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时间医学的知识——昼夜侍,不离床


00 昼夜侍,不离床

    《弟子规》您一定不陌生,是清朝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所编撰的弟子在一切言行举止上应该格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从字面上就不难理解其对于弟子们具有意义重大的指导警示作用,而今《弟子规》依旧对我们的行为规范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所述“弟子”的范围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愈加拓宽,在各个领域中我们都能从中得到启示,遵循规律。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深入《弟子规》,学习藏在其中的中医学根据。

[摘要]

         我们今天说的是《弟子规》里面的这句话:“昼夜侍,不离床”。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当父母身体出了问题,做孩子的,要尽力照顾,最好要做到白天晚上,都关注父母的身体状态,不能松懈。从医学的角度来讲,昼夜侍,可以全方位地观察患者的情况,掌握疾病的规律。这门学问,叫时间医学。中医认为,白天和夜晚,是阴阳交叠运行的,人体会随之而调整,白天阳气运行,夜里阳气潜藏,阴气用事。中医里面,还有一套时间体系,这个体系里面,早晨对应肝,中午对应心,下午对应肺,晚上对应肾,脾是每个时间都对应的根本。

 

    看到沈阳报纸上的一则新闻,说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太太,自己居住,结果这一天,自己去厨房做饭,不小心跌倒在地上,结果跌得很重,自己站不起来了,又没有力气喊出来,于是在地上躺着,不吃不喝,整整三天。这个时候,邻居有经常接济老人的,发现老人三天没有出门了,于是大家一起商量,从窗户看一下老人,一看不得了,发现老人正躺在地上,这样,大家请锁匠开门,送老人去了医院。所幸老人没有生命危险。

    我看了这个新闻,心中酸楚,这种晚年,真的比较凄凉啊。

    在看报纸的时候,我就把新闻念了。母亲听到,也很感慨,她说我们小区,昨天有位老人和她聊天,这位老人的孩子在国外,她自己一人生活在这里,患糖尿病,每天要扎三次胰岛素,买菜做饭,都是自己张罗,她对母亲说,自己有时候低血糖,这低血糖会很危险的,她感慨,不一定哪一天,自己悄悄的,说走就走了。

    我和母亲说,以后我们多多照应她一下吧,也够可怜的。

    为何讲这些内容呢?因为我们今天说的是《弟子规》里面的这句话:“昼夜侍,不离床”。

    我们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就是父母了,《弟子规》里面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当父母身体出了问题,做孩子的,要尽力照顾,最好要做到白天晚上,都关注父母的身体状态,不能松懈。

 

  • “昼夜侍”知多少?

    那么,为何要“昼夜侍”呢?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昼夜侍,可以全方位地观察患者的情况,掌握疾病的规律。这门学问,叫时间医学。

    中医认为,白天和夜晚,是阴阳交叠运行的,人体会随之而调整,白天阳气运行,夜里阳气潜藏,阴气用事。所以《黄帝内经》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意思是说,多是清晨的时候,患者感觉很清爽精神,这是“旦慧”;然后白天比较安稳,这是“昼安”;等到了下午,夕阳西下了,患者往往开始病情加重,这是“夕加”;然后,到了夜里,病情一般会严重,这是“夜甚”。黄帝问岐伯,为何会如此呢?岐伯回答,因为人是和大自然对应的啊,大自然有这样的规律,则人也会如此变化,人的正气的每天不同时间的变化,决定了邪气发作的强度,所以会如此变化啊。

    这个“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讲的是一般病的规律,但是,人体生病的变化,还不仅仅于此。

    中医里面还有另外的理论,比如经络学说中,有子午流注学说,这个学说认为,人经络之气的循行,是有规律的,按照十二个时辰,流注不同的经络,流注到哪个经络,这个经络就“当令”,也就是说执行任务,甚至连穴位的开阖,也有此规律。这个流注的过程是这样的:寅时 (3点至5点),肺经;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辰时 (7点至9点),胃经;巳时 (9点至11点),脾经;午时 (11点至13点),心经;未时 (13点至15点),小肠经;申时 (15点至17点),膀胱经;酉时 (17点至19点),肾经;戌时 (19点至21点),心包经;亥时 (21点至23点),三焦经;子时 (23点至1点),胆经;丑时 (1点至3点),肝经;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如果发现一个症状,总是在同一个时间出现,则可以分析是否该经有问题了。

    比如,很多肾病患者,问过我这样的问题,为何总是在下午五点钟到七点钟左右,腰酸的会严重呢?

    答案是很清楚的,这个时间段,是肾经当令,肾经出问题的人,在此时会更加难受。

    再举个例子,曾经有位凤凰卫视的女士,问我为何她最近突然每天清晨一定会在三点到五点之间醒来?我说:“你最近的压力一定非常大了,是吧?”她回答说:“是的,可是,这与早醒有何关系呢?”

