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疗法的处方特点


00 腹针

        “腹针,是一种全新的针灸疗法。”在“梅花香自苦寒来——记腹针疗法发明者薄智云”中已经向大家介绍了腹针疗法的创始人薄智云及其大致的由来。现在请大家跟随薄智云教授学习了解腹针疗法的处方特点,以对腹针疗法能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腹针疗法是一种治疗慢性病、疑难病和老年病的新的针灸疗法, 具有“安全、无痛、高效、快捷” 等优点。由于腹针的处方具有“ 处方标准化、辨证条理化” 的特点, 所以, 不仅临床疗效好, 而且可重复性强, 使针灸学科的科学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腹针处方学, 是中医理、法、方、穴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立在临床疗效的基础上, 按照中医方剂学的规范建立的、在临床上经过长期实践反复验证的、非常有效的处方治疗系统, 腹针的处方学原则源于中医的方剂学。它的内容主要是在中医辨证、立法的基础上, 研究如何按照处方的组方原则, 选择适当的穴位, 规定针刺的顺序、深度、方向、组织成方, 并且根据病情的需要, 确定配合的方法等。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 笔者逐渐认识到穴位与穴位配伍以后, 可以共同协调、互相促进、增强疗效;或者能够消除或缓和某些穴位对人体的不利影响。把这些认识进一步结合方剂学的原理上升到理论, 于是就产生了腹针的处方学。并经过长期的临床反复验证得到确认。学习和掌握腹针处方的组方原则及配伍, 在临床上就可以更好地选择穴位, 进行组方, 提高临床效果。

 

         历代中医文献记载了大量的针灸处方, 其中有许多在临床上是用之有效的, 我们应当努力发掘, 加以提高。但是, 许多的疾病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因此在临床上很难找到完全适合的处方, 所以腹针是根据处方的原则对一些新的时代疾病的特点进行研究逐渐形成的传统中医辨证思维的治疗体系。

 

1 腹针处方的组成与配伍

 

         腹针处方,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穴位配合在一起应用, 有一定的组成原则和方式; 同时, 穴位与穴位配合应用, 由于穴性和功用的不同, 又出现了配伍以后的相互关系问题。因此, 需要注意穴位的组成与配伍。

 

1.1 腹针处方的组成原则

 

         腹针处方的组成原则, 根据中医方剂学的理论和临床的实践经验, 分为主穴、辅穴、佐穴、使穴四部分(即君、臣、佐、使)。

 

         (1) 主穴: 是根据病情的需要, 针对病因和主要症状, 进行脏腑辨证, 选择一、二个主要穴位, 作为一个处方的主要组成部分, 对相关的脏腑进行调整, 以集中解决疾病内脏的主要矛盾。

 

         (2) 辅穴: 是加强主穴调理脏腑的功效或兼顾调理其它相关脏腑症状的穴位。

 

         (3) 佐穴: “ 佐” , 就是辅助的意思, 协助主穴和辅穴调整内脏后, 进行经络辨证, 调理相关经脉或相表里经脉和治疗一些次要的症状, 使脏腑的气血能够通过相关的经脉向患病的部位输布, 为主穴和辅穴调理脏腑后产生的气血建立相关经脉通路的穴位。

 

         (4) 使穴: 为治疗相关症状的穴位, 具有引导气血直达病所的作用, 是治疗疾病临床症状的相应部位局部取穴。但有时使穴是引经穴, 具有调和诸穴的功用。

 

         综上所述, 主穴是一个处方的主要组成部分, 辅穴是辅助主穴共同调理脏腑的部分, 在大多数治疗慢性病和复杂病的处方中应当体现中医“治病必求于本” 的基本原则。在中医理论中, “ 经络内属于脏腑”“ 有诸内必形诸于外”, 说明无论是从经络的生理上, 还是从疾病的病理上, 保持相对的内脏的非平衡适度稳态是中医治病的基本特色, 尤其是治疗慢性病和复杂病时非常重要。因此, 腹针处方中的主穴和辅助穴, 是以调理相关的脏腑为主要目的。佐穴、使穴, 都是辅助穴, 是以治疗临床症状为目的, 所以,处方的组成也可分为主穴和辅穴两个部分。在一个处方中“ 主穴、辅穴、佐穴、使穴” 的穴位多少由处方的需要决定, 并没有特殊的规定。一般主穴少, 辅助的穴位较多。

