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中药五色的走向


00 五色

       说到中医,离不开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说到中药的性能离不开性味归经。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色(青赤黄白黑)与五味(酸苦甘辛咸)分别是脏、色、味在五行的表现,那么他们是否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潘毅教授在本文中评估了五色入五脏的走向概率及临床意义。

 

         中药五色入五脏虽属老生常谈,但却鲜见有文章评估其走向概率及临床意义,既如此,本文就在这里简评一下。

 

 

         五色入五脏或受《灵枢·五色》所言的“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启发,《本草备要》谓:“凡药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此五色之义也。”此见之用,可以五色参为例。《本草纲目》云:“五参五色配五脏。故人参入脾,曰黄参;沙参入肺,曰白参;玄参入肾,曰黑参;牡蒙入肝,曰紫参,丹参入心,曰赤参。”因中药没有青参,故肝之应,时珍以紫参代之。

 

         这里须注意,五色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不是以解剖脏腑为据,而是以五色与中医五脏系统(含经络)功能为对,因此,如果设计一个实验,以某种手段跟踪药的主要成分是否到达相应的五个解剖脏器就是笑话了。该观察的应是能否改善相应中医五脏系统的相关功能态,以人的疗效为据是最为实际的。同时,所谓五色入五脏也不是五色独入五脏,不入它脏。而是五色各自喜入那一个脏,先入那一脏,以入那一个脏的概率最高而已。

 

         这里,还是以临床之用为凭,来一个大概评估。

 

         色偏红者入心系或入血,如朱砂、红花、赤芍、丹参、丹皮、枸杞子、红藤、茜草根等。概率极高,几无例外。

 

         色偏黑者入肾系或入阴分为主,时入血分,因血属阴故。如玄参、熟地、磁石、黑芝麻以及炭类药等。概率也高。

 

         色偏白者入肺或气分,在经则因为阳明属燥金,故也可以入阳明。如石膏、山药、沙参、百合、白芷、白前、白芨、白茅根等。概率尚可。

 

         色偏黄者入脾,如甘草、人参、黄芪、饴糖、大黄等。但黄色有点漫散,如著名的三黄就各走各道,概率一般。

 

         五色中指导意义最小的可能是青色。因植物多为青色,虽然入药部位不一定色青,但毕竟青还是较为常见,如果说都以入肝为主,似乎讲不过去。但若确以青为最显特征,则又另但别论,如青黛、青皮、青蒿、秦皮等。《本草乘雅》谓秦皮:“木小岑高,木皮翠碧,甲木少阳胆,乙木厥阴肝药也。”《本经逢原》亦云:“秦皮浸水争青,气寒性涩,肝胆药也。”因此,青色之指引当以特异者为参,余者未足为凭,五色应五脏中此色概率最低。

 

         上述五色分论,虽未敢言精确,但大约如是;合而论之,由于五色入五脏的概率有参差,故评分约为良一。

 

         药之象一般不独看,皆因独看,欲举一、二反例,实非难事,易存争执。若气、味、色合看,则所入更为肯定。如玄参色黑、味咸、气寒,则入肾;石膏、白芷均色白、味辛故入肺与阳明,参照系越多,越准确。古人也明此理。如同为赤色之药,《本草问答》较之云:“红花色赤,自入血分;而味苦,则专能泄血。又凡花性皆主轻扬,上行外走,故红花泄肌肤脉络在外在上之血。丹皮色味亦类红花,而根性下达,与花不同,故主在内及泄中下焦之血。桃花红而仁味苦,皆得地火之性味者也,仁又有生气,故桃仁能破血,亦能生血。茜草色赤味苦根甚长,故下行之力更重,专能降泄行血也。”又“荆芥性缓于薄荷,紫苏亦然,二物皆色赤,能入血分,味辛香能散寒,故皆主散血分肌肉中之寒。”这两段都是在色赤的前提下再参形质,则可在入血的前提下细辨、细别其效。

 

         此外,又有五色均具的看法。《本草崇原》谓:“防风茎、叶、花、实,兼备五色,其味甘,其质黄,其臭香,禀土运之专精,治周身之风证。盖土气厚,则风可屏,故名防风。”因土载四行,土统四行,五色具备者,以入脾为主。

 

》》编者按

          《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提出“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后来形成药物归经说的理论依据之一。按归经理论,五味入五脏是表明辛对肺、甘对脾、酸对肝、苦对心、咸对肾分别有特定的选择性作用,既是药性理论,在众多的药物中应有普遍性,对学习和临证应用药物当有规律可循。而五色与五味、五脏的关系同样密切,本文介绍的五色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五行的相应性。

 

          近代的色彩心理学表明,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不同的色彩会对人的情绪、反应产生不同的影响,当然色彩对五脏的影响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并以数据说明。

 

︱作者简介︱

潘毅,1956年11月生,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校教龄23年,主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年均本科授课约180学时,研究生授课约40学时。具有良好的师德,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注重教学法的研究及教学规律的摸索,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了多元知识汇通、多媒体结合的生动而又内涵丰富的教学风格,即在教学中结合具体内容,多角度地切入:如医学方法的剖析、哲学内涵的阐发、中西医学的比较、文化历史背景的透视、边缘学科知识的引入、中医其它各科的印证以及思维方法的引导等,使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得以调整、拓宽与优化,深获同行和学生们的好评。

 

来源:潘毅的博客、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潇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