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女,50岁。
【辨治经过】
患奔豚病,自觉有一股气从下往上走窜,行至小腹则胀,上抵心胸则气短心悸,头冒冷汗。少顷气往下行,则诸证随之而消。
每次发作时精神特别紧张恐怖,如临死亡,每月发作二三次。平时少腹及腰部有酸疼感,带下多,面色青黄不泽。舌体胖舌质淡嫩,苔白润,脉弦数但按之无力。
辨为心阳虚弱坐镇无权,以致下焦浊阴乘虚上犯。
治疗当温补心阳,而消阴降冲。
桂枝15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黑锡丹6克(用药汤送服)。
一剂药服尽,冲气已止。共进五剂而愈。
【解说】
奔豚病发作的一般情况是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时恐怖欲死,气复还则止。这在临床上亦比较常见。但发作程度如本案这样严重的并不多见。
导致奔豚产生的机理大多是由于心阳不足,不能坐镇于上,因而下焦阴寒邪气得以上冲。
奔豚病的发作特点是,凡奔豚气所经过的部位,必然使正常的气机运行闭塞,而出现憋闷胀满心悸,汗出等证。
桂枝加桂汤,是治疗奔豚病的一个有效方剂,《伤寒论》指出:气从少腹上冲心者,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更加桂在于取桂枝强心通阳,开结气,降冲气,用来治疗奔豚病最为合拍。
有的医家认为,“加桂”应是加肉桂。如果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看,加桂枝和加肉桂,效果基本相同。
|医家简介|
刘渡舟(1917年10月9日-2001年2月3日),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强调六经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提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临床辨证善抓主证,并擅长用经方治病。从事中医教育30多年,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著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中国伤寒论解说》、《新编伤寒论类方》等多篇著作,发表论文几十篇。
来源: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