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需要自己的“心理学”吗?


我们的文化里有非常深邃的内容,但是我们得去发掘,并合理地表达出来,让更多人接受和受益。在众多领域里,最有希望融合中西与心身的或许就是中医,以“中医治神”为核心的,“心身合一”的,具有规范表达和操作的治疗技术。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心理学,而且其深度会超越西方心理学。

 

当传统文化遇上心理咨询

作者:刘天君

 

一、被忽视的文化精华

 

20世纪80年代西方心理学进人我国,发展很快,经过三四十年的普及,现在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大部分人,都已经具备了不少西方心理学知识,但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内容,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反而知道得很少。

 

每当我看到西方学者到中国来讲我们的文化,比如讲正念,讲冥想,甚至讲《道德经》,讲中医,说实在的,就有点儿汗颜。我们没有把自己文化中优秀的学术内容发掘出来,发展起来,让人家挖走了再卖回来。

 

我不反对别人用我们的文化,不管哪家文化里的精华,谁用都可以,但是我们自己为什么不重视呢?我觉得是一个问题。

 

我们的文化并不差,在“心身”领域,很多方面其实走在西方前面。现在经常说要有文化自信,如果确实有这个自信,首先就应该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文化优秀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是长项?如果说不出来,自信就没有什么底气。如果自己文化的长处都看不见,好像一无是处,怎么可能自信?怎么可能继承发展?而我们的文化确确实实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尤其在“心身”的领域,很有优势。

 

二、佛道儒医对人的内在有深度探索

 

就我个人的看法,佛、道、儒、医四家学术对人的“内在”有深度探索,西方心理学也研究人的“内在”,但是心理学的研究属于现代科学,现代科学的研究是客观角度,它虽然研究的是心理现象,但是把心理现象当作客观事物去研究。我们传统文化研究心理意识其实不是这个角度,是重在主观体验。

 

那么在佛、道、儒、医四家里,哪些具体内容和现代心理学有关系呢?

 

佛家的止观法门、四禅八定、明心见性等修炼过程,都和心理学有关。佛家的修炼以调心为主。可以说在传统文化里,佛家修炼方法的技术和知识与心理学的关系最多也最密切。

 

道家的修炼技术比如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除炼精化气之外,后面三个修炼过程全都和心理学有密切关系。

 

再说儒家,《大学》里说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说“修齐治平”与心理学关系还不是很大,那么正心、诚意和心理学就有很大的关系了。

 

至于医家和心理学的关系,就更深刻和宽泛,也更规范,有许多提法,现代心理学里还没有涉及。比如说现代心理学只谈意识,但中医有“神魂魄意志”,有神,有魂,有魄,有意,还有志,西方心理学里至少没有魂魄的概念。

 

什么叫魂、什么叫魄呢?很有意思,中医认为,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就是说和身体相关的精神因素是魄,和气相关的精神因素是魂。举个例子,小孩出生后不由自主的动作,其中的精神因素就是魄。而魂呢,是指人的知识、人的自我意识,它们附着于气,不是附着于形,称为魂。

 

我们古人研究的内在世界很细,但与现代科学的角度不一样。例如魂魄的研究,和中枢神经、周围神经的研究、方法不一样。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得解剖看一眼,得有形,是客观事物,但魂魄是主观体验,不是客观的观察。

 

中医有内求法,有外求法,而西方的科学,基本上没有内求法,它研究内在的事物还是借用外求法,也就是把内在的事物还是当作外在的去研究。而佛,道、儒、医几家传统文化的修心过程,都是直接修内在,重在从主观方面切人。

 

三、注重“心身合一”和内在体验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心身合一,并不把心理和生理分得很清楚。比如刚才说的“神魂魄意志”,中医就认为“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把精神因素归属到相应的脏腑上,如此心身是合一的,精神意识与身体形态并不单独存在。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境界取向为主。如何提高境界呢?西方是完善小我,东方是进入大我。怎么进入大我呢?需要强体验。东方的学术,本质上是心身合一的,它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体验。体验有知识的成分,但并不全是知识。比如说,桃是甜的,这是知识,但是甜味儿本身可不是知识,而是一种体验。所以掌握东方的学术,必须有体验才行,光有知识不行。

 

学习传统文化,先得改变思路,进入体验、修炼的思路才能进去,否则学了一堆知识,但还是在门外。

 

但是西方心理学的研究也有非常优秀的地方,尤其是其严谨的表达方式和操作步骤,可以让内在的表达更加充分。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学普及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你跟对方说,这个原因是什么,你一步一步这样做就可以解决问题,肯定比说“你回去,自己悟,都在道里。”要好的多。

 

总体上来说,对外在世界、外界事物的认识,西方的现代科学强于东方,或者说在物质文化方面,至少发展到现在,总体上西方优于东方。但在对内在世界、内在事物的认识上,在探讨内在世界方面,现代科学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不如东方。

 

四、东方的内核+西方的形式

 

东方的内核更有深度,西方的表达更加普世,其实东西方文化是可以互补的,而且一直以来也都在互相借鉴,不仅只有我们学习西方,西方学习我们也有很长时间了。

 

比如,西方心理学对意识探讨走得最深的是荣格,荣格心理学思想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如原型、情结、阴影、曼陀罗,都来自中国西藏的佛学。西方心理学探讨的深层意识,大都是从东方学来的。而到现在,比如说正念,来自佛学,已经被人家拿去发展出了很多心理学的治疗技术,这些都是西方拿东方的学术做本土化呀!我们做的本土化比起他们,还是太少。

 

虽然东西方都在本土化,但东方取西方和西方取东方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东方取西方,主要取形式,西方取东方,主要取内容。

 

现在我所知道的国内本土化心理治疗技术有这么几种:湖南杨德森教授的道家认知疗法,我的移空技术(核心内容多来源于中医),还有北京广安门医院汪卫东教授的TIP技术,基本上都是取用了西方的表达形式,内容是东方的。就好像找了个人头马的瓶子,把二锅头酒倒进去了,我们要的就是瓶子,酒还是自己的。西方取东方就不一样了,它取的是东方的内容,形式是他们自己的,把东方的内容攒进自己的形式。比如森田疗法就可以说是东方的内容西方的形式。

 

这样一来,西方的深度从东方找,东方的形式从西方找,就实现了互补。

 

五、结语

 

我们的文化里有非常深邃的内容,但是我们得去发掘,这种发掘要深入到内在体验之中,当真正体验到了一定的境界,我们可能需要借鉴西方规范的形式将他表达出来,让更多人接受,让更多人受益,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心理学,而且其深度会超越西方心理学。

 

而在众多领域里,最有希望融合中西与心身的或许就是中医,以“中医治神”为核心的,“心身合一”的,具有规范表达和操作的治疗技术。

 

| 作者简介 |

刘天君,老三届知青,北京中医药大学77级毕业生,读研后留校任教多年,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热爱传统文化,探究现代科学,读书、实修、教学、科研、临床并举,求知行合一,有切身体会;社团职务有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常务委员等,并任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

 

来源:本文改编自《当心理咨询遇上传统文化》,作者:刘天君。转自“中医书友会第2764期”,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