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妈妈养出叛逆孩子,有你吗?


 

 00  女孩吻母亲

 

        都说母爱是人类史上无法超越的一种情感,虽然每个母亲对孩子的爱都一样深刻,但是每个母亲表达爱的方式却千差万别,有溺爱的、有严厉的,有冷漠的,有慈祥的,可能母亲们并没有意识到她们不同的表达方式正在塑造孩子不同的性格特征,她们甚至不知道有些培养方式正是养出叛逆不孝子的隐形炸弹。今天这篇文章就是带领大家知晓哪些是母亲的可为,哪些是母亲的不可为! 

 

 

(受访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 孙宏艳)

 01 母亲亲吻孩子

 

母亲是孩子生命之初最依赖、最亲密的人,也是第一任启蒙老师。对孩子来说,妈妈的“身教”往往大于“言传”,她们的一举一动很容易被孩子模仿。英国文豪查尔斯·狄更斯就曾直言: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如果妈妈们不思进取,忽略孩子或是自以为是,就很容易培养出叛逆宝宝,影响孩子一生,提醒以下四种妈妈需要注意了。

 

什么都不会的“无能型”妈妈。

小丽最近遇到了一件棘手事,刚上幼儿园的女儿佳佳总爱问:“妈妈,你能给我扎个像妞妞一样的辫子吗?妞妞妈妈做的点心真好吃,妈妈你会吗?”……每次看到妈妈摇头,佳佳就失落地低头不说话了。小丽偶尔要求孩子做些事情,她总说:“妈妈,你都不会,我也不学。”我们常说家是“妈妈的味道”。试想,如果妈妈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不愿学,当孩子回忆童年时,会有多少情感缺失。另外,生活中很多教育都源于家庭细节中的潜移默化,没有家长的身体力行,孩子也很难在成长路上有所得。因此,妈妈们不妨试着多动手,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好学的态度也能感染孩子。

 

只关心自己的“忽略型”妈妈。

现代社会,多数女性不再是只需照顾好家庭的全职主妇,而是职场上的半边天。有些妈妈就错误地认为,追求自己的梦想,有独立生活空间,把孩子交给长辈,是一种理所应当的行为。殊不知,这样的妈妈不仅不受孩子欢迎,还可能造成他们的情感障碍。研究认为,“忽略型”家庭的孩子,情感上更冷漠,他们不太懂得付出与情感表达,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容易出现早恋、家庭观念淡薄等问题。这类妈妈应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孩子往往是自身行为举止的缩影,多与孩子互动不仅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对于自身品质的完善也十分有益。

 

过于严格的“苛刻型”妈妈。

刚上初三的贝贝最近成绩直线下滑,老师觉得很奇怪,贝贝平时学习很努力,为什么成绩总不好?打听多次后才了解到:原来每次贝贝成绩提高后,妈妈就会提出更高要求,还给他报各种辅导班、培训课程,孩子被压得喘不过气,干脆每次考试故意写错。社会竞争压力大,很多妈妈都希望孩子出人头地,但不断加码的要求可能让孩子失去斗志,觉得怎样都不能让家长满意,久而久之导致出现“叛逆型”和“懦弱型”两种极端。有的孩子开始选择用粗暴的方式应对父母的压力;有的孩子则凡事按照父母要求,人际交往变差。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有时需要“虎妈”给孩子立规,但妈妈们不必事事苛求完美,授之以渔才是长久之计。让孩子学会自己走路,而不是永远被推着走。

 

说个不停的“直升机型”妈妈。

这种类型的妈妈被戏称为“永远盘旋在孩子的上空,随时准备降落”的直升机。为人父母,对孩子关心、爱护时总免不了多说几句。但如果整天对孩子吃喝拉撒睡样样操心、事事啰嗦,很容易让青春期的孩子产生叛逆心理。 其实,孩子叛逆并不完全是坏事,它证明孩子逐渐长大,可以独立思考和做决定。对此父母不必过于慌张,避免孩子叛逆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孩子交朋友,从说教式转变为倾听式,好的关系胜过很多教育。理解、沟通、尊重,两代人共同成长,是好妈妈的必胜法宝。

 

(文章扩展:避免怎样批评孩子  如何批评孩子 !)

 02   心形母亲

避免这样批评孩子!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孩子做错事,批评不可少。但怎样批评却是门艺术,对孩子更是如此。以下3种批评方式最常见,也最糟糕。

  1. 批评情绪化。不要一看到孩子有过失,就情绪激动、大喊大叫。孩子此时多半在想:“骂到一半了,再忍耐一下!”即便家长不断质问孩子“你听明白没有”、“以后还犯不犯了”,孩子的回答也多半是反射性的敷衍,结果就是“你骂你的,我做我的”。
  2. 批评泛滥化。该批评的不批评,不该批评的乱批评。如孩子赖床,家长边催边数落。可孩子打架,家长却理直气壮地找对方家长理论。
  3. 批评联想化。不但上纲上线,还“浮想联翩”。如从打碎碗想起从前丢钥匙,然后说到打架、玩游戏。更有甚者说着说着忘记了要批评啥,于是叹气道:“我都被你气糊涂了!”这种没有针对性的批评是无法让孩子了解问题所在的。

 

试着这样批评孩子!

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批评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确知道错在何处,今后避免或改正。因此,批评要以对话和交流为主,要偏重于对错误思想和行动的思索和检查。从这个角度看,批评是一场有约定和要求的对话。只要家长的话在理,孩子想不听也难。聪明的家长,批评孩子要有技巧。

  1. 首犯要说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初次犯错,家长应先自省,这种善解人意的情绪会让孩子不被失败的阴影束缚。其次,孩子不成熟,自制力较差,对后果预见不足,所以初次犯错重在包容。家长应耐心说明错误的后果,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和期望。
  2. 重犯要约定。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往往禁不住诱惑,像打电子游戏等,再犯也不为过。此时家长应严厉告知孩子后果,同时约定,如果再犯将接受怎样的惩罚。当然,这一惩罚不是体罚,而是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孩子比大人更讲“义气”,在信任和尊重的氛围下批评,孩子再犯的几率较小。
  3. 再犯要惩罚。若孩子再三犯错,家长就要按照约定实施惩罚,而且不可以打折扣。同时要让孩子说出如果再犯该怎么办。如果孩子比较胆小,平时也相对比较乖,家长也可以保持沉默,但告诉他,你保留采取惩罚的权利,但现在还不打算实施。

 

(注释:孙宏艳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孩子健康生活的6个要领》(主编,合著)、《小学生的21个好习惯》(主编,合著)、《如何面对孩子的性提问》、《百年中国儿童(传媒卷)》(主编并参与写作)、《21世纪教师与父母必读》(合作)等。其学历背景为:1986年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工作系、199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少年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家庭教育等)

来源:生命时报/编辑整理: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