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东医案】蛔虫病


 

徐xx,女,42岁,贫下中农。

 

【辨治经过】

 

初诊(1965年4月6日)

 

右脐腹攻撑作痛,发作时痛更剧,已有八年。大便不爽,胸闷纳呆,夜寐不安。舌质胖边紫,苔根腻,脉细。过去曾下蛔虫甚多。由于饮食不调,脾胃受伤,湿滞不化,肠中气滞不和,传导失于通畅。治拟幸苦酸杀虫止痛之法,方用乌梅丸意。

 

紫苏梗三钱,制香附三钱,煨金铃子三钱,鹤虱二钱,槟榔三钱,川椒一钱半,炒枳实三钱,青陈皮各一钱半,炙乌梅一钱。五剂。

 

二诊(4月11日)

 

胃肠不和,通降失常,饮食不香,大便干结,脘闷及脐腹作痛一日数次,服药后痛势较轻。面色晦滞,苔根腻未化,舌边紫,脉细。为内有瘀血之象。再拟和胃润肠,理气化瘀之法。

 

肉桂心五分(后下),炙乳没各一钱,沉香麯三钱,大腹皮三钱,陈皮一钱半,广木香一钱半,麻仁四钱,炒枳壳一钱半,丹参三钱,赤芍三钱,煅瓦楞六钱,炙甘草一钱半。七剂。

 

三诊(4月18日)

 

服前方后,脐腹痛十去其六,痛时偏右,胸脘间偶有刺痛之感,大便干结,胃纳渐旺。舌质青紫,根苔腻渐化。病延八载,沉寒内结,并有虫积,治疗以来,虫去寒散,瘀浊未清。再予温通宣化,和胃畅中。

 

肉桂心八分(后下),沉香麯三钱,大腹皮三钱,广郁金三钱,丹参三钱,桃仁三钱,陈皮一钱半,薤白头一钱半,瓜蒌皮三钱,炒枳实三钱,焦白术三钱,炙甘草一钱半。七剂。

 

四诊(4月25日)

 

脐腹痛十去七八,饮食正常,月经过期,胸闷未除。舌边紫,脉细。仍守原法。

 

肉桂心八分(后下),沉香麯四钱,乌药三钱,广郁金三钱,京山棱三钱,薤白头三钱,瓜蒌皮三钱,丹参三钱,桃仁三钱,赤芍三钱,煅瓦楞六钱。七剂。

 

五诊(5月2日)

 

脐腹痛已消失,月经已行,多年顽疾,已经向愈。再用原法调治。前方去京山棱续服七剂。

 

【按】

 

患脐腹痛已有多年,久治未愈,特由农村来沪医治。初诊时,询知患者体质素健,原系强劳动力,但因腹痛日久,以致不能劳动。其痛在脐腹部,有时痛剧,曾下蛔虫甚多,故认为肠中虫积未除,先用乌梅丸法。

 

复诊时,鉴于饮食不香,面色晦滞,舌质胖边紫,脉细,断为病在胃肠;其痛不解,由气滞而血瘀,因而表现为气血瘀滞之象,与气血亏耗者有别。故于理气方中,加入肉桂、炙乳没、丹参、桃仁等以辛温散结、行血化瘀,加强止痛之力。服药后痛势大减,并有胸闷刺痛,大便干结之症,再加薤白头、瓜蒌皮、枳壳、麻仁等以宣通胸阳,疏利肠胃。未用攻泻之剂,以免损伤肠胃,引起腹痛复发。

 

|医家简介|

黄文东(1902-1981年),字蔚春。江苏省吴江人。幼承庭训,攻读古典经史,14岁考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受业于孟河名医丁甘仁先生门下,1921年以首届名列第一毕业于该校。毕业后,返回原籍震泽镇悬壶应世。1931年应丁济万(丁甘仁先生之长孙)院长的邀请,返母校(是年学校改名为上海中医学校)执教,并任教务长之职,当时年仅29岁。任职期间,还担任《本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妇科学》、《名著选辑》等教材编写及课堂教学。前后凡17载,直至1948年该校停办。执教期间,同时开业于上海武定路寓所。

 

建国后不久, 黄氏即主办上海市中医进修班、中医师资训练班。历任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科教研室主任、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主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1978年授教授职称。

 

黄氏著作颇多。建国前执教时主编的教材,已见上述。建国后撰有《丁氏学派的形成和学术上的成就》、《继承整理李东垣学说的体会》等论文20余篇。主编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教材和《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中国现代医学家丛书之一》。龙华医院整理出版了《黄文东医案》。

 

来源:摘自《黄文东医案》,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