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东医案】慢性支气管炎咳血


 

王XX,女,35岁,工人。

 

【辨治经过】

 

初诊(1975年8月1日)

 

患者素有慢性支气管炎,十年来时常咳血。昨起略有咳嗽即痰中带血甚多,胸闷痛,上身热,大便干燥。苔薄,脉细弦而数。此为肝火犯肺,灼伤阳络。拟清肺平肝,和络止血,用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味。

 

桑白皮四钱,地骨皮四钱,仙鹤草一两,麦冬三钱,侧柏叶三钱,竹茹三钱,枇杷叶四钱(包),白茅根一两,制川军三钱,黛蛤散五钱(包)。七剂。

 

二诊(8月9日)

 

服药后咳血已止,胸闷痛、身热均减,大便亦转滋润。苔、脉如前。再守原意。

 

前方去竹茹,加郁金三钱。七剂。

 

【按】

 

本例十年来反复咳血,肺阴已虚,气失清肃,素体肝火偏旺,阴虚火扰,灼伤肺络,烁液为痰,故常见咳痰带血,胸痛身热。方用泻白散清肺热,麦冬养肺阴。黛蛤散平肝火,佐以枇杷叶、竹茹润肺止咳化痰。因患者肺络损伤,此次咳血甚多,故方中又用仙鹤草、侧柏叶、白茅根凉血止血。

 

黄医师善用活血化瘀之法,兼收止血之功,其中制川军功效显著,前已提及。二诊时咳血虽止而胸闷胸痛未除,故增郁金以解郁宽胸。

 

肺燥咳血之证,黄医生认为常须清肺润燥与平肝降火两法同用方能见效,使火降而咳渐愈,肺气得清,络血不致外溢,则咳血可止。服药后病情虽然减轻,还须继续治疗一个时期,以防复发。患者在沪稍事逗留,即需返原地工作,故嘱回去后可参照原方继续调治,以收全功。

 

|医家简介|

黄文东(1902-1981年),字蔚春。江苏省吴江人。幼承庭训,攻读古典经史,14岁考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受业于孟河名医丁甘仁先生门下,1921年以首届名列第一毕业于该校。毕业后,返回原籍震泽镇悬壶应世。1931年应丁济万(丁甘仁先生之长孙)院长的邀请,返母校(是年学校改名为上海中医学校)执教,并任教务长之职,当时年仅29岁。任职期间,还担任《本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妇科学》、《名著选辑》等教材编写及课堂教学。前后凡17载,直至1948年该校停办。执教期间,同时开业于上海武定路寓所。

 

建国后不久, 黄氏即主办上海市中医进修班、中医师资训练班。历任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科教研室主任、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主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1978年授教授职称。

 

黄氏著作颇多。建国前执教时主编的教材,已见上述。建国后撰有《丁氏学派的形成和学术上的成就》、《继承整理李东垣学说的体会》等论文20余篇。主编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教材和《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中国现代医学家丛书之一》。龙华医院整理出版了《黄文东医案》。

 

来源:摘自《黄文东医案》,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