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意象思维?


00 何谓意象思维

    谈到思维似乎只有哲学与科学方为正统,西方人罕有承认中国人有自己的哲学,中国人则习惯将自己的思维核心称之为诸子百家或一源三流。能称之为“学”者必然有不同于他“学”之思维,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中医原创思维,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与哲学思维有许多相似之处。那么,意象思维作为植根于这些思维的最主流的中医思维,到底是什么呢?有哪些特性呢?

 

         自伏羲一画开天地,意象思维就成为主导国人思维的核心。该思维是透过现象表面探索其内涵本体的一种思维,也可称之为形象思维。

 

         意象思维即把形象、征象、意象相同、相通,相似、或相感者归为同类。其“类”的划分是建立在大量“象”观察经验筛选,对事物内涵分析,对事物现象乃至本质进行逻辑类推、概括、归纳,确定它的抽象属性,找出它的共性的基础上,再借助一定的形式加以标识。

         因此“以类相从”就是该思维的内在逻辑及“模式化”处理方式,目的是达到以象表意,甚至表达概念、范畴。玛契[1]先生说:“《易传》所谓‘君子以类族辨物’,就是要求比较各类事物的同异,把握所考察事物的类的矛盾运动与相互转化。这样运用类范畴进行比类的方法,就是辩证逻辑的比较法。这种方法,在古代运用于天文、历法、音律、医学这些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可说《易》形成了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以内涵分析为主的具逻辑意义的推理方法。

         象思维常借助诸如卦爻、太极图、八卦图、河图、洛书、天干地支等直观、形象、简略的符号、图式、数字为拟象工具来与气-阴阳-五行原理贯通,通过类比、模拟、象征、推演等手段把复杂流变的自然图景展示为一种可观仿象,从而把握宇宙的本质规律和认知自然万物的具体知识、基本原理,并构建起具很大包容性、普适性的解释世界的简约化和规范化思维模型。

         现代人习惯了复杂与精细,总有一种感觉,就是嫌符号、图式模型过于简约,常有疑问,若碰到复杂问题怎么办?这类模型具有包容性、普适性不仅是指其可悟道明理,亦指其可因变而变–八卦可进一步错杂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阴阳本互藏且具无限多层次的可分性,五行亦可互藏,阴阳、八卦、五行还可交互融通,如此则具细化或修正功能,亦显出这此模型唯变所适的优点。可惜的是现时之人学这类模型大多是略知皮毛,未识权变,却反以皮毛之识来论此模,低看了这类模型。

         可见,与现代科学见到现象多须借助器物找出其内部的物质基础或机制的方法不同,意象思维则多以自然观察方法,在现象层面本身以“以类相从”方式确认内在联系或推演所蕴含的理,而达到“比类求理”目的。其过程包括了类比、归纳、演绎等多种推理方法。

         以木行类象为例,类比前须先确定木象特点。《尚书·洪范》曰:“木曰曲直”给木之象定下了基调。所谓“曲直”,是指树木的干枝不断地或曲或直地向上、向外伸长舒展的姿态。比类时,则“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周易·系辞上》)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属于“木”。春天万物生长有生发之意,故春天属木;五化中的“生”也据此属木;草木本植物颜色多青,故青色属木;植物之叶、根味多酸涩,故酸味属木;日出东方,有升发之意,故东方属木;春天多风、东方沿海地区也多风,故风属木;五脏之中肝性喜条达舒展而主升,故肝属木。这是据木象而定类,把形象、征象、意象相同、相通,相似、或相感者归为同类,这就有了归纳,但此归纳却是以木之意象去会意、推演方位(东)、时间(春)、颜色(青)、味道(酸)、脏(肝)等而得,之中实含演绎法。

         因此,符号、图式以及阴阳、五行体系等是身兼数职,本身既是类比的参照物,也是将万事万物“以类相从”的归纳模型;又以此模型去比拟万事万物的性状与功能,在同构的基础上类推、演绎其变化之“理”,同时也成为了演绎工具。

         归纳起来,意象思维成熟模型的推导建立是先观察世界,然后将万事万物的具体的形象、征象归纳为抽象的符号、图式而形成观察解释模仿系统;而使用过程则对观察对象以“象”为中介按“以类相从”原则进行标志、归类,并借符号、图式系统以达模拟、会意、领悟、认识客体,并进一步法象效意而行的目的。

         上述说道或显抽象,我们不妨从“象”视野,以一脏系为例,以解剖象、生理病理象、临床反证象、阴阳象、五行象、易象(卦爻象、图象)、内证象、政官象、天人应象·······等诸象相参而释,且看传统理论能否更得宏扬而演绎出新的义理?看能否在中规中矩之说外,能多几分充实,受几分启发,得几分新趣,添几分气象?

 

参考文献

[1]冯契.论中国古代的科学方法,哲学研究.1984,2:58-66

 

         就思维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医与哲学、科学虽不能绝对等同,但都是认识宇宙万物的有益补充。作为学人而言,应该以中国传统文化包容之精神以及哲学会通之思维,在认真研习的前提下兼取各自思维之优势所在。目前,意象思维学尚未建立起来,意象思维的特有的本质、功能、运动规律及与抽象思维的关系,科学技术中的意象思维和艺术创作中的意象思维的区别与联系,等等,我们都还很模糊。可以相信,随着意象思维秘密的揭开,中医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将会向前迈进一大步。

 

︱作者简介︱

潘毅,1956年11月生,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校教龄23年,主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年均本科授课约180学时,研究生授课约40学时。具有良好的师德,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注重教学法的研究及教学规律的摸索,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了多元知识汇通、多媒体结合的生动而又内涵丰富的教学风格,即在教学中结合具体内容,多角度地切入:如医学方法的剖析、哲学内涵的阐发、中西医学的比较、文化历史背景的透视、边缘学科知识的引入、中医其它各科的印证以及思维方法的引导等,使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得以调整、拓宽与优化,深获同行和学生们的好评。

 

来源:潘毅的博客、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潇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