    因为,中医里面,还有一套时间体系,这个体系里面,早晨对应肝,中午对应心,下午对应肺,晚上对应肾,脾是每个时间都对应的根本。这是另外一个时间体系,和前面的子午流注可以共同使用,当压力大的时候,肝火旺盛,容易早晨出问题,而且,肝火会融化肺金,这叫木火刑金,意思是情绪系统的郁滞,会导致呼吸系统的病变。早晨三点到五点肺经当令,所以这个时间容易出问题。所以,两个时间诊断体系相交叉,可以共同诊断,这样异常早醒的人,往往是压力大,导致肺经出了问题。

    所以,我告诉她如何按摩肺经和肝经,结果,大约一周左右,她说症状就消失,早晨可以睡个好觉了。

在中医里面,这几种时间医学的体系,是共同使用的,有的时候会叠加,有的时候会单独出现信息,每个信息都会有效,我们会把这些信息拿来综合考虑分析的。

 

  • 中西方时间医学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很多名家对于时间医学都十分精通,比如,清代著名的医生叶天士,他在给患者服用泻心火的药物的时候,往往让患者中午服药,因为此时心经用事,心经的经气最旺;而在服用补脾的药物的时候,往往让患者在晚上服用,因为上午的辰时和巳时,是脾胃经气最强的时候,而对应的时间,则是经气最弱的时候,此时服用滋补该经的药物,效果更好。

现在,时间医学在国际上也蓬勃发展,西医也发现,人体的激素等等水平,并非全天分泌均匀的,而是有着时间的节律的,所以很多疾病在一天里面,有着明显的发病规律,比如心脏病患者的死亡时间,往往在夜里,比如治疗哮喘的激素类药物,往往在清晨使用效果更好等等。目前,时间医学也出现了自己的亚分支,如时间生理学、时间病理学、时间治疗学、时间药理学、时间护理学等。

    所以,如果我们掌握了这样的理论,一旦父母夜里身体出现不适,我们可以做个初步的分析,或者,可以为医生提供详细的信息,没准就能发现疾病的元凶呢!要知道,根据时间医学的理论,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病情,我每次询问患者的情况,都会努力收集有关发病的时间性的信息,比如,什么时间咳嗽的严重?发烧什么时间严重?

比如,瘀血导致的疼痛,就有这样的特点,白天轻,或者白天根本就没事儿,可是,到了晚上却严重。根据这种特点,可以判断是否有瘀血,比如有很多男士,晚上躺在床上腰痛,白天是好人一个,没有症状。这是肾虚吗?不是的,绝大多数是瘀血导致的,活血化瘀,可以迅速见效。

 

  • “昼夜侍,不离床”的重要性

    可见,我们不能小瞧这个“昼夜侍,不离床”,如果我们能仔细观察,照顾父母,就可能找出更多的调理身体的信息和依据。它反应了我们做子女的,爱自己的父母,要为父母解除病痛的一种努力。

    同时,在照顾生病的父母时,如果能做到“昼夜侍,不离床”也会减少很多父母的痛苦的。比如,有的老人,生病后需要插鼻饲管,将食物直接打到胃里面,这样,患者的口中就会非常干燥,此时,需要照顾的人细心观察,常常用棉签蘸淡盐水来擦拭,这就是一个需要细心的工作,如果做了,对老人的身体非常好。

    还有老人,因为生病,常年卧床,如果照顾不勤,没有常常为老人翻身,则老人会生褥疮,褥疮一旦出现,会比较难以治疗,而且患者会非常痛苦。我常常见到,一些老人卧床很多年了,可是因为儿女照顾得及时周到,所以皮肤保持得非常好,这是令人赞叹的啊。

    还有些小病,比如感冒,有的时候老人白天什么事情都没有,可是晚上会发烧,此时,如果心不细,甚至有的时候不能发现老人在发烧。我见过有的子女,我一问老人的体温,他们能给我报出老人晚上22点、24点、2点、4点的不同体温,要知道,这些体温确实是不同的,老人的体温在不同的时间段是确实有起伏的,这就为医家提供了分析的信息。

   所谓时间医学的内容,都是方法,而支撑这些方法的,是孩子对父母深深的爱。

 

看完整篇文章,“昼夜侍”的重要性是否引起您的关注和重视了呢?小编相信这篇文章对于不论是目前为人父母的您还是作为子女的您都会有启发和感触,毕竟每个人都曾经或未来担任过这两种角色,“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珍惜当下彼此能够在一起的时光,儿女应在父母最需照顾的时刻陪伴关心着他们,“昼夜侍,不离床”。

 

︱作者简介︱

罗大伦,1968年生,辽宁沈阳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健管家,原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罗大伦博士一直致力于将古代的中医文化介绍给现代人,因此广泛地在互联网、电视、报刊等媒体上传播中医知识,曾出版了《百家讲坛 大国医》、《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等八十多万字的中医科普著作,在《健康时报》等报刊长期撰写专栏文章,被评为“健康中国2012十大风尚人物”。

 

来源:罗大伦的博客、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潇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