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用退热法有哪些?


发热就吊水,这基本已经成为目前医院的常规治疗方法。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病毒感染的发热到一定时间就会自行降温,因此教育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不要因为发烧就盲目用药。

 

中国传统医学则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截断病情发展路径、恢复患者身体平衡、扶助正气为手段,灵活采取多种治疗手段,不仅能改善症状,并且能缩短疗程。二十世纪初的上海名医秦伯未在其《谦斋医学讲稿》中例举了祛瘀退热、消导退热、截疟退热、滋补退热等多种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各种方法信手拈来,对证而治,极有小李飞刀一举中的感觉。

 

当然中医对发热的辨证绝不仅仅只有上述几种,看《伤寒论》六经辨证,各经都有发热,病因病机也各不相同,因此还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祛瘀退热法

 

发热出现狂证而不是热入心包,兼见小腹急结,小便自利得,《伤寒论》称为“蓄血”,用桃仁承气汤。伴有瘀血的发热,不是单纯的退热药所能收效,必须结合祛瘀。

 

尝治数例新产发热患者,已经用过多种退热药,神情极疲,又似昏糊,小腹结痛,诊断为瘀血未净,用失笑散加味,随下血块许多,热退神清。

 

中医对于气血,在生理上十分重视,在病理上也极其注意气郁和血瘀,认为能使功能障碍,产生多种疾患,发热是其中之一。

 

凡是气血阻滞如外科肿疡引起的发热,亦惯用和营消散,不以清热为主治。

 

消导退热法

 

用于肠胃病,因饮食不节引起呕吐或泄泻,同时身热随起,用保和丸消运食滞,热自降低。又如痢疾发热,多因肠有积滞,用枳实导滞丸泻下,热亦随解。如果不兼外邪,均不用清疏退热。

 

小儿疳积证,形体日瘦,面色不华,肚腹胀满,最后亦起潮热。我认为疳积初起应用消导,然不可克伐太过;如果发现潮热,已入劳损之门,必须清养。疳积的形成,根本上由于脾胃薄弱而营养缺乏,因虚火内动而肌肤灼热,非但不可再消导,也不能用苦寒。

 

截疟退热法

 

疟疾的发热比较容易诊断,一日一发,或间日一发,和三日一发,均有规律。发作时先有寒战,然后壮热,伴见头痛,口渴,最后汗出热清,症状亦为明显。一般用常山饮和七宝饮,疗效很好。

 

但必须分辨,前人关于发热有一定时间而热型和症状不一致的,均包括在疟疾之内,如先热后寒、寒多热少和但热不寒称为风疟、寒疟和瘅疟,以及区别六经疟为太阳疟、阳明疟等。这些大多属于类疟,不是正疟。故一般截疟用常山、草果、槟榔等药,类疟多按证治疗,有用桂枝汤、白虎汤加味的。

 

另一方面,疟疾的反复发作,有似寒热往来,故一般亦在和解的原则上用小柴胡汤加减,如清脾饮、柴朴汤和桂枝黄芩汤,均用了柴胡、黄芩、半夏、甘草等小柴胡汤的药物。

 

滋补退热法

 

用补法退热,上面已经提到了。单从内伤虚证发热来说,可以分为三类,即阴虚、阳虚和血虚。

 

阴虚发热

主要由于肝肾阴虚,因而肝胆之火偏旺,故清骨散用鳖甲滋阴,地骨皮、知母、黄连除热,柴胡、青蒿清肝而散火于表,成为退阴虚发热的一般法则。

 

阳虚发热

治宜甘温退热法,用补中益气汤。所以虚证发热虽可分阴虚和阳虚,但不能绝对地偏执一个方面治疗。

 

血虚发热

血虚发热和阴虚发热相似,亦以下午为多,其特征为小有烦劳即能引起低热,轻者但觉头面烘热,手足心烦热出汗,体力疲乏异常。治宜调养肝经为主,结合心脾两经,严重的亦当滋肾,用补肝汤加地骨皮,左归丸、归芍地黄汤等均可加减引用。

 

虚证退热的临床应用

虚证之用退热法,应以发热为主证,辨清不同的原因,分别标本施治,并不是单纯地阴虚补阴,阳虚补阳,血虚补血。为了进一步说明临床上具体应用,秦伯未有几个自制方,可作参考。

 

和中养胃汤

治饥饱劳役,正气受伤,阳陷入阴,发热神疲,饮食减少,用黄芪、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料豆、柴胡、薄荷、陈皮、砂仁、薏苡仁、姜、枣。

 

雪乳汤

血虚脏腑皆燥,火亦随生,毛发衰脱,肌肤枯槁,身热咽干,用生熟地、天麦冬、玉竹、五味子、当归、白芍、山药、人乳、藕汁。

 

益气补肺汤

治肺气大虚,身热气短,口燥咽干,咳嗽吐血,用阿胶、五味子、地骨皮、天麦冬、人参、百合、贝母、茯苓、薏米。

 

加味扶桑饮

治肝劳阳气怫逆,阴气亏损,身热胁痛,头眩耳鸣,筋节弛纵,用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木瓜、枣仁、牡蛎、茯苓、陈皮、甘草、狗脊、续断、桑枝。

 

行健汤

治饮食不调,行役劳倦,四肢倦怠,食少身热,用黄芪、人参、茯苓、甘草、当归、白芍、青蒿、陈皮、砂仁、料豆、木香、姜、枣。

 

来苏汤

治肾阴久亏,水竭于下,火炎于上,身热腰疼,咽干口燥,咳嗽吐血,用天麦冬、生熟地、南北沙参、赤白芍、沙苑子、杏仁、贝母、磁石、杜仲、茜草、牛膝、莲子。

 

中医发汗退热法应用范围甚广,不仅能改善症状,并且可以缩短疗程,不作为一般高热的姑息疗法。发热的后期患者多数体力衰弱,中、西医均采取支持疗法,但中医的支持疗法兼有治本作用,能使维持体力的同时,病理上也得到好转。中医退热方法不是尽善尽美,但是不能否认有一定的疗效及其特点。既然有疗效和特点,就没有理由放弃不用,而且有责任进一步整理提高。

 

(本文摘自《谦斋医学讲稿》,作者:秦伯未)

 

《谦斋医学讲稿》,医论著作。秦伯未撰于1964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选录作者有关中医学术方面讲稿十二篇,包括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五行生克的临床运用、气血湿痰治法、种种退热法、温病、肝病、水肿、腹泻、感冒论治等专题。每篇讲述均能结合个人临床经验阐发祖国医学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经验知识,深入浅出,明白易懂,并附治疗病例。

 

|作者简介|

秦伯未(1901~1970年),名之济,号谦斋,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上海浦东人,生于中医世家,上海名医秦乃歌之孙。幼承庭训,经史子集、诸家医典、琴棋书画,无所不涉。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后任教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建国后任教于北京中医学院,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及政协委员。从事中医教育和临床近50年,学识渊博,经验丰富,著述甚多,主要有《谦斋医学讲稿》、《内经知要浅解》、《中医临证备要》、《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及《中医入门》等。

 

来源:转自“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