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芳蔚医案】眼病(1)


 

张××,女,32岁。

 

【主诉】

 

患偏头痛已二年,多次发作,发作时,头痛,眼糊不清,时间长短不一,有时数秒钟,有时1~2分钟,有时更长些。近5天,连续发病,头痛,右眼视糊较甚,且不恢复。发病前,曾与邻居争吵,发病后经多次治疗,无好转。

 

【检查】

 

视力 右眼远0.1、近0.1,加镜片无进步。左眼远1.2、近1.0。右眼外眼阴性,瞳孔反应良。

眼底:视乳头色泽偏淡,边缘不清,后极部呈乳白色混浊,视网膜动脉变细,睫状动脉存在,该处可见红色舌状区,黄斑中心反射隐约。左眼阴性。

体征:右侧偏头痛,胸闷,恶心,纳少,舌质红,边有瘀点,脉细弦。

 

【诊断】

 

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治则】

 

疏肝理气活血。

 

【处方】

 

生白芍12g 赤芍12g 茯苓12g 当归12g 柴胡10g 炒白术12g 白芷10g 制半夏10g 丹皮12g 川芎10g 制香附10g 炙甘草3g 泽泻12g 3帖

 

另:舌下含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次3粒。

 

同时配合针刺。

 

【治疗经过】

 

经用上法治疗3天后复诊,诉头痛,胸闷,恶心等症状明显好转。检查视力,右眼远0.2,近0.2。眼底:视网膜水肿明显减退。

 

继续原方去半夏、香附,加丹参30克。停服麝香保心丸,因怕痛,亦停针刺。

 

该方服1周后复诊,检查视力远0.4,近0.4,眼底水肿全退,黄斑反光见。诉头痛等症状全消失。

 

乃继续原方加减,共服30剂,右眼视力恢复到远0.9,近1.0。眼底除视乳头色泽偏淡,血管偏细外,余无特殊。

 

为巩固疗效,嘱服逍遥丸及杞菊地黄丸。三年随防,未见复发,偏头痛亦不发作。

 

【按】

 

本症是以视力突然丧失,视网膜动脉显著变细、网膜出血、水肿与黄斑部显樱桃红色为主症。鉴于发病骤急,视力突然消失,归属中医“暴盲”范畴。其发病主要由于阴阳乖乱,脉道郁闭,眼内组织失去气血营养。其病好发于忿怒暴悖、思虑郁结之中、老年人,多属情志所伤。

 

情志所伤,最易伤肝,肝为生气之寓,藏血之所,而眼为肝之窍,得血而能视,肝伤则气逆,逆伤不能载血而行,气血郁闷,脉道阻塞,眼失去濡养,所以突然失明。

 

现代医学认为本症主要由于动脉栓塞、血栓形成与血管痉挛等三方面引起。栓子多来自有损伤的心脏或附近大动脉病变;血栓形成多由于动脉管壁的损害,这二种原因在临床较为少见,比较多见的为血管痉挛,此在中老年患者多见于血管运动神经的不稳定,而在老年人则绝大多数与动脉硬化有关。由于以上原因,导致眼内动脉阻塞,突然间,眼内组织缺血缺氧,所以视力丧失。

 

治疗必须论时间,用药以疏通血管为首选。西医采用血管扩张剂,中医则以调气活血、开窍通络为主要治则,对有肝郁体征的,佐以疏肝解郁;肝阳偏亢的,佐以平肝潜阳;血虚补血,气虚的益气。

 

临床比较常用的方剂为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方随证加减。这是因为这些方剂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的主要作用。补阳还五汤,专治本症而伴有气虚的体征,方由补气与活血2个组成部分。现代研究,补气与活血药同用,可使气旺血行,络通瘀除,其效果优於单用活血化瘀药。研究表明:该方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小板凝集、降低血胆固醇等作用。血府逐瘀汤专治本症伴有气滞血瘀体征,经研究该方具有血细胞解聚、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障碍和抗血栓等作用。

 

以上二方是由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等药组成,这些中药经现代研究,既能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又能改善微循环,加速血流、开放毛细血管网,消除血流瘀滞,且能降低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粘度,而这些都是本症患者的主要病理所在。

 

在药物的选用上,除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等药作为首选外,麝香按理亦应作为治疗本症的首选药物,这是因为它具有活血散结、开窍通闭的作用。它的穿透强,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眼内,以解除眼内血管痉挛,增高眼内组织耐缺氧能力,同时还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消除网膜水肿。但该药药源紧张,所以代以麝香保心丸,该丸由麝香与其它多种活血化瘀药组成,专治冠心病,借用以治疗本症甚为对症。

 

丹参、葛根也为临床常用,丹参功能活血化瘀,作用较佳,同时,经研究,其扩张血管作用明显,且具有增加冠脉流量和抗缺氧等药理作用。葛根原为发表药,现代研究,认为同时具有明显的扩张脑血管与心血管的作用。能改善视网膜微循环,促进视网膜血氧的供应,使处於抑制状态的神经原重新兴奋起来,所以提高了视功能。

 

|医家简介|

姚芳蔚(1921年 – ),男,汉族,浙江宁波人,出身于中医眼科世家。1946年,通过医学执业考试,悬壶沪上,1952年进入上海市眼科防治所。

 

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中医学会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上海市第一、第二届食疗研究会理事,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会委员,中国传统医疗康复旅游服务部高级医学顾问,上海市高级科学技术专业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中医科专业评审组成员。

 

现任上海市第三届食疗研究会理事顾问,上海市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上海国际健康医疗中心专家委员,《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主编,载入《上海当代名医列传》、《中国当代医界精英辞典》、《中国名医列传》、《当代世界名人传》及《国际著名医学专家传记》之中。

 

曾获1979,1981年上海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称号,1995年被评为“上海名中医”。发表论文60余篇,著作有《眼科证治经验》、《眼病食疗》、《眼底病的中医治疗》、《五官科手册》、《儿童眼病诊治》、《近视弱视患者必读》、《中医眼科全书》、《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眼科名家姚和清学术经验集》、《眼底病中医治疗临床研究》等。

 

来源:360个人图书馆,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