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医案】急性肾炎(1)


 

马某,女,12岁,病案号171525。

 

初诊(1965年9月4日)

 

前天出现面目浮肿,头晕且胀,不欲食,大便干燥,小便黄少,査尿蛋白(+++),血压150/100毫米汞柱,诊断为急性肾炎。舌苔白厚,脉弦数。与越婢加术汤:

 

麻黄六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苍术八钱,生石膏二两。

 

二诊(9月6日)

 

药后面目浮肿已消,仍头晕,咳嗽明显,胸胁苦满,不欲食,舌苔白根黄,脉细数。与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

 

柴胡三钱,黄芩三钱,生姜三钱,半夏三钱,大枣四枚,党参二钱,麻黄二钱,杏仁三钱,炙甘草二钱,陈皮三钱,生石膏二两。

 

三诊(9月8日)

 

上药服三剂,咳嗽巳不明显,胸胁苦满减,尚头晕,大便干燥,血压110/70毫米汞柱,仍与前方,去麻黄,加川厚朴三钱,猪苓三钱。

 

四诊(9月13日)

 

头晕已,诸证悉除,唯脉数、苔白、溲黄,与当归芍药散合猪苓汤加生石膏:

 

当归三钱,白芍二钱,川芎三钱,茯苓三钱,泽泻三钱,苍术三钱,猪苓四钱,阿胶三钱,滑石四钱,生石膏一两。

 

五诊(9月17日)

 

自感无不适,化验尿蛋白(-)。

 

【按】

 

本患者虽病程不长,但出现变证较多,因而用方也变换较多。又本例患病初即由中医治疗,未用激素,收效快可能与此有关,但愿肾炎患者都能如此。

 

|医家简介|

胡希恕(1898—1984)又名胡禧绪,汉族,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 胡希恕青年时拜清末进士、名医王祥徵为师学习中医,于1919年参加沈阳市政公所中医考试,获取中医士证书并个体行医,后于1931年在北京个体行医,与陈慎吾、谢海洲等老中医办学,传播中医学术。1952年经北京市卫生局批准,开设北京私立中医学校。1958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内科学教授、附属东直门医院学术委员会顾问等职。

 

来源:360个人图书馆,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