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绍琴医案】遗尿2(肾盂积水)


 

孙某某,女,12岁。

 

【辨治经过】

 

初诊

 

自幼遗尿,迄今未愈。每夜必于睡眠中遗尿1~2次,全不自觉。近作B超,示双侧肾盂轻度积水。大便干结,小便不畅。舌红苔黄且腻,脉象弦滑且数。

 

湿热蕴郁下焦,先用清化湿热方法。

 

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大黄2克,蝉衣6克,雷丸6克,滑石10克。七付。

 

二诊

 

药后大便畅行,小溲色黄不畅,入夜仍遗尿1次。舌红苔黄,脉象滑数。此肺气不宣,三焦不利。必开通肺气,以利三焦。

 

苏叶10克,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前胡6克,荆芥6克,防风8克,白芷6克,独活6克,大黄2克,使君子10克,雷丸6克。七付。

 

三诊

 

小溲较前畅利,夜间遗尿减轻。大便偏干,脉仍滑数,舌红苔黄。仍用宣肺化湿方法。

 

荆芥6克,防风6克,苏叶10克,白芷6克,杏仁10克,前胡6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使君子10克,雷丸6克,茅芦根各10克,大黄3克。七付。

 

四诊

 

夜间遗尿显著减轻,已能于睡中自醒如厕小便,一周来仅遗尿1次。夜梦已减,时觉心烦,舌红苔黄,脉象弦滑,仍用前法进退。

 

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大黄1克,苏叶子各10克,前胡6克,浙贝母10克,使君子10克,雷丸6克,川楝子10克。七付。

 

五诊

 

上药续服一周,夜间未再发生遗尿,白天小溲畅通,大便如常,食眠均佳。经肾脏B超复查,报告双侧肾盂未发现积水。病已向愈,遂停药观察,并嘱其少食肥甘,以防复发。

 

【按语】

 

幼儿遗尿并非皆是肾虚。若湿热蕴郁,肺气不利,气化失司,也可导致遗尿,本案即是一例。

 

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小便通利正常与否,与肺气关系甚大。本案患者白天小便不畅,夜间小便自遗,全是肺气失于宣化,湿热郁结不行,三焦水道不利所致。其肾盂积水也说明了水湿蓄积不行。

 

初诊用风药胜湿,活血化瘀通络,并疏利三焦之品,因缺少宣肺之品,故疗效并不甚理想。二诊以后,从宣肺入手,仍用风药胜湿与疏利三焦水道,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医家简介|

赵绍琴(1918-2001),北京市人,三代御医之后。赵氏幼承家学,后又拜师于太医院御医韩一斋、瞿文楼和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尽得三家真传。1934年,悬壶北京。1950年,参加卫生部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到北京中医学院任教。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北京中医学院)终身教授,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顾问,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等,享受国务院津贴等。著有《温病纵横》、《文魁脉学》、《赵绍琴临证400法》、《赵绍琴临床经验集》、《赵绍琴内科学》等。

 

来源:360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