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如何保健


00 海棠-001

        中医认为,小儿肺、脾、肾三脏不足,特别是先天禀赋不足,脾气虚弱、痰浊内生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因素。哮喘发作主要表现:喉间哮呜,呼吸困难,咯痰不爽。甚则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家有哮喘宝宝的父母们可以用一些小儿推拿的方法、穴位贴、药物等来给孩子做保健预防与治疗。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咳喘患儿的发病症状,并通过配合饮食的调控,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的提高,经过一个或几个疗程的推拿,可以减少哮喘的发病机率。今天跟着冯燕华医师学几种哮喘的日常调护方法。

 01 膻中穴

 

       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哮鸣气喘性肺系疾病。临床以发作时喘促气息,喉间痰吼哮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唇口青紫为特征。多数患儿经治疗与调护,生长发育成熟后能逐渐康复。

 

       哮喘小儿常有家族史、婴儿期湿疹、过敏性鼻炎病史,形成肺脾肾不足体质,导致人体水液敷布、排泄失常,聚液为痰饮,伏于肺,这是酿成哮喘的基础,也是其内因。

 

       哮喘的发作都是外因作用于内因的结果,即外邪引动体内的伏痰而发。感受外邪,以风寒、风热为多,或吸入花粉、油漆等异常气味,接触尘螨、绒毛等异物,嗜食海鲜鱼虾等发物,也都能刺激机体,触动伏痰,阻于气道,而诱发哮喘。

 

       临床上分为寒喘和热喘,寒喘咳痰稀白多沫,四肢不温,口不渴;热喘者则兼见发热、面红、痰稠色黄,口渴喜冷饮,小便黄赤,大便干结。

 

       西医学哮喘包括儿童哮喘和咳嗽异变性哮喘,前者以喘息和哮鸣音为主要特征,后者又称过敏性咳嗽,以慢性咳嗽为主或唯一临床表现,无明显哮喘音。

 

       临床上,哮喘的急性发作期应以西医治疗为主,经常使用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吸入剂、β受体激动药、抗胆碱能药物和氨茶碱。但是这些药物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使小儿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因此不能长期服用。

 

       因哮喘的发病机制为自身肺脾肾气虚加上外界环境刺激,所以与日常的调护与保健有密切关系,只要护理得当,就能让孩子远离哮喘,恢复健康。下面就介绍几种哮喘的日常调护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小儿慢性咳嗽也同样适用。

 

1、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对于小儿疾病的防护和治疗均有很好的效果,且安全无副作用,操作简便,非常适合家长们了解和学习,作为日常保健,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会有很大的帮助。治疗哮喘的原则为化痰降气平喘,具体操作方法:

 

       ◎清肺经:用拇指螺纹面着力,自小儿无名指末节指端直推向指尖处,约100次。

 

       ◎补脾经: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螺纹面旋推,约300次。

 

       ◎按揉天突:用中指螺纹面着力,在人体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按揉,约200次。

 

       ◎揉膻中:用中指端着力,在小儿胸骨正中,两乳连线中点作揉法,约50次。

 

       ◎揉乳根、乳旁穴:用食、中指端着力,分别在小儿乳下2分处,及乳旁2分处作揉法,约50次。

 

       ◎搓胁:用双掌在小儿两腋下胁肋处,自上而下搓动,约50次。

 

       ◎揉关元:用掌跟在小儿脐下3寸关元穴部揉动,3~5分钟。

 

       ◎捏脊: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两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肌肤,沿患儿脊柱,自下而上,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行3~5次。

 

       ◎揉肺俞:中指揉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约300次。寒喘者,加补肺经、推三关、擦膻中、按风池、擦肺俞。热喘者,加清大肠、推六腑、推膻中。

 

2.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某些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疗法可配合适宜的节气气候,对很多疾病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尤其适宜于肺系疾病。在夏天,利用冬病夏治的原理治疗小儿寒性哮喘,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操作方法为:使用药物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按比例4:4:2:2:1用生姜汁调成膏状。一般选取背部穴位肺俞、心俞、膈俞六个穴位。

