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医人,我们是不是真的有中医信心了?


今天是开学日,又一批新生步入校园开始学习、生活,中医药大学同样迎来了一批大一新生。他们是否能在大学的学习中树立起对中医的信心,进而自觉在临床中运用中医理念呢?董洪涛老师的这篇文章可谓振聋发聩。

 

中医需要自信,这个自信是中医人成就明医的基础。离开了自信,中医人必将偏离正道,堕入歧途。

​​

有信才能有愿,然后才会去行。信是根本,若没有信,则大厦崩塌,何来的愿与行?!

 

 

考上了中医药大学,我们就开始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这是建立对中医的信心的开始。

 

《中医基础理论》不难,若你能产生信心,那么,学起来还是很简单的,只需要记住里面的理论即可。可以说,《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的入门课程。能否进入中医之门,就看能不能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而产生信心了。

 

可若是不信,那么,《中医基础理论》非常不好学。你会时时在心里产生抵牾,产生各种不能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勉强背诵几段条文,通过了期末考试,就一定算是入了中医的门了吗?

 

今时的学校教育是,只要《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过关,那就意味着对中医有信心了。那就可以继续读书了,一直到大学五年毕业。虽然每科考试都过关了,那么,我们是不是真的达到了一定的中医境界了呢?

 

根本不是!目前中医药大学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在入学之初专门为学生开一门关于如何建立中医自信心的课。《中医基础理论》不是,因为它偏于理论学习,而不是信心建立。

 

对中医没有自信,之后的大学五年根本就是浪费时间,甚至会培养出一些中医的“掘墓人”来。这未免可悲之极。可惜的是,学校教育至今仍未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还在稀里糊涂地培养了根本没有中医自信的中医人。

 

 

当我们大学毕业,走上了临床。我们临床磨砺了多年,成了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甚至到达主任医师,我们就能对中医产生自信了吗?

 

没有,还是没有!我见过太多的中医人,已经拥有了中医的高级职称,但对中医仍是不信。

 

如果我们没有对经典的敬畏,没有深入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感恩祖宗的恩德,没有从深入理解“天人合一”和“取类比象”理念,没有“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命”的原动力,那么虽然我们拿到了中医医师证,那也只是一个假的中医,并没有真正地相信中医。

 

 

何为真正的中医人?

 

佛法里讲:皈依是佛法的根本。那么,对于中医人来说中,皈依圣贤也是中医的根本。皈依看起来是很简单,只要考入中医药大学即算是皈依了。却不知,这只是形式上的,真正皈依的应该是自己的心。心能皈依中医,这才算是到达了中医的门口。

 

有了对中医的信心,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而且,要不忘初心,我们在学习中医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坚持中医自信。从始至终,不管外界有何种观点影响,都要对中医有信心,并且坚持到底,不离不弃。

 

只有这样,才算的上是真正的中医人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中医人是纯中医的。他的临床理念全都是纯中医的,绝不会用现代医学的线性思维。当然,作为纯中医,并非不会看片子,不会看化验单,纯中医人也要学习现代医学知识,但是学了能为我所用,进而提高纯中医理念和素养。

 

我致力于做一个真正的中医人,一个临床上应用纯中医理念的中医人。我在临床治病时,所用的“天人合一”、“取类比象”、“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形神兼顾”……皆是纯中医理念,皆源于《内经》。

 

 

不少人学习中医,认为知道几个药方,知道哪个病用哪个药方,就算是中医了。岂不知,这是庸中医的思维方法。

 

中医强调一人一方,一证一方,而不是一病一方。拿现代医学的疾病来套用中医的药方,这根本就是南辕北辙,无怪乎越用效果越差,对中医越没有信心。最终,用着用着,就慢慢抛弃了中医,变成了挂中医招牌,却用着西医药水的假中医。

 

我们都知道《内经》里有黄帝和岐伯的各种说教,这些说教若概括起来,其实都是在讲如何皈依中医。

 

今时我们要想学习中医,就要去读《内经》,去接受黄帝和岐伯的说教,从中去体会中医的正信正念,然后慢慢就能对中医产生信心。

 

有了信心,就算是有了基础。然后再加入不懈进取,花上数年功夫,就可能在中医上有所收获。可以说,要想成为明医,非建立对中医的信心不可。否则,即使成了名医,也非明医。

 

 

常听有中医人说:“谁不懂得中医理论呢?对中医要有信心谁不知道呢?难道我们这些学中医多年的人还信中医?”