 

         以颈椎病为例: 颈椎病处方由中脘、关元、商曲、滑肉门6个穴位组成。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病变, 主症是颈椎骨质增生引起的头痛、头晕、心慌、颈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肾主骨, 颈椎病与肾虚相关, 所以在处方中关元补肾为主穴。在老年人中颈椎骨质增生的发生率很高, 但是有临床症状的仅10% 左右, 大部分与颈部的肌肉功能欠佳有关, 中医理论中脾主肌肉、四肢, 因此颈椎病也与脾虚相关, 处方中中脘补脾为辅穴。滑肉门是足阳明胃经的经穴, 可以疏通上肢及头部的经气, 是佐穴。商曲在腹部的全息图中位于颈与肩的结合处,是治疗病变部位的穴位为使穴。在处方中, 主穴关元调理主要脏腑肾脏的功能, 辅穴中脘调理相关脏腑脾脏的功能, 佐穴滑肉门疏通经脉, 使穴商曲治疗局部的病变, 使处方形成了从脏腑到经脉和局部的整体治疗体系。

 

         总之, 腹针处方的组成原则, 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一部分, 是中医“ 理、法、方、穴” 的具体应用。在腹针处方中, 必须体现“ 调理脏腑人手, 兼顾经脉局部” 的多层次、多靶点的整体治疗原则, 使腹针处方的治疗形成立体的治疗体系, 体现出中医“ 治病必求于本”的基本特色。

 

1.2 穴位的配伍原则

 

       腹针处方的组成是通过穴位的配伍来实现的。配伍, 是把两穴或两穴以上穴位配合在一起, 具有一定选择性的用穴方法。穴位每因配伍的不同而作用有所区别, 如中脘与关元相配伍, 则能补脾补肾;与下脘相配伍, 则能和胃健脾。通过配伍, 有的可以加强穴位的功效, 如中脘是胃的募穴, 可以治疗胃的疾病, 配下脘则治疗胃病的范围更广、作用更强;有的可以减少穴位的偏性, 如中脘与关元同用, 中脘健脾, 可以减少关元补肾动肾之弊。“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 关元可以补肾, 但针刺本是泻法, 以泻法行补事, 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因为先天之元气是先天察受, 虚多实少; 后天之源是生于水谷, 取之有道; 因此二穴合用时可以减少关元补肾动肾之弊。

 

         每个处方所用穴位的多少, 主要依据病情而定。如病情较单纯, 或治法需要专一时, 处方的穴位应力求少而精; 如病情复杂, 需要同时治疗两种以上疾病时, 处方的穴位必然要多一些, 但穴位过多有时会造成相互牵制、相互影响, 必须注意。

 

         一个处方中各穴位的针刺深度, 一般来说, 主穴的针刺深度略深于一般的穴位针刺深度, 而辅助穴位的针刺深度小于常用针刺深度。有时根据病情的不同会有变化。用穴的针刺深度, 不仅在一个处方中要分别主穴与辅助穴的层次, 而且还要依据病人的具体症情而有所变化。

 

2 腹针处方的加减变化

 

         一个处方的组成, 不论是古方和今方, 都有一定的原则和一定的适应范围, 是辨证施治的具体运用。因此, 在临床应用时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当随着病情的变化, 体质的强弱, 年龄的大小, 病程的长短, 病位的深浅, 病人的胖瘦并考虑到治疗的补泻, 适当地、灵活地予以加减运用。

 

2.1 穴位的加减

 

         处方常因穴位的加减而改变其功用和适应范围。例如中脘和关元在腹针的处方中分为天地针,是补肾、补脾之方, 适应于肾虚、脾虚而致的骨关节性疾病和腹部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水肿等脾肾阳虚者。假使在这个处方的基础上, 加下脘就兼有理胃气的作用, 如果把下脘的针刺深度变浅则有改善脑供血的作用;假使肾虚较甚, 在上方的基础上加气海, 兼有增强补肾的作用, 如果把气海和关元的针刺加深则有治疗急性腰痛的作用。这是在主症未变的情况下, 随着兼症的不同而加减变化的方法。

