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湿运脾治疗脂肪肝


脂肪肝又称脂肪性肝病,是各种原因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过多,超过肝自重的5%或者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变,脂变的肝细胞功能下降或缺失,进而影响人类健康。

《内经》所说:“肝之积,曰肥气”,故也称之肥气病。中医针对病因有各种有效的内外治方法,本文所述即为颜德馨老先生根据自身经历总结的逐湿运脾法,通过“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实脾”“健脾不如运脾,运脾莫过苍术”,从而治愈了自己的脂肪肝。

 

逐湿运脾治疗脂肪肝

作者:颜德馨

 

余曾于1962年患急性黄疸型肝炎,谷丙转氨酶高达500单位,住院期间,除服清热解毒方外,连续用葡萄糖加胰岛素冲击疗法,遂致湿困脾阳,健运失司。症见身面虚浮,胁痛绵绵,痰多白沫,清晨须咯去盈碗后方能纳谷,精神萎顿,体重由65千克陡增至82.5千克。

 

院外会诊拟为:“脂肪肝”,疗养数月,竟无寸效,多次复查 BSP试验,均高出10%,用护肝保肝,症情有增无减。

 

自忖“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治肝无功,转以治脾,自疏方逐湿运脾饮,凡一月,浮肿先退,痰沫既消,胃纳大增,脸色红润,复查 BSP已低于5%。

 

“逐湿运脾饮”即五苓散加苍术,是仿许叔微《本事方》而制,许氏述其少年时曾患悬饮,备尝温补、逐水之剂不效,自揣脾土恶湿,水留则湿著,用苍术燥脾胜湿,连服三月而愈。从中获得启发,症因土壅侮木起,疏土则木茂矣,一月后改以苍术研末,每次吞服9克,体气健复,至今三十余年从未再发。后用此法治脂肪肝多例,亦验。并将单味苍术制成“健脾片”,施于临床治疗脾气阜敦,肝气受制者,功胜保肝护肝之品。

 

实践证明,古人所谓“健脾不如运脾,运脾莫过苍术”,洵不诬也。

 

人身一小天地,呼吸升降,象法天地。脾胃中土主分清泌浊,饮食入胃,精气输归行春夏之令,滋养五脏;升已而降,行秋冬之令,传化糟粕。譬之天地之气,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二气协和风调雨顺,若仅有地气上升,必令天气窒塞,仅有天气下降,必致地气淖泽,升降失职,乖舛立至。肝与春令生发之气相应,辨虚实发病传变规律,肝木为水土所湮,生机匮乏。

 

苍术入脾胃,善解湿郁,升则健脾,降则和胃,大气一转,云翳蔽日可豁然开朗。来自众多的报道,脂肪肝因肝炎后长期应用高糖、高能量饮食,体重过度增加是一大致病根源,与中医土壅木萎的病机是相符的,逐湿运脾饮、健脾片制方之旨均立足于兹,所以是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药。

 

︱医家简介︱

颜德馨,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疑难病证的研究,学术上推崇气血学说,诊治疑难病证以“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为纲,根据疑难病证的缠绵难愈、证候复杂等特点,倡立“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理论,并提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是治疗疑难病证的主要治则,创立“衡法”观点,为诊治疑难病证建立了一套理论和治疗方法。尤其是运用于心脑血管病领域,颇有成效,并于2001年在上海市卫生局领导下组建上海市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目前中心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来源:摘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从书·国医大师卷·颜德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转自“中医书友会”公众号(ID:zhongyishuyou),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