 

       临床可根据辨证,肺气虚者加膏盲、膻中;脾气虚者加脾俞、关元;肾气虚者加肾俞、定喘,贴20分钟揭去(以小儿皮肤的忍受程度为准)。在每年三伏天进行,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两天,1个疗程共贴5次,每年贴敷3个疗程,连续贴敷3年。

 

3、药物

 

       对于寒性哮喘者,可用小青龙汤(麻黄6克、桂枝6克、芍药6克、甘草3克、干姜3克、细辛3克、半夏6克、五味子3克),日服2次,每日1剂。

 

       对于热性哮喘者,可用麻杏石甘汤(麻黄6克、杏仁6克、石膏6克、甘草3克),日服2次,每日1剂。

 

       药物治疗宜慎重,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以免治疗不当

 

4、食疗

 

       防治本病应择取补肺、健脾、培肾的食物,如杏仁、核桃仁、罗汉果、豆腐、枸杞子、茯苓、动物肺等。此外,饮食要清淡,可选择猪瘦肉、鸡蛋、豆类等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以修复因哮喘而受到损害的肺泡,并提高小儿的免疫力。

 

       可参考以下食谱:

 

       ①热性哮喘:冰糖蜜西瓜——将西瓜洗净切下蒂部作盖,用汤匙挖去少量瓜瓤,将冰糖略砸碎,与蜂蜜同装入西瓜内,加盖。置大碗内,隔水蒸1小时后取出。吃瓜内糖水,每天1个,连吃7天。此方于冬天应用时也可用冬瓜,将冬瓜瓤籽掏除干净;用香瓜代替西瓜也可,制作方法同,效果基本相同。

 

       ②寒性哮喘:生姜海带根糖浆——将海带根、生姜分别洗净,切丝,同入锅,加水2碗,煮沸30分钟,再将红糖加入,熬至汤浓(约1碗)。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开水送服,10天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见效。

 

5、推拿保健操

 

       该推拿保健操能健脾保肺,可提升孩子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该保健操很容易掌握,不懂医学的家长一样可以学会。

 

       ◎脾经: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螺纹面旋推,200~500次;

 

       ◎摩囟门:用单手食、中、无名三指并拢在囟门处轻轻抚摩,可顺时针与逆时针交替进行,约100次;

 

       ◎分推八道:沿1-2、2-3、3-4、4-5肋间隙分推,两侧各4道,各50次;

 

       ◎揉膻中:用中指端着力,在小儿胸骨正中,两乳连线中点作揉法,约100次;

 

       ◎揉手足心各50次;

 

       ◎拿肩井:以拇指与四指相对,拇指至于肩井穴,连续进行拿法,拿3次。

 

       一般在清晨进行,每日1次,连续5次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进行下1个疗程,也可用于易感冒咳嗽的小儿。

 

       总之,小儿哮喘、咳嗽的发生与平时疏于防治与保健有很大关系。首先家长要注意孩子衣着加减,以防外感诱发;其次也要从饮食改善,少食辛辣香燥及肥甘厚味的食物,防止内伤乳食,未愈之前忌食过咸过酸的食物。家长有时间应多了解学习一些小儿的日常保健推拿,使小儿体质强壮起来,自然会远离疾病的痛苦。

 

|作者介绍|

冯燕华,副主任医师,擅长用一指禅推法、滚法等推拿手法治疗内妇、骨伤、小儿等科常见病,如痛经、更年期综合症、急性乳腺炎、产后病、心肌炎后遗症、脊柱病、面瘫及小儿腹泻、小儿斜颈、厌食等病,对某些疑难病也有一定治疗心得,同时也可酌情配合药物治疗,主持开展了推拿治疗痛经的专病门诊。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2015-11-27第015版),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