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重华证治经验:肿瘤


 

肿瘤的形成,主要责之于正气不足,痰瘀邪毒滞留,聚而不散,积聚成瘤。正如《医宗必读》所言:“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邪气踞之”。提示肿瘤的发生,正气不足,机体抗病能力低下是重要的因素。病因或由于邪毒侵袭,正不胜邪,邪毒亢盛,或由于情志不遂,肝郁气滞,痰瘀积聚,或由于饮食不节,脾胃失调,痰气交结,聚而成块等。现代医学也认为肿瘤的发生,与嗜酒嗜烟、精神刺激、饮食生活习惯、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

 

肿瘤的临床表现多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西医治疗,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而这些治疗方法,往往损伤脾胃功能,耗伤肺肾阴津,从而导致气血阴阳亏虚,使正气更亏,邪气更盛,故肿瘤治疗时,不能一味攻邪,反使正不胜邪,肿瘤复发。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整体调整,扶助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改善生命质量,降低复发率。

 

肿瘤的中医治疗时,常需注意以下几点:

 

1、益气养阴,扶正为本

 

肿瘤病人,本身正气不足,邪气偏盛,加上耳鼻喉科肿瘤,以手术和放疗为多,手术失血,气随血脱,造成气血两亏;又放疗之后,常出现热毒伤阴耗津,阴虚津亏,火毒炽盛之象,或脾胃大伤,气血生成不足,气血两亏之象。总之,大多表现为邪衰正更衰。

 

中医辨证治疗时,首先要扶助正气,发挥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抵御外邪。现代实验研究证明,扶正中药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转移,提高淋巴细胞功能,使癌细胞失去转移能力而崩解。

 

一般常用健脾益气,养阴生津之法,药如茯苓、米仁、白术、山药、黄芪、黄精、沙参、天冬、麦冬、百合、山茱萸等。

 

2、化痰解毒,祛邪为辅

 

耳鼻喉科肿瘤,也是表现为全身脏腑功能失调,而局部邪毒亢盛,痰瘀互结,需用化痰散结,解毒攻邪之法,以加速肿瘤的消退。尤其有些病人,经手术、放疗、化疗之后,局部有肿瘤残留,或颈部淋巴结肿而不消,可用中医中药辅助治疗。临床药理研究也已证实,许多中药具有抗肿瘤作用,如白花蛇舌草、山慈菇、七叶一枝花、天花粉、木馒头、半枝莲等,临床治疗时可适当选用,但不要大量、长期服用,以免损伤正气。

 

3、持之以恒,保护脾胃

 

肿瘤的治疗,非一朝一夕获效。正气亏虚,气血大伤,要达到整体调整,恢复和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去消除和抵抗邪毒的目的,需要长期坚持服药。因此,要注意保护脾胃功能,脾气旺盛,运化正常,气血生化充足,使邪去正复。用药勿过于苦寒,燥烈,滋腻,以平和为是。

 

4、疏导解郁,调节情绪

 

肿瘤患者,不少人忧虑重重,性情压抑,烦躁,悲伤,而这些不良的、恶劣的情绪,有实验研究发现,可以降低和抑制机体的免疫力,免疫识别差,可使细胞突变增殖,引起肿瘤复发。加强精神调养,对身心产生良性刺激,促进阴阳平衡,使机体免疫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状态,也为治本之道。

 

| 医家简介 |

张重华(1940年—),男,汉族,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医学世家。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教授、中医主任医师。现为上海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及常委会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员,还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分会理事、耳鼻喉科学组主任委员,以及中华医学会和上海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生物工程学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等。1997年担任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研究班指导老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学术上认为:五官虽是局部,治须整体调整;重视扶持正气、保护脾胃;治五官病宜肺肝并治,注重疏导解郁;疑难病多血瘀,活血确能止血;经络意义重大,临诊不可疏忽。临床上善于发挥中西医之长,尤其在难治性鼻出血、顽固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嗅觉障碍、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及耳鼻喉科其它疑难病的治疗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常获得满意的疗效。在国内同行中享有声誉。

 

医疗上,强调为医必须做到“精、诚”,以精湛的医术,诚心诚意为病人服务,并身体力行,得到病人的信赖;业余时间,笔耕不辍,迄今发表论文5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20余部,还担任了《喉科启承》、《现代中医药应用及研究大系--五官科分册》、《中医耳鼻喉科学》等专著的主编。

 

来源:中医世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