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博士谈中医防雾霾


00 雾霾

       入冬以后,各地被雾霾所笼罩,空气清洁器、防雾霾口罩等都成了热卖商品。那么除了戴口罩、开机器防雾霾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防雾霾呢?中医是怎么认识雾霾并且如何考虑防雾霾的呢? 

       上海中医药大学玄振玉博士从中医角度论述了他对雾霾的认识并给出相应的防雾霾建议,小编已经试过玄博士的防霾茶,效果杠杠的哦~~

 

一、何为霾?

 

        霾,也称阴霾、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

 

        近些年来,随着“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导致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霾中含有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它们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时候侵入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从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等疾病,诸如咽喉炎、肺气肿、哮喘、鼻炎、支气管炎等炎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心肌缺血及损伤。

 

        霾作为一种致病邪气,是工业时代才出现的产物,传统中医理论包罗万象,古今通用,那么在中医来看,霾邪病因如何归属?有何致病特点和预防措施呢?

 

二、雾为湿浊,霾为燥浊

 

        浊气,泛指一切阻塞清窍的邪气,雾和霾均属浊气范畴。但雾为湿浊之气,属阴,属天象,自古有之;霾为燥浊邪气,属阳,多人为,近代出现。

 

        理由有几点:

 

        其一,从二者形成的气候条件看,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因此雾属湿,霾属燥。

 

        其二,从二者致病的表现看,感受雾露之邪会令人头昏胸闷恶心,甚至腹泻,一派湿邪致病的表现;感受霾邪,会出现口鼻眼睛干涩、咽痛、咽干、干咳、痰少而粘等,一派燥邪致病的表现。

 

        因此,我们说现代人类制造出来的这种霾邪,本质应该属于六淫邪气中的燥邪。或许有人问,雾霾同在,邪气属性如何?其实雾气乃自然界产物,对人体伤害较小,最主要的是霾对人体的伤害,且现在虽雾霾统称,多以霾为主。因此,雾霾致病,燥邪特征较为明显。

 

三、霾邪致病的特点

 

1、霾邪属阳,易伤阴液。

        阳邪容易伤害人体阴液,导致阴虚症状。如伤害肺阴导致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鼻腔干燥、皮肤干燥,伤害胃阴导致口咽干燥、口渴,伤害肝阴导致眼睛干涩等等。

 

2、霾为燥邪,易伤肺脏。

        我们知道,“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燥邪最易伤肺,除了出现上条所属症状外,长久刺激会出现肺痿、肺痈或慢阻肺,形成较严重的疾病。

 

3、霾为浊气,易阻塞清窍。

        浊气易阻塞清窍,出现两眼干涩视物不清,头昏头晕、且易阻碍体内清气升降,出现恶心、胸闷等症状。

 

四、雾霾的中医药预防法则

 

        除了传统的戴口罩、减少户外活动外,结合中医对雾霾致病的认识,在食疗药膳方面,推荐以下几款供选择使用。

 

1、养阴防燥—沙参麦冬百合粥,适用于主证为口咽干燥、皮肤干燥为主的人群。

        【做法】沙参麦冬各20克,煎煮30分钟后滤去药渣,加入大米适量、百合10克熬粥,此为一家三口用量。

 

2、补气养肺—黄芪橘红粥,适用于主证为胸闷气短,干咳痰少而粘,咳之无力的人群。

        【做法】黄芪15克、橘红10克,煎煮30分钟后滤去药渣,加入大米适量熬粥,此为一家三口用量。

 

3、养肝明目—复方杞菊茶,适用于主证为眼睛干涩人群。

        【做法】枸杞子15-20粒、杭白菊3-5朵、石斛5克,泡水500毫升代茶饮,此为一人一天的用量。

 

4、防霾茶,适用于雾霾天的保健预防。

        【做法】黄芪5克、橘红5克、麦冬5-10粒、桔梗5克,泡水500毫升代茶饮,此为一人一天的用量。可有效改善雾霾引起的各类不适,并可以提高肺功能及免疫力,有效预防雾霾带来的伤害。

 

》》编后语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我们积极探索以各种手段减少雾霾、以物理方式降低雾霾对我们身体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扶助正气而构建起身体安全的高墙,尽量减少雾霾对我们身体的伤害。

 

本文由玄博士授权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 作者简介 |

玄振玉,九三学社社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苏州工业园区首届科技领军人才,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兼任中国中药协会新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药剂委员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玉森新药、吴淞江制药、添年堂创始人,对新药研发及经典中医学有较深的研究。

 

来源:添年堂微信号,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