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


娄绍昆:把我一生的感悟告诉你

  这次的讲座,我是想在《中医人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自己对经方医学的感悟告诉你。   晚清以来,随着西方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中医学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知名的知识分子都存在“存药废医”的想法,除了思想趋于激进的人,如陈独秀、鲁迅、胡适之 […]


胡希恕方证辨证说略

讲到中医即会讲到张仲景和《伤寒论》,因为《伤寒论》的流传且被反复证明有效,张仲景被尊为医圣。近代医家胡希恕对《伤寒论》的研究深入,在临床上疗效卓著,被日本人称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那么胡老是如何认识《伤寒 […]


日本汉方名医解读栀子豉汤

一般认为栀子豉汤用于上焦有热虚烦之证有良效,在本篇文章中,日本汉方大家矢数道明对于栀子豉汤进行了详细解读,包括:栀子豉汤的应用、目标、方解、加减、主治等,都写得十分清楚,简单易学,确实不得不赞叹日本汉方学者的仔细认真!   栀子豉汤 作者: […]


“气病”的病机

中医经常会说五脏虚实,那么是怎样产生的虚实之证呢?《素向·调经论》认为重点不是五脏,而是气血失调导致各种虚实之证。这对于认识很多现代病的成因都很有帮助,如果有人能专注研究或许能对中医研究另辟蹊径。   “气病”的病机 作者:任应秋   《素 […]


医圣张仲景活血化瘀常用方剂抵当汤的临床应用

抵当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截至目前,在中医活血化瘀方剂中,作用最强的当首推抵当汤。现代疾病中瘀血病证甚多,但却很少有人使用抵当汤。   唤醒抵当汤的临床应用 作者:裴永清   《伤寒论》中,张仲景用抵当汤治疗瘀血发狂(第124条)、 […]


陆广莘:中医是怎样大难不死的?

        他学贯古今,徜徉中外,才思敏捷,人谓之“明”;他兼收并蓄,思辨功深,学验俱丰,人言其“达”;他声名远扬,勤勉和蔼,言传身教,人敬之“尊”;他高屋建瓴,见解独到,卓然自立,人赞之“才”。他就是才气在中医界鼎鼎有名的陆广莘大师。 […]


周勋男先生:中国古代的胎教与胎养(宋代至清代)

       能有健康、聪慧、仁义的孩子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除了后天的教导外,先天的因素也不容忽视。随着朝代的更替发展,人们对于胎教、胎养的理念也不断更新进步,在清朝康熙年间达到较为“登峰”之时,可谓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和浓缩,亦对于后世的我 […]


周勋男先生:中国古代的胎教与胎养(上古至唐朝)

       能有健康、聪慧、仁义的孩子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除了后天的教导外,先天的因素也不容忽视。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中国自古就重视胎教,将胎教的方法写于玉板上,藏于金匮中以做为后世的训导,然最早 […]


黄煌:我临床最常用的16首经方

最无奈的不是我们面对疾病不知道处方,而是那个方剂我们明明会背,却不知道他就是解开疾病的那把锁。总是似曾相识,却一直不得其要领,以下16首是临床常用的经方,黄煌教授以自己临床经验为例,对其所治疗病症都做了全面的解析,满满的纯干货。  (全文2 […]


六腑(三):小肠,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它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下传其糟粕的重要器官。小肠与心经脉相互络属,故与心互为表里。小肠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本文详细介绍六腑之小肠,是中医基础。   小肠: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