 

事实上,还真的不信。

 

在医院上班,给病人开中药,认为我就是个真正的中医。等自己或家人生病了,就不再吃中药了,却跑去输液——这算是真中医吗?

 

临床看病时,不诊脉,不看舌,却让病人去抽血,去拍片——这算是真中医吗?

 

临床给病人开药方,每个药单都要开16-20味药,说小方效果不好,要兼顾,事实上效果一律很差——这算是真中医吗?

 

遇到腰腿痛时,就让病人用中医治疗,说中医如何如何高明,等遇到肿瘤、心脑血管病、各种急症时,就劝病人赶紧找西医,说中医不能治——这算是真中医吗?

 

学了中医多年,甚至临床工作多年,问他,你认为中医能治哪个病,竟然张口结舌答不出来——这算是真中医吗?

 

……

 

 

我非常强调中医人要有自信。我不知道除了中医自信之外,还有什么更大更高的中医入门之法。

 

我反复劝诫弟子们,中医自信是我们从最初开始学中医,一直到生命的结束为止,始终不离的一门中医功课。作为中医人,此生要永远对中医有自信,这是我们中医人赖以传承中医的基础,是我们培养中医素养的基础,也是我们用中医救死扶伤的基础。离开了中医自信,中医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空中楼阁。

 

希望每一位中医人都能加强对中医自信的培养,唯有坚定地树立中医自信,我们才不至于在临床工作中迷失方向,才不会受现代医学影响而失去进取的动力,或者遭遇各种障碍而动摇。

 

中医是正能量,中医内涵天地之道,这个道是真理,亘古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两千多年前是真理,现在仍然是真理,将来中医依然是真理。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医理论的正确性,信心坚固了,所以才能够聚集和生长一切进取的动力,乃至于最终成就明医。

 

作为中医人,我们追求的最终的目标是成就明医。所谓明医,是明明白白的中医,是真中医,是有着极高中医自信的纯中医。

 

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源于对中医的自信。所以往圣先贤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作为中医人,我们一切的成就都从对中医坚固的信心而来。我鼓励每位中医都要读读《内经》,不但初入中医之门时要读,即如临床工作多年,或者已经成为博士、教授、博导了,也要去读《内经》。通过对《内经》的学习来增进对中医理念的深入了解。我们对《内经》认识得越透彻,我们的中医自信才能更坚定,将来的成就才能更了不起。

 

 

虽然我们都是说自己是中医人,乃至于已经是博士了,我们都是信中医的,但是我们是不是真正的信呢?我们信从哪里来?

 

对中医的信,绝不是盲目的信,而是从了解中医的理念而来。中医里有大智慧,那是往圣先贤对于天地的感悟。中医的境界是最高的,正如道家一样,都是参悟天地的。我自己学习并实践中医,我深刻地体会到,中医不但是医学,中医还是真正的修养身心的法门。中医里有道。

 

如果我们没有去体悟中医里的这个道,那么,对中医的信不过是一种浅层的信。我建议中医人不妨从《内经》入手,去长养我们对中医的信心。通过阅读《内经》,我们要深刻体悟《内经》里描述的道,用这个道来感悟人的生命与健康,用这个道来修养我们的觉悟,也用这个道来提升我们的生命品质。

 

我自己体会,越是阅读《内经》,就越是加强了对中医的信心,也就越愿意此生执着中医,颠沛流离,不离不弃。

 

并且我们透过《内经》的学习,也能够了知到疾病从何而来,又因何而愈;能够知晓何为健康,何为幸福;进而感悟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蕴含的大智慧。

 

我一直认为,中医不但是医学,中医也是修养身心的学问。自从我们踏入中医药大学的那天起,我们其实就开始踏入了修行之道。不断学习并提高中医素养的过程,其实也是人生修养的增长、福慧的增长过程。

 

作为中医人,所以我们应该明确地认识到,中医有大学问,有大智慧,值得我们此生去努力深入。由此,我们也就有了一个迫切的皈依中医之心,所谓皈依中医,其实即是对中医自信,并且,因信而生愿,因愿而生行。

 

作者:董洪涛

 

来源:微博“选择中医__董洪涛”,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