 

2.2 穴位配伍的变化

 

         处方的穴位配伍改变后, 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处方的主要作用。如以治疗落枕的处方为例, 中脘、商曲(患侧)、滑肉门(患侧)是治疗落枕的基本处方, 有滑利颈部肌肉、消炎止痛的作用。如果把患侧的商曲改为与健侧的商曲配伍, 即是治疗肩周炎的基本处方, 而有滑利肩关节、改善肩部供血的作用;与双侧的商曲配伍, 即是颈、肩病的处方, 有滑利颈、肩部肌肉的作用。由此可见处方的配伍、组成, 与功用、主治是密切相关的, 主要穴位的配伍变化了, 处方的作用和适应症也会改变。其次, 腹针治疗疾病时基本处方是固定的, 同样的疾病随着临床症状的不同穴位也会发生加减的变化。在临床上腹针疗法对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症状进行了归纳, 以解决临床病人的个体差异, 笔者将这种穴位的加减称为辨证条理化。

 

2.3 穴位刺激量的改变

 

         在中药的方剂中, 药物的用量改变, 会使方剂的治疗范围发生变化。在腹针一个处方中, 穴位的刺激量如有改变, 它的作用也会随着变化。腹针穴位刺激量的变化表现在针刺的深浅、刺激的强弱和穴位的增加几个方面。例如中脘与关元, 中脘的刺激量(针刺较深)大于关元, 就以调理脾胃为主(也可以穴位深浅的刺激量不变, 加下脘);若关元刺激量(针刺较深)大于中脘, 则以补肾、补脾为主(也可以穴位深浅的刺激量不变, 加气海)。由此可见, 穴位相同,而对穴位的刺激量改变时, 其处方作用的主次也就相应转化, 适应范围也就有所区别。

 

3 腹针处方的分类

 

         腹针处方的分类, 有以疾病分类, 有以症候分类, 有以病因分类, 有以脏腑分类, 有以治法分类等。其中, 以疾病分类, 以症候分类为临床常用。以症候分类的以天地针、引气归元等处方为主要代表, 在腹针疗法中也把这类处方称为常用处方, 把以疾病分类的处方称为疾病处方。

 

3.1 常用处方的特点

 

         常用处方是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处方, 由于在临床有时疾病是多因一果, 有时疾病是一因多果, 还有时是多因多果。

         因此, 许多临床症候都与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为了便于临床的使用, 我们把在临床中经常使用的穴位组合称为常用处方。这些处方的特点是:有的处方只有主穴和辅穴, 而没有佐穴和使穴;有的处方只有佐穴, 而没有主穴和辅穴。因此,在临床上很少单独使用。治疗时又是疾病处方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下面以天地针为例给大家进行简单的介绍。

 

         天地针是一组腹针的常用方, 由中脘、关元组成。腹针以神阙为中, 中脘为天, 关元为地。中脘是胃之募穴, 胃与脾相表里, 有水谷之海之称;关元是小肠经的募穴, 别名丹田, 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之功, 故两穴合用具有补脾肾之功能。

 

         病例1 : 徐x x , 女, 5 5 岁, 1 9 9 2 年4 月12 日初诊。

         主诉: 经X 线片确诊为颈椎骨质增生5 年。颈部酸困、活动困难且疼痛, 肩部肌肉酸胀, 左臂麻木酸困直达无名指及小指, 晚上经常因双手麻木、疼痛痛醒, 活动片刻后缓解。经腹针天地针、商曲、滑肉门、左上风湿点治疗20 分钟后, 颈部疼痛消失, 活动灵活。次日来诊诉晚上睡眠时疼痛程度减轻, 今晨颈部活动已正常, 肩及左臂症状减轻七成以上, 继针前穴6 次, 共7 次, 症状消失。

 

         病例2 : 张x x , 男,1 1 岁,1 9 9 2 年1 月1 6 日初诊。

         现病史: 出生时因难产, 产钳助产时致患儿颅内出血, 出生后住院52 天。n 年来, 双拇指内屈于掌心, 不会屈伸, 其余四指屈伸正常, 但手无功能, 生活不能自理, 穿衣、吃饭均靠家长服侍, 右足行走时足尖不能离地, 路面不平易摔跤。经腹针天地针、滑肉门, 治疗5 分钟后, 双拇指可伸展, 留针30 分钟后,双手拇指已均能配合握笔, 但活动不灵活, 拿衣服、整包饼干等已自如。后又针前穴2 次后, 双拇指活动基本灵活, 可拿小物件并自己进食, 行走时右足亦较有力, 嘱其进一步加强功能锻炼。

