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炎热酷暑,许多人贪凉,喜欢把空调开得很凉、喝冰水解暑,这是引起夏季感冒最常见的原因了。那我们该怎么保健预防夏天感冒,夏天感冒根据不同的辩证又可以怎样缓解症状呢?来听听胡维勤老师怎么说的吧!
夏天如何保健防感冒
现在很多人认为,感冒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其实在夏季,由于人们对感冒的警惕性不高,才更容易着凉。夏季感冒的内在原因是人体的抵抗力下降。一是出汗较多,消耗了能量。夜短昼长,睡眠不足,食欲减退,影响了蛋白质的供给。二是缺少锻炼,抵抗力下降。外在原因主要是贪图凉爽。比如露天乘凉、过食冷饮、冷水洗浴、久开空调或久吹风扇等等,导致人体一时不能适应,所以感冒病毒便乘虚而入,从而导致感冒的发生。
夏季感冒患者除了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热之外,大多还伴随一些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胸闷、腹胀、腹泻等表现,此外还有口渴心烦等内热现象。这些症状出现在夏季,由于暑热夹湿,汗难以出透又怕遇风吹,所以较春、冬季节更让人难受。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由于抵抗力较低,是夏季易感冒的高发人群,一旦得不到及时的防治,极易转为其他疾患。
夏季感冒如果没有引起并发症,一般不要自行服用感冒药,只要休息好,多喝开水,一般一星期左右就能自愈。另外,发热也不一定都是感冒,所以,不能完全相信自我诊断,自行服药。如果症状较重或迁延不愈,还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诊治,不能盲目服用感冒药,特别是不能随意用抗生素、退热药物。滥用药物可引起抵抗力下降、正常菌群失调,掩盖症状,耽误病情,导致病情加重。
夏季饮食要清淡,要避免油腻辛辣和生冷。多吃新鲜蔬果,保持大便排畅。家中常煮绿豆粥、莲子百合粥,可以防暑降温。多饮水,适量吃些西瓜,少食保健品,冰棍、冷饮等也不要吃得太多。衣着要随凉热添减,不要露天睡觉,以免受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因为长期在密闭的空调房间中不仅容易受凉,空气中滋生的致病微生物还极易使人患上其他病。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但要劳逸结合,忌体力消耗过度,老年朋友应以散步为首选。
夏季感冒辩证分型
到了夏季这个季节,很多人由于抵抗力较弱患上了感冒。多由于使用空调风扇等常感湿邪所致,也有一部分人由于长期在户外工作则和前一类人不同,往往会患上热邪感冒。
虽然同属于感冒,但是治疗方法还是不同的,针对湿邪和热邪分证治疗效果奇特。
受凉后感冒要解表散寒
寒湿邪气的感冒表现为:午睡后出现发热、无汗、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厌食油腻、腹痛腹泻等症状。
这样的病人多是外感寒湿偏重,内有湿邪困阻脾胃所致。治疗上,应解表散寒,化湿和胃。药物可以用十滴水、藿香正气软胶囊。或者用藿香、佩兰各5克,薄荷2克代茶饮。
热邪入侵应清暑化湿
暑热邪气的感冒表现为:夜间吹空调后出现发热、出汗多但汗出热不退、乏力、咽喉肿痛、鼻塞、流稠鼻涕等症状。
治疗上,应清暑化湿,散郁解毒。药物可以用银翘解毒片或双黄连口服液等。家庭自疗可以用白菊花、白扁豆花各15克,金银花20克煎水代茶饮。
【小编拓展】夏季应该如何喝水养生
夏季到了,很多人喜欢喝冰水,感觉解渴爽口,殊不知,这么做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夏季应该如何喝水养生,最好喝温开水
一方面,摄入冷饮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使平滑肌痉挛,可以引起胃肠不适或绞痛甚至是腹泻。
相反,还有人喜欢喝滚烫的水,过烫的饮食进入食道,会破坏食道黏膜和刺激黏膜增生,诱发食道癌,这已是医学界的定论。
因此,饮用水的温度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最适宜的温度是10-30摄氏度。
口渴的时候,不少人习惯“咕噜咕噜”豪饮一番,殊不知,这种饮水的方法对健康并无好处。少量、多次、慢饮是3条基本准则。
大口喝水可能引起的后果有三:其一,一次性快速大量喝水,会迅速稀释血液,加大心脏的负担。运动过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其二,天热大量出汗时,暴饮会反射性地加大出汗量,进一步增加钠、钾等电解质的损失,因而人们往往产生越喝越渴的感觉。其三,喝得太快太急,会把大量空气一起吞咽,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胀。
合理的喝水方法应该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往下咽,这样才能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有效缓解口渴的感觉。
夏季应该如何喝水养生,喝多少水因人而异
正常的健康人可以以尿液颜色来判断何时应该多补充水分:正常的尿液颜色应该是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深就应该补充水分;若颜色很浅就可能是喝水太多了。
对于病人而言,喝水更需因人而异。例如,同是心脏病患者,当患者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每天需适当增加水的摄入量,以免血液黏稠度过高进而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但当患者表现为心脏功能衰竭时,则不宜喝水过多。因为喝水太多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病情加剧。为了避免加重肾脏的负担,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也不宜喝水过多。当人感冒发烧时,自呼吸道丢失的水分比平时要多,另外发烧体温增高,从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增多,要适当多补充水。
︱作者简介︱
胡维勤,浙江金华人,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北京电视台养生堂、宁夏卫视、云南卫视、新浪网等特邀健康嘉宾,师从于著名内科专家乐文昭教授,养生保健医生。
来源:胡维勤的博客,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