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医案】下利(1)- 胃肠型感冒


 

邬某,女,36岁,病案号211158。

 

初诊(1967年7月6日)

 

感冒咳嗽、下利已20天,经注射青、链霉素,服西药未见效果。近症:咳嗽气短、恶风寒、口干、不欲饮、不欲食,大便溏稀,日3~4行,舌苔白,脉细弦数。与葛根汤加生石膏:

 

葛根三钱,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炙甘草二钱,大枣四枚,麻黄二钱,生姜三钱,生石膏一两半。

 

结果

 

上药服二剂,诸症即解。

 

【按】

 

此是太阳阳明合病之下利,胡老常用葛根汤加生石膏治之。“腹泻下利还能用生石膏?”常有质疑者。

 

《伤寒论》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此患者有咳嗽、恶风寒、口干、脉数,提示太阳传阳明,下利主因阳明热,故用葛根汤加生石膏解表清阳明热,则表解下利除。

 

不熟悉经方者,多用藿香正气汤加减,但临床对比使用,深感不如前者快捷,因此,特把本例列此以供研讨。

 

|医家简介|

胡希恕(1898—1984)又名胡禧绪,汉族,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 胡希恕青年时拜清末进士、名医王祥徵为师学习中医,于1919年参加沈阳市政公所中医考试,获取中医士证书并个体行医,后于1931年在北京个体行医,与陈慎吾、谢海洲等老中医办学,传播中医学术。1952年经北京市卫生局批准,开设北京私立中医学校。1958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内科学教授、附属东直门医院学术委员会顾问等职。

 

来源:360个人图书馆,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