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医案】失眠(3)


 

金某,女,29岁。

 

初诊(1965年12月22日)

 

失眠巳十二三年,中西医治疗均无效。近两月几乎整夜不能入睡,虽感很困倦但脑子很清醒,白天则头昏脑胀,咽干,别无明显不适,但每经前腹痛明显,舌苔白微黄,脉沉实。

 

此瘀血阻络,阳不入阴,与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加生龙牡:

 

柴胡四钱,半夏四钱,黄芩三钱,枳壳三钱,白芍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桂枝三钱,桃仁三钱,丹皮三钱,茯苓三钱,大黄二钱,炙甘草二钱,生龙骨一两,生牡蛎一两,芒硝三钱(分冲)。

 

结果

 

上药服三剂,能睡一二小时,头昏头胀减。去芒硝继服六剂,月经行未见腹痛,睡眠如常。

 

【按】

 

《伤寒论》第237条曰:“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是说蓄血、瘀血阻络,血不能上养于脑,脑神不足,故喜忘。同理血瘀血不能上养脑,阴血虚则阳不能入于阴,则难成眠。本患者有经前腹痛,瘀血证确凿,故主用活血祛瘀方药而收捷效。用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是临床经验,辨方证准确也非一日之功。

 

|医家简介|

胡希恕(1898—1984)又名胡禧绪,汉族,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 胡希恕青年时拜清末进士、名医王祥徵为师学习中医,于1919年参加沈阳市政公所中医考试,获取中医士证书并个体行医,后于1931年在北京个体行医,与陈慎吾、谢海洲等老中医办学,传播中医学术。1952年经北京市卫生局批准,开设北京私立中医学校。1958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内科学教授、附属东直门医院学术委员会顾问等职。

 

来源:360个人图书馆,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