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之道


 

 

00 茶和书-000

       2016年3月开始的奕友读书会《黄帝内经》选读活动还有3次就将结束了,尽管采用的是内经大家王洪图教授的教学视频,但参与人数从首次的50人到现在还在坚持的不过3、5人,而得其味者更少。可见坚持是多么困难,经典是多么难懂。那么如何才能读到经典的原意?王伟医生的体会可能提供一条蹊径~

 

        如何才能读到经典的原意,可能唯有将自己的心与经典的原作者调到一个频率:就好比收音机,要想收听,请拨到那个特定的频率。放下我们或骄傲、或自卑、或紧张、或思虑的心,将他调整到与经典的作者大致相同的频率,穿越千年,一起收听天地之道。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我们从经典中体会到了什么?

 

        我想说我体会到的经典美妙之极,难以言表。《黄帝内经》一直被大部分人认为是医理深邃的玄学著作,无数人绞尽脑汁的对经典的一句或几句话进行高深的解释,这些认识《黄帝内经》的出发点就已经远离了经典的根本。

 

        经典反复强调“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只要知道了这个“要”,我们可以非常简单轻松的得到经典的知识。而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要”,那穷经白首亦不得入门。

 

        这个“要”不是什么秘密的知识,而是至简至真的阴阳与五行思维,这个至简的思维是返璞归真的思维,是天真状态的思维,是人在最幸福状态本有的思维。在这至简的思维里看病只有真实的体会,真实的看见,没有一点点的推理与猜测。

 

        1+1=2简单吗?在经典的思维里这太复杂,因为这需要推理,经典的思维是让我们如实的表达我们所见色,所闻声,所感受的脉。我们太习惯推理,太习惯皱起眉毛苦想,这种方式能编造各种医理,却不可能体会到经典所传达的道。

 

        《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告诉我们先回到古人恬惔虚无的状态,这个状态不是无欲无求,也不是压抑自己的情绪,这个状态需要反复的品读《上古天真论》来体会,很难用另一种文字来概括与表达。反复读读这一篇,你的眉头会放松,心会静下来,这是继续读《黄帝内经》的前提。没有恬惔虚无的心而强解经典,只会曲解经意,迷诊乱经,贻害后人。

 

        有了恬惔虚无的心,接下来读经典便像一次丰富的旅游。在接下来的篇章里,经典一步一步带领我们体会我们所生活的天地,体会四季的变化,体会天地之气的运转。在这个体会过程中,我们要真实的看到天地之间一切变化的源头,无论我们喜欢的和风细雨还是我们不喜欢的狂风暴雨,这一切都是道在不同状态的表现。

 

        “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我们要在经典的带领下细细的体会一年四季中各种不同的气的状态,我们要清楚明确的知道当下的气,“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就是这个气是天地变化的机,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天气”。

 

        今天天气怎么样?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我们可以形容今天的天气为春天风稍大,或夏天稍冷等,这个形容我们可以用专业术语少阳中风或太阳伤寒来表述。

 

        道不在高堂之上让人高攀不得,道是老百姓日用而不知,在最低处。只要能够准确的感受到天地间的春夏秋冬和风寒暑湿燥火各种不同的气,接下来经典就告诉我们如何通过脉诊、问诊、色诊、尺肤诊真实的感受到病人当下气的状态,一步一步的我们能够真实的看到各种非健康状态的气机,来一个病人我们要真实的看到病人当下的气机与天地间那个气机正相合,“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可以说整本《黄帝内经》就是在告诉我们如何真实的感受天地,如何验之于人。接下来的篇章则是以当时临床常见病谈论古人的认识,这些就是末节了。

 

        静下心来,先不要追求经典中某一句话该怎么解释,先多读几遍《上古天真论》,感受并认同这一篇所描述的恬惔虚无的心的本源状态,放下心中的波浪继续读《黄帝内经》,哪怕经典的每一句话都读不懂也没关系,找到一言而终的“要”的思维,在这个思维下看病轻松、真实。请读者朋友找一本不带注解的《黄帝内经》细细的品读,他带给你的远非我文字能够表达。

 

恬惔虚无的心是学习中医最重要的前提

 

        在没有深入学习《黄帝内经》之前,我认为中医有无数的理,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理并深入进去便可独步医林。在学习经典没有达到足够的静心之前,我认为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只要肯钻研并发挥充分的联想,便可以读出自己的《黄帝内经》。

 

        如果天地之间有无数的医理,我一定选择最简单的那个,能用简单的方法明白道理为什么要选择复杂的呢?可是人编出来的各种医理都太复杂,且大多是伪真理,既不简单又不实用。

 

        经过多年的学习,我确定一个事实是在这个天地间有且只有一个真理,这个真理最简单,因为最简单所以才是道,稍微复杂的理论都是累赘。这个道是如此的简单,以至于文字都太复杂,不能够表达比文字还简单的道。天何言哉,万物生焉,这个道就是天地无言之道。我们若要得到这个道,心必须简单到如明镜,来体会这个道,因此恬惔虚无的心是学习中医最重要的前提。

 

        《黄帝内经》便是古代圣人在处于恬惔虚无的状态下真实的感受天地与人体,为了使道能够传承,他们勉强用文字记录了他们所观察到的结果。《黄帝内经》的作者的心是如此的恬惔,以至于他们单纯到只是把道传承下来,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传下来,而托名为黄帝所作。如果用复杂的心,用追名逐利的心读《黄帝内经》,流散无穷的编写各种故事,则远离了圣人的心。回到恬惔虚无的简单幸福,静静的体会《黄帝内经》的文字,感受文字中所传达的天地之道,大家一定会得到相同的体验,只是在表达上会有差异。

