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们都背了哪些书?


 

 

Open book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对于学医者来说,《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就是经典。经典,你背了吗?

 

要背哪些书?

       学习中医不仅要读书,还要背书,这是古今医家成才的共同经验。 刘渡舟先生说:“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功夫可言的。”

 

       《名老中医之路》97位医家提及的书目共有320种,其中有41人明确提及应背诵书目,共计37种。

 

       背诵书目中被8人以上提及的有10种,依次为:《伤寒论》22人、《金匮要略》18人、《汤头歌诀》16人、《黄帝内经》14人、《药性赋》14人、《濒湖脉学》10人、《难经》9人、《医学三字经》8人、《神农本草经》8人、《医宗金鉴》8人。其余为4人提及1种,3人提及2种,2人提及7种,1人提及17种。

 

       以上书目主要包括经典类、基础类及临证类,归纳一下,数量并不是很多。此外,与整个书目相比,需要背诵的书大多是提及频次较高的,但并非完全一致。如《温病条辨》、《本草纲目》等,认为应读者多,应背者少。

 

名老中医不仅提出背诵书目,还多有论及背诵的意义与方法。

 

       岳美中先生说:“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果能做到不加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

 

       沈仲圭先生说:“根据我的经验,年青时要读熟几本书做底子。因年轻记忆力强,一经背诵,便不易忘记,可以终身受益,同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陈鼎三先生认为:“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关于背诵,名老中医有许多经验,今摘录数则如次:

 

任应秋:

       “我学习经典著作如《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都是二十岁以前读背的,也就是用机械的方法,朝斯夕斯地读和背,基本本把它记下来了。”

 

姜春华:

       “现在看来,趁年轻记忆好,读熟了后来大有用处,这也可说是学习中医最基本的基本功。”

 

方药中:

       “我用小纸片把要背的东西写上一小段带在身上,反复默念,走到哪里念到哪里,一天能背熟几个小段。”

 

哈荔田:

       “我背书时不用默诵法,而是在僻静处朗朗诵读,俾声出之于口,闻之于耳,会之于心,之后则在喧闹环境中默忆背过的内容,所谓‘闹中取静’。如此,则不惟能熟记,且能会意。”

 

路志正:

       “伯父教我诵读中医典籍的方法是:先是低吟,即自念自听,吟读数十遍或百遍之数,有若流水行云,出口成诵,形成自然记忆。他反对高声朗读或强记在心,否则忘却亦快。低吟之后,要逐渐放慢速度,边读边体会文中涵义,所谓‘涵味吟诵’,务求弄懂原文。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逐渐使我认识到背诵和理解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许多名篇大作及中医经典都是这时诵读的,至今不少原文仍能朗然成诵,深感得力于当年窗下功夫。”

 

谢海洲:

       “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泉,有了熟读乃至重点篇章能够背诵的硬功,博览各家各派,才能抓住重点。老一辈所以能引经据典,脱口而出,如数家珍,就是因年轻时下过一番苦功。经典读熟了,以后才有豁然贯通之妙。

 

       尤其在青少年时,奠基更为重要。我四岁时,随祖父课徒的学生念些歌赋,虽不理解,念得多了,也就记住了。背,不单纯是记忆的问题,还有加深理解的作用。学习方歌、药物更是如此,不背不成。熟背才能得心应手,口到笔到,熟能生巧……这种背诵的‘童子功’,对学中医的人是必备的。”

 

       总之,老一代名医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学好中医必须背诵,而且背诵宜早,必须坚持不懈。

 

附:文中名老中医简介(按文中出现先后排列)

 

刘渡舟(1917年10月9日-2001年2月3日),原名刘荣先, 辽宁省营口人。中医伤寒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名誉主编,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特约成员,北京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名誉会长。

 

岳美中,中医学家。一生从事中医医疗和教学工作。较早地提出了专病、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善用经方治大病。于中医老年病学领域,有新的创见。倡办全国中医研究班和研究生班,培养了一大批中医高级人才。多次出国从事重要医事活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沈仲圭(1901年~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人。主任中医师。青年时期曾充任小学教员,弱冠后拜杭州名老中医王香岩为师。结业后,曾在上海南市中医专门学校,上海国医学院,中国医学院等校执教。 1956年调至中医研究院工作,定为主任中医师职称。临床擅长内科杂症,对妇科调经的治疗,也有独特的经验。

 

任应秋,现代医学家(1914-1984年)。字鸿滨,四川江津县人。幼习四书五经,有较坚实经学基础,后就读江津国医专修馆,于文史训诂,均有长进。于1936年赴上海入中国医学院,并问业于沪上名家陆渊雷等人。抗战时返乡悬壶。并创办《华西医药杂志》。1949年后,先出任重庆市中医学校教务主任,后于1957年应聘任教于北京中医学院,先后任院务委员会委员,医学史、各家学说、医古文教研室主任,中医系主任等职,后又出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委中医专业组委员等职。其治学态度严谨,又精勤不辍,故著述甚丰。其重要者有《中国医学史略》、《内经十讲》、《五运六气》、《中国历代名医精华》、《中医各家学说》、《中医病理学概说》、《中医基础理论六讲》,并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基础理论分卷》等。

 

姜春华(1908~1992年),字秋实,汉族,江苏南通县人,著名中医学家、中医脏象及治则现代科学奠基人。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疗效卓著。先生自幼从父青云公习医,18岁到沪悬壶,复从陆渊雷先生游,30年代即蜚声医林,曾执教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上海复兴中医专科学校、新中国医学院等,还受聘为《华西医药》、《北京中医杂志》、《广东医药旬刊》、《国医砥柱》等杂志的特约编辑。60年代初即提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主张,治学勤奋,勇于探索,曾提出“截断扭转”独创性的临床治疗观点。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方药中(1921-1995),重庆市人,原名方衡,中医学家。从医50余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临床研究方面,成就突出。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对中医气化学说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同时,对辨证论治规范化提出新设计。参加创办并长期主持全国中医研究班、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的工作,培养了一批中医高级人才。临床长于肝病、肾病以及若干疑难病症的治疗。

 

哈荔田(1911-1989),又名彤阶,著名的中医妇科专家、教育家。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全国中医妇科委员会主任,天津中医学会会长等职。

 

路志正,男,汉族,1920年12月出生,河北藁城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1939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擅长中医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等亦很有深造诣。

 

谢海洲(1921-2005),河北省秦皇岛人,汉族,现代中医药大师。出身于中医世家,原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资深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治风湿病、脑髓病、血液病等内科疾病。

 

来源:中医书友会第427期,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