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医的认识


00 认识中医

      这是一个从事与中医完全不相关同时以前也不曾接触中医的人在认识中医后的有感而发。在如今依旧有相当一部分质疑声在驳斥中医的“科学性”、“精确性”的时候,胥英杰在真正接触到中医后用理性而客观的态度对中医进行了肯定,在此过程中他“爱”上了中医。小编希望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您,不论您是否热爱中医,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的“存废”之说

      在胥大夫向我认真地讲解“经筋”与“经络”的区别之前,我对于针灸的理解,只是限于一点皮毛。虽然这一点儿都不会影响针灸对我的健康的作用,以及我对于它功效的折服,但“经、脉、络、筋”对于我们这些中医门外汉来说,的确如同一个文科学生去理解量子力学那样有种“隔行如山”的无奈。

      我们每天都在认识这个世界:认识他人,认识我们周围形形色色的机会,以及认识我们自身的心理、心态和精神方面的东西;我们也会关注健康,常常拿着一些似是而非道听途说的健康知识,身体力行并传播他人,常常不理会我们是否对这些知识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和理解。而其实,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从来都没有机会好好地认识我们自己的身体—— 它的内在构造与运行,特别是作为一个整体,不同部分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少,我们也应当把那些模糊不清的概念理顺,也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种治疗方法的真正含义,使我们能够正确地运用医生所指导的方式,不至于误入歧途,影响疗效甚至身体的康复。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存在着对于中医的“存废”之说。相对于西医的长驱直入,中医虽然植根并发展于我们这块土地上,却饱受质疑和诘难,甚至经历过数次的生死存亡的考验。另一方面,人们对于西医有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膜拜,因为它们看起来是“科学的”、“系统的”,西医的理论以及效用,大多是通过预先设计的实验、实践、数据以及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至于这些体系和理论的产生,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观察和思考,大家似乎并不在意,也不可能穷究。

 

对中医有限的理解

      我认为,医学理论和体系的复杂,大概正是映照了我们人体自身体系的复杂和精妙。如同我们对于自身的了解是多么地肤浅,即使今天,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和积累的各种各样的知识体系,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局限、缺陷,甚至谬误。简单地说一种医学理论和学说是“正确”或者“谬误”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中医的产生和发展,历经数千年,并不是如同那些鼓吹“废医”的人们所常常挂在嘴边的,“缺少科学和实践的基础”。中医的诞生,源于人们对于人体自身与自然的深刻关系的思考,经过难以计数的实践检验和经验总结,才产生了一套对于治疗和康复行之有效的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的理论,和我们所熟知的各类科学理论,其诞生过程都有着相同或类似的背景——他们往往源于人们对于自身安全和繁衍的根本需求,通过那些先行的智慧对于生命和自然不断深化的认识,经过一代又一代反反复复的实践,才会形成点滴可以帮助人们趋避伤痛、祛除疾患的医学成果,并继续传承和发展。

      但毕竟,大众对于中医的理解是非常有限的。这是一个很令人遗憾的事实。对于“科学”长期的宣扬,似乎给人们一种认识上的定势:凡是能够从理论上进行“精准化”的知识和实践就是“科学的”,而那些经由了实践检验,却由于“理论体系”不够复杂和精细的知识体系和成果,就常常被排斥在人类文明的殿堂之外。中医正是因为人们对它的“科学性”的怀疑和否定,受到了各式各样的抵制,从官方到民间,从“消灭中医”到“废医存药”,从中医师资格的认证到中西医结合的尴尬,等等……从很多方面,都能表现出我们对于科学和知识在认识上的促狭和固仄。

 

《百病生于筋》的推荐

      就我对于中医的浅薄的理解,在推广和倡导一种能够为大众所接受和理解的保健和强身健体的理念方法方面,《百病生于筋》已经是一部非常可口的好书。另一方面,胥大夫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宣扬中医特别是经筋理论对于人们健康的重要作用。每次进入他那个小小的诊室,都能够听到他中气十足的宣解,为患者、学生和朋友们传中医之道,解健康之惑。这本书,也是他这些年作为针灸名医的一次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且医学科班出身的他,不仅医术精湛,还有着深厚的古文和历史功底,通古博今,也就能够将中医让人觉得太过“玄妙”的理论以一种通俗而精确的方式解读。

      对于我们这些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在健康与非健康的边缘上游走的“现代人”来说,了解一些中医的理论和基本概念,以及通过一个个具体而明了的方法和例证,更深刻地理解它们的正确的作用原理,是非常必要的。我认为这是这本《百病生于筋》的另一种价值。

      说起来,胥大夫是我本家,我叫他大哥。他不仅是个很有造诣的大夫,还是一个内功颇为精湛的拳术高人,师从大成拳传人。有时间的时候,我常常跑到他的办公室里,和他聊天,受熏陶。与他交谈时,谈及大成拳祖师王芗斋的一段话,受益很深。这一段话,只有十六字:“神不外溢,意不露形,形不破体,力不出尖。”

      我想,用这样的一种心态和理念来理解中医,特别是经筋的那种意境,也是不差的。这个时候,中医就不仅是济世救人的法宝,还有着一种无法言喻的美好境界。

 

      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正如作者所言,我们也需要用十六字真言这样的心态和理念来理解中医,对于不懂中医或只知皮毛不究其深的人就妄自非议中医这样的行为,是不妥的。

 

【医生简介】

胥荣东,医学学士。现任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兼任中国大成拳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1979年9月-1984年7月,就学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1984年7月至今,一直在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

 

 | 本文作者 |

胥英杰 (VANCL凡客诚品前副总裁) 

 

来源:胥荣东的博客、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潇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