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腰背痛的奇方:独活寄生汤


      如果患有腰背疼痛、腰肌劳损、腿脚不利、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通常会在平时感到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看脉象比较细弱,这样的患者往往正气不足且得病时间比较久,那么除了接受西医治疗外,是否还有其他办法?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八诸风·偏风第四”中的“独活寄生汤”可能给于一线曙光。王幸福老师根据他的临床经验,用该方治疗腰腿痛疗效卓著,本文即是他的经验总结。


 

      唐朝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其中孙思邈就是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其撰著的《千金要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作为学中医者,更是对此厚爱有加。平时在临床上我常用《千金方》,诸如温胆汤、犀角地黄汤、但尤其偏爱独活寄生汤,在治疗腰腿痛中每每首选,疗效卓著。

 

      独活寄生汤来源于《备急千金要方》,原文如下: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

 

      【组成】 独活三两(45g) 桑寄生(30g) 杜仲(30g) 牛膝(15g) 细辛(10g) 秦艽(12g)茯苓(15g) 肉桂心(6g) 防风(10g) 川芎 (10g) 人参(10g) 甘草(10g) 当归 (10g) 芍药 (10g) 干地黄(15g)各二两(方中括号内为我临床常用量)。

 

      注意!方中独活用量较重,三两,其余药物均为二两。这是一个关键点。很多人都会用这个方子,但常说效果不大,我观其方发现其中独活不是用的轻了就是与其它药平行,完全违反了制方人的本意,故尔不效。(天津名老中医王士福在《治痹之秘在于重剂》一文中谈到“如疼痛较重,舌苔白厚而滑者加独活一味,此药不但有疏风散湿之功,若用至60克既有镇痛之神效又无副作用”。)

 

      本方是治疗痹证的名方,也是治疗腰痛的效方。古人因没有现代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等疾病的概念,故凡腰腿痛类证皆从宏观病机分析入手,采取有效方药治之,从而留下了独活寄生汤这首效方。

 

      临床几十年,用过治腰腿痛的方子无数,治疗上述现代医学所称的疾病,效果都不是很满意,而且还要分型辨病十分麻烦,一直都想找一个方子为主代替。后在某医学杂志中,恕实在记不清了,发现有人用独活寄生汤治疗上述一类病效佳,而且不详细分型辨病,统统用该方为主治疗,仍然取得显著疗效。有这么一个执简驭繁,药精效宏的方子,何不取之为我所用。自此后在临床上,凡是腰腿痛病证,皆用此方验之,并不断地从药量上,药味上体会用方之妙,最后终于形成了用独活寄生汤治腰腿痛的专方。

 

      其中的原理在哪里呢?

 

      中医把上述现代疾病造成的腰腿痛大多归结于痹证一类。在《内经》中即有痹证的论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在此明确指出,痹证的成因是风、寒、湿三种邪气联合侵袭人体。湿邪的特点是重着、黏滞,其致病特点是缠绵难愈。大致是由于湿邪的这种致病特点,使痹证的治疗颇为棘手,病情时好时坏,反复发作,大部分患者病程日久而不愈,特别是遇到即将天气变化时,病情加重或复发。因此,这类患者具有“天气预报”的称号。

 

      一般认为病程日久的疾病大多出现两个方面的变证,一是久病多虚,一是久病多瘀。

 

      久病多虚。结合痹证来看,病程日久,其虚多在气血和脏腑。由于本病的日久,同时加上久服祛风散寒除湿等温燥之品,大多出现气血的耗伤,从而导致气血两虚证,所以在治疗此类疾病时,要注意有无气血不足的情况。再者,病程日久,由痹证初期的病在“筋脉肉骨”累及“脏腑”。由于痹证属于筋骨病变,而“肾主骨”“肝主筋”,其累及的脏腑必然是肝与肾。肝与肾同居下焦而同源,所以在治疗痹证日久时,若见肝肾不足者,必配伍补益肝肾之品。

 

      久病多瘀。这种理论来源于叶天士“久病入络”的观点。络即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久病入络而气血通道受阻,故见瘀血之象。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反复发作导致小关节变形即是瘀血的典型表现。

 

      通过对痹证日久的分析,再来看一下本方的组成:独活、桑寄生、细辛、秦艽、防风五药均能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桑寄生、杜仲、牛膝、肉桂心、干地黄五药均能补益肝肾;茯苓、人参、甘草、川芎、当归、芍药、干地黄,即八珍汤去白术,能够补益气血;牛膝、川芎、当归三药均能活血。可见本方既能祛风散寒除湿,又能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并能活血。与上面分析痹证日久的病机相一致。

 

      所以本方主治的特点是:痹证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经络瘀滞。其中,病程日久是最客观的指征。此类痹证的证候表现有腰膝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或关节变形,畏寒喜温,或伴有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或细迟等。

 

      由于本方所含细辛,其止痛力强。独活、秦艽、杜仲、肉桂等均具有较明显的止痛作用,所以本方止痛作用显著,对于痹证的疼痛具有较强的缓解作用,从而具有显著的近期疗效。此外,由于本方中补益肝肾、益气养血等药物的配伍,只要辨证准确,本方可长期服用,以求标本同治,而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下举例示之:

 

医案

 

曾治一张姓患者,年55岁,男,系西安市长安区农民。由于长年在外做小生意卖面皮,起早贪黑,劳苦作累,患下了腰腿疼,天气一变冷,腰就僵硬板滞,弯不下腰,并疼痛不已。这次病又犯了,专门从大南郊赶来找我,要求中医治疗。

 

初诊

 

1.75m左右的个子,人微胖,面略苍暗,舌淡苔白腻,脉寸浮滑关尺沉细。口述,这两天腰疼得直不起来,啥活也干不成,眼晴还上火,干痛,饮食一般,小便略热黄,大便正常。贴了几张追风透骨膏,不起作用。西医拍X光片,有腰椎增生。

 

辨证:寒湿浸注,经络痹阻,郁久化热,灼伤肝肾。

 

出方:独活45g 桑寄生30g 杜仲30g 川断15g 怀牛膝15g 桂枝15g 秦艽12g 细辛10g防风10g 党参15g 茯苓15g 白术12g 炙甘草10g 当归10g 川芎10g 赤芍15g 生地15g石斛15g 密蒙花12g 夏枯草15g 五付水煎服。加白术有肾着汤之意,密蒙花夏枯草去肝火。

 

一周后复诊,腰已不甚痛了,已能直起。减密蒙花夏枯草,加豨莶草鹿含草各30g,又续服十剂,痊愈。

 

【附】资料

 

      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偏风门》,其功能主治为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现用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

   

      【方歌】

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

杜仲牛膝人参草,风湿顽痹屈能伸。

 

      【禁忌】痹证之属湿热实证者忌用。

 

      注意:本文所述用法仅供临床参考。中医需要四诊合参,请在医师指导下运用。

 

|医家简介|

王幸福(网名:古道瘦马),男,1956年10月生,大学文化,主籍河南,飘零豫陕,定居西安。16岁起随祖父习医,18岁始独自行医,中途亦官亦医,晚年定心皈依中医。一贯奉行:读万卷医书,治万计病人。崇尚大道至简,效法仲景;鄙视装神弄鬼,故弄玄虚。

 

著有《杏林薪传》、《王幸福中医文集》等。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路80号望庭国际4-2-1-1室藻露堂友联医药店中医诊室。

邮编:710065

电话:13363925205

 

来源:《中医实践与补遗》,作者:王幸福,转自“中医吧”,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