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一起学习中医按摩法保长寿!


       中医按摩的历史悠久,在远古时期,中国就有推拿医疗的活动,当时的人们在劳动中遇到损伤而发生疼痛时,本能地用手法按摩痛处,就会感到疼痛减轻或消失。经过长期实践后,古人认识到了按摩的作用,并成为自觉的医疗活动,以后逐步发展形成了中医的推拿学科。

 00 按摩女子

编者按

   不想吃药不想打针,但是想要治疗身体不适,怎么办呢?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中医按摩法来帮助大家调理身体,谨记无论用按摩来保健或治疗慢性病,都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常须积以时日,才逐渐显出效果来,所以应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

 

运用手、指的技巧,在人体皮肤、肌肉组织上连续动作来治病,这种方法,叫做按摩疗法。

 

【曾经】中国史记上记载先秦时名医扁鹊,曾用按摩疗法,治疗虢太子的尸厥症。秦代到今已两千多年,可见按摩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了。中国最早的按摩专著,当推《黄帝按摩经》(十卷,见《汉书·艺文志》),可惜早已失传。但现存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在许多地方谈到按摩:如《血气形志篇》、《异法方宜论》等。古代很早就已掌握用按摩疗法来治疗肢体麻痹不仁、痿症、厥症、湿症和寒热等症。

 

【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及人们的健康的需要,各种保健按摩服务行业应运而生。如国内的保健按摩、小儿保健按摩、美容按摩、减肥按摩、国外还有旅游按摩、情景按摩、宠物按摩等。现代保健按摩许多借助按摩器械,广泛用于家庭生活中!

 

按摩简单易行,不需要什么特殊设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经济实惠,健康生活。

 

 01 按摩两人

【按摩类型】

按摩根据其作用主要分为保健类按摩和休闲类按摩和治疗类按摩三大类。

(保健类按摩)主要目的是恢复肌肉神经的活力,摆脱亚健康状态,提振精神。典型的有中式按摩,日式指压按摩,泰式按摩,足部按摩等;

(治疗性按摩)主要是治疗一些肌肉神经的损伤,配合火罐,刮痧,艾灸等传统中医手段,经过一定得疗程,达到康复和好转的目的,目的是强调治疗后的效果,促进机体恢复的目的。典型的有中医推拿手法,整骨按摩等。对技师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要求较高。

(休闲型按摩)主要强调对人体精神的放松,除按摩手法外,强调人对视,听,嗅等感觉氛围的整体影响,通过柔和舒适的装潢,灯光,优美的音乐,和轻新芳香的空气,营造一种高雅舒适的氛围,是欧美国家人士和商务活动的首选:典型的有欧式精油按摩。

 

 按摩的优点很多,容易学习。操作简便,经济实用,还可代替药物。比如有些病人使用按摩后,可使精神振奋,起到兴奋剂的作用,也可使患者安静下来,起到镇静剂的作用。

 

由于按摩有利于循环系统和新陈代谢,对于一般慢性病或身体过度虚弱的患者,是比较安全可靠的。对于不便吃药的孩子,按摩可增强小儿体质,起到预防保健作用。对于某些复杂疾病,还可配合针灸、药物治疗。但是,对于一些急性的或高烧的传染病,或脏器有病变,如伤寒、肺炎、肺结核等,按摩只能起配合作用。如果患有肿瘤,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肠穿孔、胆道蛔虫引起的胆囊炎等,发病凶急,应速去医院急诊。

 

(百症均适用)扭伤、关节脱位、腰肌劳损、肌肉萎缩、偏头痛、前头后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股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腰背神经痛、四肢关节痛(包括肩、肘、腕、膝、踝、指(趾)关节疼痛)。颜面神经麻痹、颜面肌肉痉挛、腓肠肌痉挛。因风湿而引起的,如肩、背、腰、膝等部的肌肉疼痛。以及急性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滑囊肿痛和关节强直等症。

其他如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症、习惯性便秘、胃下垂、慢性胃炎、失眠、遗精、慢性腹泻、遗尿以及妇女痛经与神经官能症等,都可考虑使用或配合使用按摩手法。

 02 按摩穴位

 

【按摩部位教学】每天一按保长寿

 

1、脚底 

人的脚底有70多个穴位,6条经络起止于脚上。科学家认为,人的脚底有成千上万个末梢神经,与大脑和心脏密切联系,与人体各部脏器密切联系,所以将脚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可见脚保健的重要性。经常弯弯脚趾、散步、踩鹅卵石、温水泡脚等,都有促进脚部血液流畅,把远端血推向心脏和全身,调节阴阳平衡,防治疾病,健身益寿的作用。一台足浴盆就能轻松解决坚持脚底按摩的难题,不仅结合了按摩和温水泡脚的功能,还能通过臭氧杀菌,只要舒舒服服躺在座椅上,它就能为您做全套的脚底按摩。 

 

2、腋窝 

刺激腋窝可促进血液循环。腋窝是血管、淋巴、神经最多、最丰富的地方。它的健身奥秘之处,在于受刺激后会使人大笑;笑时使各器官都能得到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并使各器官充分得到养分和氧气的交换,使大脑、心脏以及肺都受益匪浅。故专家们称之为“腋窝运动”。

 

3、前胸 

摩擦前胸可增强身体免疫力。科学家发现,前胸的胸腺是主宰人体整个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胸腺分泌出来的免疫活性肢物质,能监视体内变异细胞,并毫不留情地将其消灭;同时又有抗感染的功能和抗病能力;对延缓衰老也有一定的作用。每天坚持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穴上至须部下至心窝部穴位100至200次,可激活胸腺,起到防病健身,祛病延年的作用。

 

4、脊柱 

脊柱可滋养全身器官。脊柱是养生学家极为关注的区域,它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中督脉的行经之地。脊柱两侧的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极为密切。经常按摩脊柱,则可激发经络的疏通,使气血运行、血脉流畅,滋养全身器官而健身。

 

5、肚脐 

肚脐常被养生学家营为保健“要塞”。肚脐为神阙穴,中医常用药物贴敷肚脐,治疗心绞痛、消化不良等病。经常按摩肚脐有预防和治疗中风的作用,能玄病健身、益寿延年。 由此看来,常按以上部位,能有效的帮你延长寿命,更能养生防疾病。

 

(文章拓展:按摩的注意事项)

1、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热水洗手,同时,将指环等有碍操作的物品,预先摘掉。 

2、态度要和蔼,严肃细心,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病情,争取患者合作。 

3、患者与医生的位置要安排合适;特别是患者坐卧等姿式,要舒适而又便于操作。 

4、按摩手法要轻重合适,并随时观察病人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 

5、按摩时间,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按摩次数以十二次为一疗程。 

6、患者在大怒、大喜、大恐、大悲等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按摩。 

7、饱食之后,不要急于按摩,一般应在饭后二小时左右为宜。 

8、按摩时,有些患者容易入睡,应取毛巾盖好,以防着凉,注意室温。当风之处,不要按摩。

 

来源:松柏四季养生/编辑整理: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