 

《黄帝内经》的体系

 

        静下心来,用宁静的心,简单的思维,品读《黄帝内经》。我们会自然的发现《黄帝内经》有三个大的体系,分别是《素问》的前74篇的大部分内容;《灵枢经》为主的九针体系;还有《素问》最后的运气学七篇大论。

 

        无论是从文字的语言风格,还是看待世界与人体的角度,这三个体系都各有其特点。这三个体系都是静下心来观察人体与天地所得,只是观察的切入点不同而有差异,简单介绍一下:

 

        《素问》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是一群得道的人,他们静静的生活在天地间,感受一年四季天地之气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个一年四季气的变化是天地间一切灾害的源头。人体亦是随着天地之气同步变化,其变化与天地之气一致,生长化收藏。这个变化他们用阴阳与五行来表达,是一切疾病的根源。《素问》便是以此切入点真实的表述天地与人体的各种变化,并从得病的源头到治法都详细而系统的记录。

 

        《灵枢经》亦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亦是观察天地,他们观察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风生水起。他们发现人体与天地有共同的结构与变化规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天地有十二经水,十二月,人亦应之有十二经脉;天地有风与水的运转,人体有营气与卫气的交通。。。。。。以此为切入点他们细细的观察天地与人体。

 

        七篇大论文字丰富,成书时间相对较晚,他们客观的观察生活的天地之间的五运与六气的流转,并将这种运转思维来观察人体,内容较丰富,静下心来读你会发现很多概念性的问题与主流运气学知识相悖,以后我们会有专题讨论。

 

        学习《素问》需要人静下来,静静的跟随作者感受天地,感受人体。而学习《灵枢经》需要人无比的细腻,细细的从腠理到骨骼,从有形到无形一寸一寸的观察人体。静下心来,放下紧张的头脑,体会一下经典,看是不是真的很简单。

 

读《黄帝内经》的陷阱

 

        《黄帝内经》用最朴素、最真实的语言几近完美准确的传达了天地之道,我想不到有更好的语言能如《黄帝内经》的原始语言一样对道的传达真诚、直接,没有一丁点的玄乎,静下心来的读者很容易就能体会到。

 

        可以说任何的经典注解都大大拉低了经典的水准,理解注解的难度远远难于直接的体会经文,甚至还有很多的注解华丽而不实,单纯的为了注解而注解,这些注解不足以言诊,却足以乱经。可是越是这些华而不实的注解却越受到追捧,其真正的原因是读者的心太浮躁,浮躁的心只会追求满足虚妄的华丽。现在人读经不能深入,根本原因就是心不恬惔,同气相求,《黄帝内经》的作者心的状态是虚静自然,而读者的心在竞驱浮华,气不相应,无论你多么努力,其结果必然是求之不得。

 

        很多人在读《黄帝内经》之前,就已经深陷思维的陷阱,这个陷阱很难逃脱,而且恕我直言,很多主流的中医大家也深陷其中,甚至很多一辈子也没有意识到。下面分析一下这个陷阱:

 

        首先是造势。《黄帝内经》被人戴上了一个超级神秘的“光环”,这个光环各式,其目的是让大家盲目的相信《黄帝内经》是一本奇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超级难懂,让人感觉《黄帝内经》高高在上。

 

        第二就是贬低今人,从资质到刻苦各方面的挖苦今人,让你心生惭愧,以至于不认为自己配得上去读经典,甚至没有勇气去读经典。

 

        第三,励志。各种的励志让你坚韧不拔,要超出常人的坚强,要像某一个榜样一样累死在学习经典的道路上。如此很多中医都痛苦的追逐着如同泡影般的理想,人云亦云的宣传着自己都不懂的玄理。

 

        想想这个陷阱我就不寒而栗,“学医废人”,此言论盛行,又不知要枉杀多少青年才俊。方向反了,方向反了,方向反了。

 

        要学《黄帝内经》最重要的就是不失去恬惔虚无、柔软慈悲的本初之心,回到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体会经典,简单真实的跟随经典的文字体会天地与人体的变化,不加一点点个人思想天真的体会经典。我们是何等的幸运能用一生去体会经典,这是非常幸福的过程,平淡、真实、充盈、喜悦。

 

        无论我怎么宣说,可能你还是觉得这些是不实用的废话,还是不去静下心来体会经典,还是想借助一些注解来了解经典,还是希望有人能用另一种语言降低经典的难度以便读懂经典,或者一读到经典几句不懂的文字就心灰意冷。

 

        我想直白的告诉你:你深深的陷入思维的陷阱,你愿意出来吗?放心,我不想向你兜售任何我的个人想法,静下心来读几遍经典,不要试着去读懂经典的每一句话,去体会经典的整段或整篇的语义。经典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经典是在最低处的丰富,只要你静下心来,放下躁动不安的心,这个宝藏就是你的。

 

        伟大的道并不困难,如果它显得困难,那是你在使他困难。你紧张的大脑就是那困难。

 

        不要去努力记忆经典,要放松的感受经典,让它们进入你的血液,变成你的血液和骨头。

 

| 作者简介 |

王伟,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精研《内经》《伤寒论》,临床善用古方与微针治疗各科杂症,获得良好的群众口碑,著有《拨开迷雾学中医——重归中医经典思维》。

 

来源:王庸医的新浪博客,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