师,不知道从每次临床中提高自己,就永远是个庸医。
人,不可能都是天才,不可能都“生而知之”,都是“学而知之”的。每个做中医的,都会有做庸医的阶段。就我所知,年轻的中医师,真正成为良医的,仍极少数。
图安逸是人的本性。行医赚钱日子过得去了,太太平平没有竞争,没有督促,混日子的人就会居多。很少有人想通过艰苦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所以,如果我们的社会,需要一大批良医,就必须建立奖励、鞭策的机制。
如何建立奖励、鞭策的机制,那是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的问题,不是我应讲的范围。不过,我建议,一个社会良医的增加或减少,可以作为这个阶段中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优劣的标尺。
来源:摘自《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没本领的医生》,主编:高浩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