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跟中医博士学煲广式祛湿靓汤


 

下雨

       很多广东人一到潮湿季节会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不想喝水、舌苔白腻或黄腻等,中医叫做“湿邪中阻”。中医专家文彬博士今日教大家几款祛湿靓汤,潮湿季到来前,您不妨来学习一下。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关于如何祛湿?广东人最钟意煲汤。

 

常见祛湿中药材

  常用祛湿的中药材有茯苓、猪苓、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芡实、山药、冬瓜皮、白术、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鸡骨草、溪黄草等。

 

推荐六款祛湿靓汤

1、淮山扁豆煲鸡脚

  功效:健脾祛湿、舒筋活络。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实15克,薏苡仁15克,鲜鸡脚200克(约10只),生姜丝少许。

  做法: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甲。将淮山、扁豆、芡实、薏苡仁、鸡脚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内,加水2500ml(约10碗水),武火煲滚后文火煮2小时。煮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白术陈皮猪肚汤

2、白术陈皮猪肚汤

  功效:健脾燥湿开胃。

  材料:陈皮6克,白术30克,鲜猪肚半个至1个,砂仁6克,生姜5片。

  做法法:先将猪肚洗净飞水。将全部用料放入汤煲内,加水约2500ml,煲滚后改用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然后取出猪肚切件,放回锅内,再煲30分钟,调味即可。

  

3、芡实薏米淮山莲藕排骨汤

  功效:健脾祛湿

  材料:淮山15克、薏米10克、芡实10克、红枣5-6颗、莲藕1节、排骨1斤。

  做法:将排骨清洗干净,放入汤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多),加入适量的葱、姜、料酒,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加入淮山、芡实、薏米,转小火,同炖1个小时,再加入切好的藕和胡萝卜,还有红枣,同炖30分钟;加入盐调味,出锅即可。

  

4、三花薏米瘦肉汤

  功效:清热祛湿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起锅时下盐即可。

 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

5、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

  功效:健脾去湿,消肿解毒

  材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鱼2条、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洗净,冬瓜洗净,连皮切,生鱼洗净,宰净去鳞、内脏,慢火煎至微黄。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盐、油便可。

 

6、鸡骨草煲猪横脷

  功效:清热、利湿、舒肝、健脾

  材料:鸡骨草60克、黄豆50克、猪横脷二条、猪踭肉300克、生姜3片。

做法:鸡骨草、黄豆洗净、浸泡;猪横脷洗净、用刀尖挑去白脂。然后与猪踭肉、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3个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

 

︱作者简介︱

文彬,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广州军区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风湿病学会委员。曾获全军中医药知识竞赛三等奖,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目前负责地方及军队科研课题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各级课题共4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2部。

 

来源:39健康网/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