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不完美,就是最大的完美


00-破碎

 

       一个有缺角的圆,第一次找到合适的一角时错失了机会,第二次又因用力过猛而摧毁了那一角,最后终于得以完整,却发现完美的圆因滚得太快而失去了沿途风景和原来的快乐,最后,他幡然醒悟:成熟,是时光的雕刻,原来不完美才是最大的完美。


       讲一件当年录制央视《百家讲坛》的小故事。

       我觉得,人生的旅途是相对孤独的,尤其在今天的社会,每个人都在奋力前行,可能,互相关照的机会不多。如果能有一些有智慧的朋友,如果能多读一些启发智慧的书籍,对自己深有好处。有时候朋友的一句话,会让自己受益极多。

       当年我录制央视《百家讲坛》的时候,还没到四十岁。当时《百家讲坛》分成了几个制作组,我们这个小组比较强,组里的成员有曾仕强老先生、于丹女士、钱文忠先生等等。在我之前录的是袁腾飞,然后就是我,于丹录得早,我来的时候已经不录了,所以我没有见过她。和我同期录制的有曾仕强先生和钱文忠先生。

       有一次,我在曾仕强先生前面一场录制,我录的时候,他就在休息室里休息。那一场,我对自己录的有点不满意。《百家讲坛》录制的时候,观众席里面有个表,你就看着这个表讲,一直讲到大约四十五分钟,然后要正好结束,这对老师是个考验。常年讲课的老师都有经验,可以自己把握节奏,到规定的时间了,正好今天的课结束,中间没有一般录节目时喊的“停,重来一遍”。因为能登上《百家讲坛》的老师一般都是讲了很多年课的老师,所以时间把握得都比较好。

       我是个例外。第一次登上《百家讲坛》的时候,我还没有怎么讲过课,虽然我基本上也可以在四十五分钟时结束节目,但是偶尔会在时间上稍有出入,直到后来讲熟悉了才能够从容地把握。

       那天我录节目时节奏稍有随意,自己后来意识到了,所以有点不满意。录完了,回到休息室,我自己是满脸的不开心,没等大家问,我自己就有点懊恼地说:“录得不好,不满意!”

       这时候,我看到了满面笑容的曾仕强老先生。曾先生是圆脸,他一笑,显得特别可爱。当时我刚走进休息室,他正准备出去录下一场,我们俩人就在门口交错。他听到了我的抱怨,笑眯眯地,对我顺口说了句让我记到今天的话:“年轻人,你这么年轻就上了《百家讲坛》,如果现在就这么完美了,以后你的路要怎么走呢?”然后微笑着走出了房间。

        这句话当时立刻让我如同饮了一杯清凉的泉水,醍醐灌顶。并且我一直记到今天。我想,这种话只有人生阅历丰富的人才能说出吧?

01-醍醐灌顶

 

       是的,我们在很多时候,都追求每一刻的完美,力求做到最好,做到极致。但是,这往往是“强求”,我们都是在一点点完善的,这是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强力要求我们此时必须如何如何,则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曾经有位中国顶级的科学家,他说现在的家长往往要求孩子必须每科都考满分,但是他的建议是:考八十分就可以了,可以用剩下的那二十分需要的精力去广泛阅读,去培养兴趣,去锻炼身体,这样收获更多。因为最后这二十分,往往要消耗掉孩子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为了追求这个完美,是得不偿失的。

       这个观点,我是赞成的。

       曾经有重症肌无力的患者,问我:“为什么我住院的病房里面,所有的患者都是那种极其要强的,喜欢较真的女士呢?”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一方面这样对自己的身心消耗都特别大,另一方面,没有什么事情是完美的,一切都在成长,要给成长留下空间。想即刻做到完美的人,其实,眼中并没有完美,因为她会一直苛求自己,会不断找到新的缺点。

       我的感受和经验是:这种情况到了极致,人就很容易生病,而且往往是重病。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在选择的时候,一般有两种取向。一种是:在各种选择之中,一定要选到最好的,这叫“最大化者”;另一种是:认为自己做了最好的选择,当下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这种叫“满足者”。接下来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种努力在各种选择中,一定要找到最完美选择的最大化者,往往花更多时间选择,他们工作的职位更高,收入更好,但是,他们却往往感觉自己不幸福,感觉自己非常辛苦,他们对自己的选择总是不满意。而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好的满足者,虽然选择少,但是,他们对自己的选择很满意,他们更加快乐和幸福。

02-选择

       这是两种典型的心理模型。我想,其实我们要走的道路在两者之间,我们要给成长留下空间,我们可以努力,但是,我们更要从容。

       今天早晨,在走廊里,我看到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孩子,孩子很小,应该还不太会走,母亲让他站着,他有些站不住,于是,就在地上爬,这位母亲也没有急着让孩子重新站起来,而是就在旁边看着他在地上爬来爬去,弄脏了衣服和手。

我想,这位母亲真有智慧,这个阶段,就应该让孩子爬呀!要知道,在爬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充分地锻炼脊椎和相关的神经,发展相关的运动能力,这是进化留下的痕迹。而很多家长急于让孩子站起来,结果与脊椎有关的运动系统发育不佳,长大后会面临运动问题,另外过早站立,对腿部的骨骼发育也不利。

       当时,我看着这个孩子,心里为他加油:好好爬吧,孩子!

       从某种角度来讲:当时的不完美,就是最大的完美。

       在生活中,保持从容,给成长留下空间,让苗儿发芽于春天,成长于夏天,成熟于秋天,生机收藏于冬天,这是自然之道,顺应自然之道,是一种智慧。

 

︱作者简介︱

罗大伦著名中医博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曾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出版了《古代的中医》、《这才是中医》等你中医推广普及的书籍。


来源:当归中医学堂/编辑整理: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