 

         中医认为“ 肾主骨生髓” , 肾虚则骨不坚; “ 脾主肌肉、四肢” , 脾虚则四肢与肌肉不得养。故补脾肾治疗上述病证均得其功, 异病而同治。因此, 与上述诸症相关的疾病均在天地针治疗的适应症之内。

 

3.2 疾病处方的特点

 

         腹针疗法主张“先从诊断入手, 再看辨证妥否,尔后操术勿躁, 依情再做加减”。提倡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进行辨证。这里所指的诊断主要是西医的诊断, 使我们的治疗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因此, 腹针治疗疾病的处方有一病一方的特点。在上面治疗落枕和肩周炎的处方中大家可以明显地看出, 任何一个穴位的改变都可能使处方治疗疾病的范围发生很大的变化, 下面以肩周炎的处方为例。

 

         肩周炎的处方是中脘(深刺)、健侧商曲(中刺)、患侧滑肉门(浅刺)。

 

        处方中不仅对穴位的针刺深度进行了规定, 而且对针刺的顺序和手法也有严格的要求。在治疗前还要求对病人进行认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果肩部的疼痛是由于颈椎病、胆囊炎或心脏病引起的放射性疼痛则不是本处方治疗的范围, 应当使用治疗原发病的处方。对于肩周炎的各种临床症状,则可以根据病情在此处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 使处方对于肩周炎的各种临床表现均有适应性, 保证了疗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处方的加减是在不改变处方的基础上进行的, 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必须根据腹部的经络分布特点与全身的相关性来进行选择。

 

4 小结

 

         腹针疗法处方的标准化是建立在神阙经络调控系统和中医理论指导下, 根据疾病的规律和特点总结出来的、具有很好临床疗效的治疗体系。为了保证临床的可重复性,腹针疗法还必须依靠操作的规范化来进行保证。而操作的规范化贯穿在腹针疗法全过程中, 不仅包含取穴, 而且包括手法操作的规范化, 只有认真地掌握好每一个环节才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同时说明针灸是一门具有很深科学内涵的学科, 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 学习现代医学知识, 经过长期的知识积淀和临床实践才能使我们的水平逐渐提高。

 

                                                                                                                                   (收稿日期: 2002一07一18 , 成平发稿)

 

》》编者按

        腹针疗法以“神阙调控系统”理论为核心,使传统的脏腑经络学说得到了更好的阐释。腹针疗法首次提出:经络分为先天和后天经络两个系统,并发现先天经络的在腹部的分布特点,不仅能取得神奇的疗效,而且能够重复验证,使针灸治疗慢性病、疑难病的治疗的周期大大缩短,被人们称为“奇效腹针疗法”,也为现代经络研究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作者简介︱

     薄智云,腹针发明人、腹针疗法创始人、教授、主任导师中国著名中医针灸学家。腹针发明人。腹针疗法创始人。首批“中华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

    中国“百老”之一,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中国针灸学会腹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薄氏腹针医学研究院院长、广东省中医院腹针研究所所长、广西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全欧洲中医药专家联合会学术顾问、美国腹针医学会高级顾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自然疗法专业委员会顾问。

    从事针灸临床研究40余年,在针灸学科的诸多领域都有较强的医、教、研能力,发表和交流论文数十篇,专著《腹针疗法》、《腹针挂图》和科普《腹针无痛治百病》受到大家的追捧。使针灸适应症得到了很大的拓展,腹针被人们称为“奇效腹针疗法”。现在,薄老的学生3000余人遍布全国、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法国、意大利、新加坡、希腊、韩国、英国、挪威、荷兰、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腹针疗法在神州大地和世界不同角落开花结果。许多欧洲的患者都把薄教授的手称为“上帝之手”。这样一双神奇的上帝之手正在用他的魔力给世界带来新的希望。

 

来源:中国针灸2003年5月第23卷第5期,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潇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