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孩子是否有多动症?怎么办?


 

       随着近年来孩子多动症病例的稳步增加,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那么哪些不好的教育因素会导致儿童多动症?哪些训练能够改善孩子多动症?如何帮助多动症孩子学习?还有正确表扬多动症孩子也是很有必要的!

 00  挠头妈妈

 

    经常听到许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上课的时候容易分心,这些可能都是多动症的表现,家长们应该从早注意,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下哪些不良教育因素将引发多动症,并且学习一些训练和方法帮助孩子治疗多动症!

 

哪些教育因素导致儿童多动症

 

随着近年来孩子多动症病例的稳步增加,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那么哪些不好的教育因素会导致儿童多动症?

 

目前公认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良教育因素是儿童多动症的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下列四种不良教育方式均可诱发本病。

 

①溺爱型:父母对子女过于娇纵溺爱,养成任性习惯,日后难以适应环境和约束个人行为。

 

②专制型:家长或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在家中或学校中经常受到指责、打驾,儿童心理压力增加,精神紧张可致多动。老师的歧视、冷漠使儿童产生逆反心理也可致病。

 

③放任型:家庭破裂、父母离异或早丧,子女缺乏教育,放任自流,导致心理变态、行为偏离、社会适应不良,入学后易有多动表现。

 

④相关型:父母自身行为不端,举止不稳,耳漏目染、潜移默化,诱使儿童多动行为。甚至家长幼年患有多动症,成年后仍冲动任性、脾气暴躁,再把这种素质遗传给子女,故本病有家庭倾向。总之,家庭教育和父母对子女态度不当、家庭背景不良是多动症致病的重要原因。

 

如果您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和行为失控,缺乏耐心,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遵守课堂的纪律,不能遵守规则,容易和同伴发生冲突,不受人欢迎,当心您的孩子可能患有多动症。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好动”未必是“多动”,家长要正确判断孩子调皮与多动症,切莫让“多动症”影响孩子的成长。

 01 男孩倒东西

【一些多动症的治疗训练】

 

多动症小孩的治疗问题,一直是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家长需要提醒孩子做下面的一些训练,孩子的多动症就会慢慢的好转。

 

建议做下列训练:

1、固定作息时间。

2、增加一些专门的训练:

 让孩子把在纸上大小不同,次序也被打乱的1—100的数字、依次找出。

3、拼图、下棋:让孩子学会拼图,并逐渐增加拼图的块数,学习棋类的玩法.

4、绕毛线,用小孩撑在那里让他与跟你配合,这样注意力就集中了。

5、每天要求固定看半小时新闻联播。

6、我们来走直线,怎么走呢,在家里的客厅里,要有比较大的地方,用粉笔或线把它拉起来,每天让他两只手   伸直走,一定要让他走直,刚开始眼睛睁开走,后来眼睛闭起来走,让他走直,这是一种方法。

7、每天早晨起来跑步、要求跑300至500米。

8、家庭条件允许可以练习弹钢琴,每天弹10-20分钟。

9、经常走平行木,锻练稳定性。如走独木桥,4米以上的木头,用砖头在下面垫起来,这样小朋友从上面摔下来也没有什么伤害,每天都走,以后就让他跑过去,刚开始走遥遥晃晃,这样对他来讲也是一种挑战,这种家庭是可以做的。

10、用筷子夹玻璃弹珠,让他夹起来摆在跳棋的六个角上。

11、每天要求跳绳或踢毽,要固定时间,每次10分钟左右。

 02 瘪嘴男孩

【如何改善多动症患儿的学习困难】

 

1、课外管理

多动症儿童在课外活动时,特别是在运动场、休息室、娱乐厅或汽车上等无拘无束的地方,容易与同学争执和行为过火。他们也知道要遵守公共秩序,但在错误行为的刺激和压力下,无法控制自己,而对同学有攻击行为或扮演小丑的角色。因而应向全社会及教师同学宣传多动症常识,了解多动症儿童,并在课外活动中密切监督,阻止多动症儿童产生错误行为。对多动症儿童不歧视,在发生纠纷时以公正态度,妥善处理,防止矛盾激化。这样可以使多动症儿童治疗取得更好的结果。

 

2、课堂管理

教师对多动症儿童要求应适当,不能与一般同学一样严格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抓基本内容,不再增加额外负担。教师对多动症儿童良好的和进步的行为要予以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信息;对其不良行为,应给予适当的处分和批评。如不遵守课堂纪律时,可令他站立听课几分钟,或没收他的玩具或给予口头警告。但处罚时不能羞辱和取消儿童,更不能谩骂或殴打儿童,以防产生逆反心理和不良后果。

 

对多动症儿童进行课堂管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a、上课前由老师找多动症患儿谈话,提醒他们主要自己的行为,反复讲清道理,要求他们专心听课。

 

b、安排多动症儿童坐在教室的前排或老师可以看到的地方,尽量减少他们的分心和额外的刺激。

 

c、改进教材的内容,提出适当要求,提供非文字性强化方式,如幻灯片等。缩短作业时间,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d、采取适当的行为矫正,可用标记方法,如代价券、积分券和五角星。按规定积分,进行正性强化。有良好的行为给予鼓励,有不良行为时给予惩罚,使他们能保持静坐,完成作业,遵守规定等。

 

3、培养责任心

 

儿童没有及时完成家务(如铺床、整理桌子、洗碗)或作业等,父母往往会唠叨地督促、批评,甚至发脾气。这对多动症儿童常无济于事。儿童没完成任务往往是遗忘或没安排好时间。

 

适当的办法是,在孩子醒目处(小黑板、留言牌)按事情的重要程度顺序写下孩子应办的事,逐渐培养他的责任心。稍大一些,让儿童自备记事本,要求他记下各科教师指定的作业,在学校已完成了哪些,还有那些尚未完成,每周父母与老师联系,检查儿童是否按要求做了,假若他不这样做,就暂时取消其应享受的权利,如看电视、玩游戏、去公园等。若做好了,则及时满足他的要求以资鼓励,以此培养儿童自我监督能力和学习的责任心。

 

(专家提醒):教学的内容需要突出重点,对孩子的要求不要过高,抓住基本的训练。上课的形式也可以生动多样,多配合实物、图片,最好是让孩子可以自己动手演习,或是有发言的机会。目前对本病的治疗,是以教育训练为主,多给予孩子鼓励,培养学习兴趣。必要时配以药物治疗。家长首先应注意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着想,不可求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如果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将孩子的情况告诉他本人,跟他一起进行病情的讨论,在设定治疗期望时,也可以与孩子商量,千万不要根据自己的想法为孩子制定一个过高的期望,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

 03 多彩男孩

【如何表扬有多动症的孩子】

 

许多家长很容易发现孩子的缺点,而面对孩子的优点却视而不见。如孩子放学后能自觉地做作业,家长却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没有给予表扬,而当孩子回家就看电视,父母可能就要大声训斥。

 

如果在孩子的生活中只有批评,缺少表扬的话,会使孩子变得自卑,缺乏自信心,有种“做什么都是错”的感觉,会自暴自弃,甚至还会创造一些消极的“故事”来引起家长的注意。因此一旦多动症的孩子有了优点、长处,或是闪光点后,都要予以表扬或奖励,以巩固已有的良好表现。

 

(1)表扬要及时:表扬要及时,不要换时间或换地方,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巩固良好行为。年龄越小,表扬越要早,否则就会失去表扬的效果。

 

(2)表扬的方式要恰当:有的父母常常简单地给孩子买东西以示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以为然了。如果一直用一种方式表扬,孩子也会还渐产生厌倦感,因此可根据不同的年龄、场合和行为采用不同的表扬方式,可交替使用不同的表扬方式,可起到较好的效果。

 

(3)表扬尽可能具体、明确:如“你今天按时上床睡觉,爸爸很高兴”、“你今天做作业很认真,很好”,这样孩子能了解到自己具体的优点,增强自信心。表扬不可模棱两可,朝令夕改。注意要表扬孩子具体的行为,而不是人格。

 

(4)要表扬每一个进步:如果孩子在某一件事上有些小的进步,家长就应该及时地表扬。如果对于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给予表扬。孩子就会时时有进步的动力。

 

(5)逐步提高对孩子的要求:良好行为的形成,既不要急于求成,提出过高的要求,也不要长时间停留在低水平的要求上。当一个良好行为养成后,应逐步提高要求。如要求孩子认真做作业,开始能做到15分钟,就给予表扬,然后逐步提高要求,能认真做作业20分钟才能给予表扬。

 

除了表扬已有的优点外,还要关注每一点微小的进步,给予肯定或表扬,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孩子改正缺点,不断取得进步。

 

 

来源:中国多动网/编辑整理: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